-
公开(公告)号:CN10427787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2344.X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金波 , 高雄厚 , 李长明 , 李吉春 , 董炳利 , 王艳飞 , 任海鸥 , 田亮 , 苟文甲 , 程中克 , 倪岩 , 李秋颖 , 许江 , 杨利斌 , 宋帮勇 , 程亮亮
IPC: C10G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67/00 , C10G2300/202 , C10G24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降烯烃的方法,以催化汽油为原料,先经过分馏塔进行切割分馏,分馏为轻汽油和重汽油。轻汽油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非临氢物理吸附脱硫,物理吸附脱硫不降低烯烃含量,保证轻汽油的辛烷值不损失;重汽油与氢气混合,进入选择性加氢脱硫固定床反应器,反应产物再进入加氢改质固定床反应器,改质后的重汽油与轻汽油非临氢物理吸附脱硫产品混合。对重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改质,因为重汽油烯烃含量少,且这部分烯烃的辛烷值低,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条件下,重汽油辛烷值损失少。本发明可生产满足欧Ⅳ、兼顾欧Ⅴ硫指标要求的清洁汽油,设备投资省,吸附剂填装方便,辛烷值损失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83443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89436.2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雄厚 , 周金波 , 李长明 , 李吉春 , 董炳利 , 王艳飞 , 任海鸥 , 田亮 , 苟文甲 , 程中克 , 倪岩 , 马应海 , 张松显 , 杨利斌 , 宋帮勇 , 程亮亮
IPC: C10G6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固定床工艺,临氢吸附脱硫生产满足欧V硫指标要求(硫含量<10μg/g)清洁汽油的方法。以经过选择性加氢脱硫后的催化汽油为原料(硫含量<150μg/g),连续通过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临氢吸附脱硫反应。第一个固定床反应器采用低空速、温和的操作条件,控制催化汽油的脱硫率在60%~80%;进入第二个固定床反应器的催化汽油硫含量低,采用高空速、较苛刻的反应条件,进一步脱除催化汽油中的硫至10μg/g以下,由于操作空速高,可以最大量的减少辛烷值损失。通过本方法可以把催化裂化汽油固定床吸附脱硫工艺的单程运行时间提高到1800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5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8896.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89 , B01J32/00 , C10G45/08 , C10G45/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氧化铝载体的预加氢催化剂,该氧化铝载体以氧化铝载体重量100%计,所述氧化铝载体包括0.5~12%的镍‑锰固溶体以及余量的氧化铝;所述镍‑锰固溶体为NixMnyOz,其中1≤x≤10,1≤y≤5,1≤z≤10,可以是NiMnO3、NiMn2O4、Ni6MnO8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预加氢催化剂在应用于催化汽油预加氢处理过程中,能够提高硫醇重质转化活性和双烯的加氢选择性,降低了RON损失;同时在预加氢反应过程中发挥抑制不饱和烃特别是双烯聚合的作用,延缓了加氢过程中因不饱和烃结焦而引起的催化剂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069249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511025239.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分馏塔塔底液位和反应苛刻度的方法。方法包括:所述的分馏塔的人字板位于分馏塔下部,分馏塔的人字板位于分馏塔下部,在分馏塔侧壁的人字板垂直高度附近的位置引入经过换热的催化裂化原料油介质,其中催化裂化原料油介质与进入分馏塔的催化裂化反应产物质量比例为1:1000~0.5:1;所述的在分馏塔侧壁的人字板垂直高度附近的位置为在人字板和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入口位置之间的分馏塔侧壁,或人字板和回炼油浆出口位置之间的分馏塔侧壁。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控制分馏塔塔底液位和反应苛刻度,有效降低催化裂化焦炭产率,实现装置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7926.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该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包括:提升管反应器,该提升管反应器的入口端连通雾化喷嘴,该提升管反应器的出口端连通汽提器;催化剂再生器,该催化剂再生器包括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该催化剂入口与该汽提器连通;以及催化剂氧化还原处理单元,该催化剂氧化还原处理单元包括入口和出口,该入口与该催化剂再生器的催化剂出口连通,该出口与该提升管反应器连通。本发明装置能够使得最终得到的产品分布更为合理,极大的减少产品中硫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6830.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用雾化喷嘴,该雾化喷嘴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为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两层套管,所述两层套管的两端分别为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内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喷嘴头,所述第二喷嘴头的入口端与所述外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喷嘴头的出口端向外管外部延伸,所述第二喷嘴头的横截面积朝远离该外管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喷嘴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喷嘴头,所述第一喷嘴头具有至少一条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端;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6818.7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包括:提升管反应器,该提升管反应器的入口端连通雾化喷嘴,该提升管反应器的出口端连通汽提器;催化剂再生器,该催化剂再生器包括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该催化剂入口与该汽提器连通,该催化剂出口与该提升管反应器连通;其中,该提升管反应器由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该第一反应区的入口端连通雾化喷嘴,该第一反应区的出口端连通第二反应区,由该第一反应区的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包括未变径结构和变径结构,该变径结构由第一反应区入口端至第一反应区出口端方向依次包括扩径结构、等径结构和缩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48619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0412871.3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高价铬前驱物溶于还原剂溶液里,浸渍到氧化铝基载体中,在反应温度为30~200℃,反应时间为0.5~20h的条件下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后,浸渍助剂,再经干燥、焙烧后得到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是Cr团簇可控,通过原位还原的方法获得适中Cr分散度的催化剂,降低了催化剂表面B酸酸量,提高了活性原子Cr的利用效率,催化剂的脱氢活性、选择性、抗积碳性能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6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21959.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CC催化剂中分子筛的双组元改性方法,该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分子筛加入到含磷水溶液中,所述含磷水溶液与分子筛的质量比为2~5:1,调节pH值为1~10,在温度70~200℃下搅拌反应,然后闪蒸干燥,滤饼在180℃~650℃,0~100%水汽下焙烧0.5~6小时得到磷改性分子筛;步骤2,将磷改性分子筛加入过渡金属水溶液中,所述过渡金属水溶液与分子筛的质量比为2~10:1,在温度0~100℃下搅拌反应,然后经闪蒸干燥和焙烧,得到双组元改性分子筛;其中,所述含磷水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所述金属离子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1mol/L。发明方法能够防止磷改性分子筛在进行过渡金属交换改性中磷组分的大量流失,提高了分子筛强酸的酸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861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412871.3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高价铬前驱物溶于还原剂溶液里,浸渍到氧化铝基载体中,在反应温度为30~200℃,反应时间为0.5~20h的条件下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后,浸渍助剂,再经干燥、焙烧后得到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是Cr团簇可控,通过原位还原的方法获得适中Cr分散度的催化剂,降低了催化剂表面B酸酸量,提高了活性原子Cr的利用效率,催化剂的脱氢活性、选择性、抗积碳性能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