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活性粉末抗爆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398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53024.5

    申请日:2015-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活性粉末抗爆混凝土及其配置方法,所述混凝土的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水泥985份,微硅粉131份,石英砂976份,石英粉340份,减水剂56份,水175份,聚丙烯纤维9.12份。制备步骤一,将聚丙烯纤维与石英砂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步骤二,按配比加入水泥、硅灰和石英粉搅拌均匀;步骤三,加入一半水与减水剂的混合物;步骤四,加入剩余一半水与减水剂的混合物;步骤五,振动成型后标准养护24h;步骤六,高温蒸汽养护72h。本发明所制备聚丙烯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51.7MPa,劈裂强度大于9.7MPa,弯折强度大于21.5MPa,防爆温度不低于800℃。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各项力学强度,抗断裂性能以及高温防爆性能。

    一种试样制备及试样内部三维变形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1679.5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样制备及试样内部三维变形的表征方法,首先生成多个第一数字颗粒模型;然后根据每个第一数字颗粒模型所模拟的散斑颗粒的中心点位置,生成多个第一体图像;再根据全部第一体图像,确定目标试样所包括的散斑颗粒对应的仿真最佳粒径值和仿真最佳体积分数值;从而最终可根据目标试样所包括的散斑颗粒对应的仿真最佳粒径值和仿真最佳体积分数值,对目标试样进行制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生成并对多个第一数字颗粒模型进行处理及计算,获得目标试样中散斑颗粒的分布参数,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所制备出的目标试样内部的散斑结构更为稳定,有利于提高利用DVC方法分析试样内部状态的准确性。

    基于内嵌光栅光弹模型的动态多物理场测量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40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589285.2

    申请日:2023-11-27

    Inventor: 任张瑜 鞠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嵌光栅光弹模型的动态多物理场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中,利用同时满足高速动态光弹法应力测量和云纹法变形测量的光弹模型,通过圆偏振暗场光路生成时间序列图像;通过加载单元中的垂直加载装置和动态加载装置分别向光弹模型施加轴向载荷、动态载荷;通过同步单元中的震动传感器采集光弹模型的震动信号,并交由同步触发器同时触发脉冲光源和图像采集单元,对圆偏振暗场光路生成时间序列图像进行采集。籍此,利用同时满足高速动态光弹法应力测量和云纹法变形测量的光弹模型生成的时间序列图像,排除了光弹法和云纹法测量中的相互干扰,实现应力场、位移场、应变场的同时测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多物理场测量的难题。

    动态扰动下应力应变场同步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39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593550.4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扰动下应力应变场同步测量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中,采集圆偏振暗场光路下预制光弹模型的时间序列图像并进行处理,得到不含光栅的时间序列图像;根据不含光栅的时间序列图像对应的光弹条纹级数,计算光弹条纹级数对应的应力场;根据叠加了光弹条纹的光栅的采样数据,计算光弹模型对应的时间序列图像的相位改变量,并除以2π后乘以光弹模型的光栅节距,得到光弹模型对应的时间序列图像中全部区域的位移,进而计算光弹模型对应的时间序列图像的全场应变。籍此,通过在圆偏振暗场光路下,采集预制光弹模型的含有光栅结构的时间序列图像,排除了光弹法和云纹法测量中的相互干扰,实现应力场、位移场、应变场的同时测量。

    一种基于吸能材料的综合管廊燃气舱抑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5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361820.2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吸能材料的综合管廊燃气舱抑爆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综合管廊燃气舱中设置包含吸能阻隔模块和贴壁吸能模块的抑爆装置,对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的爆炸传播进行吸收、阻隔;通过贴壁吸能模块在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纵向贴壁布置,并对贴壁吸能模块在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根据抑爆效果测量结果选取高效抑爆点位放置吸能阻隔模块,通过吸收、阻隔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冲击波能量、破坏火焰结构、吸收热量来抑制综合管廊内的爆炸传播,减缓对管廊结构的力学冲击,来提高抑爆效果,为管廊的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吸能材料的综合管廊燃气舱抑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5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61820.2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吸能材料的综合管廊燃气舱抑爆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综合管廊燃气舱中设置包含吸能阻隔模块和贴壁吸能模块的抑爆装置,对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的爆炸传播进行吸收、阻隔;通过贴壁吸能模块在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纵向贴壁布置,并对贴壁吸能模块在综合管廊燃气舱内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根据抑爆效果测量结果选取高效抑爆点位放置吸能阻隔模块,通过吸收、阻隔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冲击波能量、破坏火焰结构、吸收热量来抑制综合管廊内的爆炸传播,减缓对管廊结构的力学冲击,来提高抑爆效果,为管廊的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测量接触面滑移过程中应力场和真实接触面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86716.6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材料物理性质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同时测量接触面滑移过程中应力场和真实接触面积的装置,该装置中,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活动承压板平行布置在底座上,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位于底座的两端,活动承压板位于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之间;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透光孔,第一承压板和活动承压板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剪切加载板位于活动承压板与第二承压板之间,滑动安装于活动承压板上;样品固定架安装于剪切加载板上正对第二承压板的一面;剪切加载板、样品固定架上均设置有第二透光孔;加压模块安装于第二承压板上;样品加压架正对样品固定架安装于加压模块上;加压模块、样品加压架上均设置有第三透光孔。

    一种岩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62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64713.2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属于油气资源储层技术领域。首先,获取可压裂性评价指标样本数据;然后根据可压裂性评价指标样本数据,利用组合有序加权平均算子C‑OWA主观赋权得到主观相对权重以及根据可压裂性评价指标样本数据,利用指标间重要程度的相关性判断CRITIC客观赋权得到客观相对权重;最后,将各项可压裂性评价指标的主观相对权重以及客观相对权重进行结合,得到各项可压裂性评价的组合权重,并作为可压裂性评价各评测指标的权重对岩层的可压裂性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兼顾主、客观权重中的有效信息,提高了评测结果有效性和可靠性。

    动态载荷作用下粗糙裂隙面剪切滑移动态应力场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640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76999.4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一种粗糙裂隙面剪切滑移动态应力场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模型垂直加载系统,用于对测试模型施加垂向加载及控制冲击滑移导向,测试模型内嵌有粗糙裂隙面;光学实验系统,用于捕捉测试模型在粗糙裂隙面剪切滑移过程中的光弹条纹图像;水平轻气炮冲击系统,用于通过向测试模型发射预设冲击速度值的弹丸的方式对测试模型施加动态应力波作用;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的光学实验系统、水平轻气炮冲击系统及测试模型垂直加载系统的协同工作,还用于控制弹丸冲击被测试模型时的脉冲激光发射及高速相机拍摄的同步。实现了对裂隙面剪切滑移动态应力场的透明显示,能够透明显示并定量表征动态应力波沿粗糙裂隙面传播以及剪切滑移动态应力场演化规律。

    一种岩石剪切力试验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96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5589.5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剪切力试验装置,包括基座、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移动支架、测量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水平加载系统和在第一水平加载系统上方的第二水平加载系统。本发明岩石剪切力试验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组装式的设计可以方便的进行岩样的粘接和拆卸,连接杆和上剪切盒的设计方式可以保证岩石在水平推力下水平方向的自由变形,通过活动侧壁与第一水平加载系统的配合,使检测样品更稳定,检测结果更精确,对改进和完善岩石在剪切力作用下岩石的本构关系和强度准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