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材料涂敷装置和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14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180064979.3

    申请日:2011-01-13

    Inventor: 内田阳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H01M4/0404 H01M4/13

    Abstract: 一种电极材料涂敷装置(14),具备:在溶剂中至少分散有石墨粒子的浆液能够流通的流路(14a);配置于流路(14a)内的过滤器(14b);磁铁(14c1、14c2),其被配置为使过滤器(14b)中产生具有沿着流路(14a)的磁力线的磁场;和涂敷部(14d),其将通过过滤器(14b)的浆液涂敷在集电体上。

    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7298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80004288.X

    申请日:2010-04-1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集电体和混合材料层的粘结强度(附着性)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混合材料层的形成采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进行:对集电体10施予包含粘合剂54的粘合剂溶液50以形成粘合剂溶液层56的工序;通过从粘合剂溶液层56上方施予混合材料膏40,在集电体10上堆叠粘合剂溶液层56和混合材料膏层46的工序;和通过使粘合剂溶液层56和混合材料膏层46一起干燥,得到在集电体10上形成有混合材料层的电极的工序。其中,粘合剂溶液层56具有暴露出集电体10的表面12的粘合剂溶液未涂布区域58,上述干燥以混合材料膏层46的一部分堆叠在该粘合剂溶液未涂布区域58内的集电体10上的状态进行。

    锂离子二次电池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4703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52215.7

    申请日:2010-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H01M4/62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集电体和在所述集电体上附着的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合剂层含有石墨和粘结剂,从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厚度一半到所述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部分,与从所述集电体的表面到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厚度一半的部分相比,所述粘结剂的重量比例少,并且,所述石墨取向为六角板状晶体的层的层间面相对于集电体的表面正交。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028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080070534.1

    申请日:2010-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粘合剂涂布工序(18)、合剂供给工序(20)、磁场赋予工序(22)和对流产生工序(24)。在此,粘合剂涂布工序(18)是在金属箔(12a)(集电体)上涂布浆液状的粘合剂(18a)的工序。合剂供给工序(20)供给含有石墨的负极合剂,使其重叠于在粘合剂涂布工序(18)中涂布到金属箔(12a)上的浆液状的粘合剂(18a)之上。磁场赋予工序(22)对合剂供给工序(20)中涂布到金属箔(12a)上的负极合剂(20a)赋予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朝向与金属箔(12a)正交的方向。另外,对流产生工序(24)对磁场赋予工序(22)中赋予了磁场的负极合剂(20a)给予热,从而使负极合剂(20a)产生对流。

    二次电池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80068473.5

    申请日:2010-08-05

    Inventor: 内田阳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6 H01M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二次电池具备电极(10),所述电极(10)具有:电极集电体(12)、在电极集电体(12)的表面形成的电极活性物质层(14)、覆盖电极活性物质层(14)的表面的导电膜(16)、和用于绕过电极活性物质层(14)而将导电膜(16)与电极集电体(12)之间直接电连接的导通部(1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