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6961.X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由SiOx表示的硅化合物,其中,0.5≤x≤1.6,并且,当利用原子探针法测定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并将利用所述原子探针法获得的硅75%等浓度面定义为硅晶粒的晶界面时,在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颗粒中心部,前述硅晶粒的平均粒径是在0.25纳米~5纳米的范围内。由此,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在作为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来使用时,可增加电池容量并提升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38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480046400.4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B33/113 , H01M4/0404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由SiO所构成的硅类材料,并且,0.5≤x≤1.6;在前述硅类材料中,作为化学位移值的-50~-95ppm时所呈现的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A、与作为化学位移值的-96~-150ppm时所呈现的二氧化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B,满足A/B≥0.8的关系,并且,所述化学位移值与峰值强度值是由Si‑固体核磁共振谱图所获得。由此,本发明提供种负极活性物质,当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来使用时,可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1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3985.0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7 , H01M2220/30 , H01M2300/003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由包含锂化合物的硅化合物SiOx构成,其中,0.5≤x≤1.6,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是由被膜所覆盖,所述被膜包含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物质、磷酰氟、碳酸锂以及在由TOF-SIMS测得的正离子质谱中检测出CyHz的烃中的至少2种以上,其中,1≤y≤3,2≤z≤5。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具有使用了此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制造方法,所述负极材料能够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始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8120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80074958.3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含有多个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至少含有硅系活性物质SiOx及碳系活性物质,其中,0.5≤x≤1.6,并且前述硅系活性物质的内部含有Li2SiO3及Li4SiO4中的至少一种,前述硅系活性物质的表层被Li2CO3、LiF及碳中的至少一种覆盖,前述硅系活性物质相对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总量的比是6质量%以上。由此,可以提供一种负极电极和具有此负极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负极电极当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电极使用时,能够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始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4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80073366.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04 , H01M4/622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具有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具有由SiOx(0.5≤x≤1.6)所表示的硅化合物,前述硅化合物的表面或内部含有锂化合物,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具有由有机高分子所构成的被膜层,所述被膜层覆盖前述硅化合物的表面。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能够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电池初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392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96426.7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6/458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B01J19/28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220/30 , C23C16/458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炉芯管的内部产生的粉末堵塞能大量生产碳膜的量及结晶性等的偏差少、高容量且循环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旋转式筒状炉。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筒状炉,其特征在于,具备:可以旋转的筒状炉芯管,具有用于导入由硅化合物(SiOx:0.5≤x≤1.6)组成的颗粒的入口端、与用于排出已形成碳膜的颗粒的出口端;以及,加热室,包含用于加热炉芯管的加热器;并且,炉芯管由位于包含加热器的加热室的内部的加热部与位于加热室外的非加热部组成,炉芯管的全炉长度A与加热部的长度B满足0.4≤B/A<1,并且从炉芯管的出口端到加热部为止的距离C与全炉长度A满足0.04≤C/A≤0.35。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3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6400.4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B33/113 , H01M4/0404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由SiOx所构成的硅类材料,并且,0.5≤x≤1.6;在前述硅类材料中,作为化学位移值的-50~-95ppm时所呈现的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A、与作为化学位移值的-96~-150ppm时所呈现的二氧化硅区域的峰值强度值B,满足A/B≥0.8的关系,并且,所述化学位移值与峰值强度值是由29Si-固体核磁共振谱图所获得。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当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来使用时,可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02476.9
申请日:2017-04-03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颗粒,所述硅化合物颗粒包含锂,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准备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所述硅化合物颗粒包含硅化合物SiOx,其中,0.5≤x≤1.6;通过使所述硅化合物颗粒接触于溶液A来获得含有锂的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所述溶液A包含锂且溶剂是醚系溶剂;及,加热所述含有锂的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由此,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可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容量,并可提升初次效率和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6748.1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SiOx,0.5≤x≤1.6,所述硅化合物包含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使已插入有锂的硅化合物接触溶液B的工序,所述溶液B包含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或是其衍生物、或包含这两者,其中,所述溶液B包含作为溶剂的选自醚系溶剂、酮系溶剂、酯系溶剂、醇系溶剂及胺系溶剂中的1种以上;以及,使硅化合物接触溶液C的工序,其中,所述溶液C包含作为溶剂的选自醇系溶剂、羧酸系溶剂及水中的1种以上。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能够使电池容量增加,且能够使循环特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680067722.6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硅化合物颗粒,所述硅化合物颗粒包含硅化合物SiOx,其中,0.5≤x≤1.6;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至少一部分含有晶质的Li2SiO3,并且,前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其由29Si‑MAS‑NMR波谱所获得的源自Li2SiO3的峰强度A、源自Si的峰强度B、源自Li2Si2O5的峰强度C、及源自SiO2的峰强度D,满足下述式1或式2,A>B>D···(1),A>C>D···(2)。由此,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增加电池容量,且能够提升循环特性和初始充放电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