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ZrAl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2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170772.0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一种CuZrAl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涉及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模拟计算方法。模拟方法:基本参数设置;模型建立并将模型分为两部分,进行弛豫得到非晶合金模型;能量最小化及设置初速度;定义计算保存原子温度并输出得到温度场分布图;计算原子应力得到压痕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定义纳米压痕压头信息、定义压头下压参数、计算Z方向受力,计算压入深度,保存力曲线信息;运行压痕过程、实现压痕保载过程、实现痕卸载过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非晶合金整个纳米压痕全过程动态模拟,使三个阶段无间断的连贯起来,直观的展现出各种变形过程、变形机理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探究非晶合金的变形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一种CuZrAl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22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70772.0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一种CuZrAl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涉及非晶合金纳米压痕测试模拟计算方法。模拟方法:基本参数设置;模型建立并将模型分为两部分,进行弛豫得到非晶合金模型;能量最小化及设置初速度;定义计算保存原子温度并输出得到温度场分布图;计算原子应力得到压痕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定义纳米压痕压头信息、定义压头下压参数、计算Z方向受力,计算压入深度,保存力曲线信息;运行压痕过程、实现压痕保载过程、实现痕卸载过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非晶合金整个纳米压痕全过程动态模拟,使三个阶段无间断的连贯起来,直观的展现出各种变形过程、变形机理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探究非晶合金的变形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一种钢-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管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711281.1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管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层超高性能混凝土板、下层钢板、多片置于上层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和下层钢板之间且沿下层钢板的环向布置的连接型钢;连接型钢包括设置在靠近下层钢板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型钢,侧型钢与下层钢板和上层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的两侧边缘形成边缘间隙,上层超高性能混凝土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朝向下层钢板的方向向下延伸进边缘间隙中;连接型钢将上层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和下层钢板之间的间隙分割成若干个用于填充混凝土的腔体,隧道管片还包括填充在腔体中的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组合隧道管片具有高耐久、高材料利用效率、易装配施工、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碳化硅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684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054722.4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碳化硅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的方法原材料浪费严重、成本高、结构不均匀、长径比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将处理后的生长基底放于坩埚内硅树脂的上方,将坩埚放于真空高温炉中在升温,保温,降温,即得。该方法在生长SiC纳米线的同时,在模具内部生成SiC纳米颗粒,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原料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合成了链珠状的SiC纳米线,特殊的链珠状结构使其在复合材料、场致发射体、光催化剂、储氢及疏水表面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链珠状纳米线的生成同时伴有超长超直的SiC纳米线的生成。产品结构均匀。本发明属于纳米线的制备领域。

    一种高纯碳化硅多晶粉源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455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1053435.1

    申请日:2019-10-31

    Inventor: 张磊 杨春晖 李季

    Abstract: 一种高纯碳化硅多晶粉源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硅碳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碳化硅多晶粉源的制备方法的纯度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在超声振荡条件下,将高纯聚合类单体和高纯催化类单体的混合液滴入温度为60~80℃超纯水中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硅碳树脂;再用高纯氩气对硅碳树脂除杂处理,过滤、干燥后,得到高纯碳化硅多晶粉源。本发明制备的高纯碳化硅多晶粉源中金属杂质含量在0.01~0.05ppm之间,金属杂质累计含量低于1ppm,且成本低,可用于高纯碳化硅热解制备领域。

    锂离子电池硅氧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94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654400.2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硅氧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SiOC负极材料容量低、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硅氧碳纳米颗粒或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制法:把有机硅烷加入到碱液中反应得到微球乳液,再破乳,离心分离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将中空SiO2纳米带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再去除SiO2,得到硅氧碳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500~155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60%。将纳米硅粉与微球混合后高温热解,得到硅‑硅氧碳复合纳米颗粒。它的首次放电容量1000~150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85%。均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

    一种非接触式沥青路面施工温度高精度连续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4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3155.4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式沥青路面施工温度高精度连续检测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检测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对于沥青面层施工温度检测装置不能准确反映沥青混合料内部真实温度状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网络控制器、支架、测温组件和外场因素测试组件,测温组件与支架连接,所述外场因素测试组件和所述测温组件均通过数据线与网络控制器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检测技术领域。通过测温部分可实时连续检测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外场因素测试部分可随测温部分同步测试外场因素,基于采集到的外场因素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沥青路面内部高精度温度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沥青路面内部的温度。

    一种碳纤维表面Si-C-O陶瓷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3729.4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Si-C-O陶瓷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通过前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的碳纤维表面抗氧化涂层有孔隙和裂纹,造成材料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单体加入到氢氧化钾水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并将滤饼干燥,得到先驱体;再将先驱体溶解在二甲苯中,得到先驱体溶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先驱体溶液中重复浸渍干燥,然后在氩气气氛烧结,再重复浸渍、干燥、烧结,在碳纤维表面得到抗氧化Si-C-O陶瓷涂层。本发明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得到的抗氧化Si-C-O陶瓷涂层无裂纹和孔隙,可用于耐高温、抗氧化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