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0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659240.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昌回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理生化及生物分子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天牛成虫血淋巴收集方法、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收集方法,包括除去天牛的两根触角,整个口器及第一对足后,待其血淋巴从以上断口中的任一处外溢聚成滴状时,立即将其头向下放入血淋巴收集装置内,进行离心的步骤。血淋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尼龙网和两个缓冲区固定块;尼龙网在收集管内形成一可供天牛成虫放置的空间,缓冲区固定块位于其内,使天牛成虫在头向下放入后,头部与尼龙网的底部相距1.8‑2.2mm。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简单地进行天牛成虫血淋巴的收集,收集结果纯度高,且不影响天牛存活状态或其他组织活性,可后续继续用于其他实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4591.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靶向光肩星天牛嗅觉共表达受体基因的dsRNA,所述dsRNA以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为模板,采用dsRNA合成试剂盒合成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dsRNA或者包括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光肩星天牛嗅觉共表达受体AglaOrco基因在光肩星天牛防治中的应用。该dsRNA可干扰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在两性间和寄主植物之间的嗅觉识别和信息交流过程,阻断其正常两性交配和寄主取食过程,进而有助于害虫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45500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36868.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昌回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T7/90 , G06T7/11 , G06T7/00 , G06K9/62 , G06V10/7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松材线虫病一体化预警及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基于移动端的松材线虫病一体化预警及检测方法,包括: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在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变色木特征、松材线虫寄主树种特征以及松材线虫媒介特征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林分对应的第二图像信息;对第二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在第二图像信息包括松材线虫特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生成目标林分中目标疫木的受害阶段检测信息;其中,第一图像信息包括目标林分中至少部分区域的生物信息,第二图像信息包括目标林分中目标变色木的木段信息。本发明的基于移动端的松材线虫病一体化预警及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快速、高效且准确的松材线虫病灾前预警及灾后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2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118264.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昌回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的分子检测领域的云杉花墨天牛特异性引物及其快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提取天牛样本的基因组DNA,运用PCR的方法,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像,即可实现对云杉花墨天牛快速准确地鉴定。本发明完成整个鉴定仅需2‑3小时,与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不需要第三方公司测序的优点。该发明能在不受虫态和地理种群的限制下完成鉴定工作,尤其针对卵、低龄幼虫和蛹。本发明可用于对木质包装材料、疫木、电缆盘、光缆盘中云杉花墨天牛的快速准确鉴定,防止媒介昆虫被人为传播到其他地区,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59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77374.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N15/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crRNA,包含a)向导序列例如SEQ ID NO:1~2中的至少一种,其能够杂交至靶RNA序列,和b)与Cas核酸酶相互作用的框架核酸片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试剂盒,包含所述的crRNA或可转录为所述crRNA的DNA。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9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40812.2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森林病虫害实时检测方法、系统及模型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图像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图像;将所述预处理图像输入检测模型,获得检测结果,并输出。该模型采用SENet结合Mobilenetv2深度学习网络的方式,并通过量化分析和汇编级的优化,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实时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计算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可以有效应用于多种类型的便携式终端,且有效缩小了模型的大小,并且可以保证无人机载设备可以将检测后数据实时传输到终端或各类地面工作站。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31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1173881.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锈色棕榈象甲特异性引物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锈色棕榈象甲线粒体COI基因,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所述特异性引物对核苷酸序列分别见序列表SEQ ID No.1‑2和SEQ ID No.3‑4所示。本发明的锈色棕榈象甲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是以样品总DNA为模板,利用上述两对引物的任一对进行PCR扩增,根据琼脂糖电泳判定结果。本发明引物特异性好,检测方法快速简单,准确性高,灵敏度好,为锈色棕榈象甲的鉴定提供了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63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497624.9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干象特异性SS‑CO 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构建杨干象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是一种快速稳定、不受虫态限制、简单易行的杨干象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及相关部门对杨干象的鉴定。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杨干象的鉴定,特别是除成虫以外其它虫态(卵、幼虫和蛹)的鉴定,该发明可用于国内外杨树苗木调运、带皮原木制品、木质包装材料等运输中杨干象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92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74350.8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其包括将被麦蒲螨寄生的原始寄主置于指形管中;将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将指形管置于培养皿中,接种24-48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作为麦蒲螨原种;按上述方法,将麦蒲螨原种与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接种48h-72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繁育出麦蒲螨。本发明操作简便,所用设备简单易得,将指形管和培养皿配合使用的接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替代寄主活动对麦蒲螨膨腹体的破坏,提高了麦蒲螨的寄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151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67804.1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底板C、进虫通道A、取虫孔盖板B,侧围面D、固定面E和顶盖F,所述底板C为带有缺刻的圆形,其上有进虫孔c1和取虫孔c2;所述进虫通道A为上口窄下口宽的四棱体,安装在底板C的缺刻处;所述取虫孔盖板B安装在底板取虫孔c2上;所述侧围面E是由扇形围成的非闭合斜锥体,开口处两侧各有一对长方形插口d1;所述固定面E为长方形,两长边与侧围面E开口两侧相闭合,两长边中间部分向内弯曲,两长边各有两个长方形的固定把手e1,每个把手上有一圆形孔;所述顶盖F为带有缺刻的圆形,中心有铁丝挂钩f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