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67839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66002.8
申请日:2007-10-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和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金荞麦复方制剂及用途,由金荞麦、丹参、甘草、苦杏仁、麻黄、苏子等原料制成。本发明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
-
公开(公告)号:CN114081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1581.6
申请日:2021-11-18
IPC: A61K36/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蔹莓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涉及分离纯化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乌蔹莓药材的预处理:将乌蔹莓药材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乌蔹莓药材饮片,备用;(2)乌蔹莓浓缩液的制备:干燥乌蔹莓药材饮片,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得乌蔹莓浓缩液;(3)装柱、上样:将AB‑8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后装柱,将乌蔹莓浓缩液调节pH后,上样,动态吸附;(4)除杂、洗脱:将吸附柱进行水洗后再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干燥,即得乌蔹莓总黄酮提取物。通过制备方法中各参数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乌蔹莓黄酮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665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569938.9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9/00 , A61K31/5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经结构鉴定,该化合物为从甘遂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48O3。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三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耐药的胃癌和结肠癌等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可望开发成新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2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19735.3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二至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流动相组成,洗脱程序、流速,最佳色谱柱、检测器检测参数等分析条件,可对二至丸中6种有效成分进行同时测定,并且联合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方法对二至丸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并以DPPH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符合AHP分析结果,本发明综合药理活性和指标性成分含量的AHP分析方法对二至丸等中药复方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30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77679.1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融昱药业有限公司
IPC: A61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润药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壳体内壁的顶部和隔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蒸汽盘,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壳体内壁底部的一侧且位于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内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该中药润药机,通过运动装置工作带动支撑架左右震动从而带动盛放有药材的托板进行左右运动,使药材相互错开,增大药材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使得下方的药材可以充分接触蒸汽,使蒸汽充分进入药材内部,使得药材浸润彻底,加快了药材浸润的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5023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10551606.X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P7/00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理作用明确的茜草活性提取组合物,其特征是该组合物含有1,3,6‑三羟基‑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葡萄糖苷和大叶茜草素,且两个活性成分重量总含量大于90%,该组合物中1,3,6‑三羟基‑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葡萄糖苷和大叶茜草素的重量比值为1∶0.5~5。本发明还涉及茜草活性提取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33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523880.1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83 , A61K31/365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荆芥内酯对溴苯甲酸酯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分子式为C17H17BrO4,熔点为179-181℃,其比旋度为本发明还公开了它的提取方法,以及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5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68250.1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大戟二烯醇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取甘遂药材经醇提取,经萃取、硅胶柱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三步高效纯化,即可获得纯度大于98%的大戟二烯醇纯品。本发明的工艺具有步骤较简单、纯度高、色泽好的优点,适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761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102863.5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简便、污染小、能耗少的扁柏双黄酮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取侧柏叶,加入石油醚加热回流,滤过,取滤渣,加入水进行微波萃取,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洗脱除杂,然后以乙醇洗脱,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分离,回收溶剂,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采用本发明制备扁柏双黄酮,产品纯度高,易于实现产业化放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