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5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56883.2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扇形整流装置,扇形整流装置设置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处;所述扇形整流装置包括5片导流栅以及格栅,5片导流栅分别为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第四导流栅、第五导流栅;所述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第四导流栅、第五导流栅的前端、末端均设置有格栅,格栅的一端固定在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的边坡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第四导流栅、第五导流栅上。通过本发明,改善了弯道边坡处的流态问题与流速分布,大大缩短了直线过渡段流速分布的调整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78387.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前置式贯流泵站出水流道中隔墩及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中隔墩顺水流方向依次分为前部、中部和尾部;前部位于出水流道中间扩散过渡段内,中部和尾部位于出水流道出口闸门段内;所述前部包括扭曲段和渐变段;中隔墩中部的厚度根据安装闸门所需的门槽深度和门槽颈厚度确定,中隔墩中部的长度由工作闸门门槽和事故闸门门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闸门槽宽度确定;中隔墩扭曲段的三维形体为“S”形扭曲面体,基于出水流道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得到;所述中隔墩的尾部为流线型。本发明可减小大型前置式贯流泵站出水流道水头损失、提高流道效率,对确保泵站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07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92005.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进口畸变流场轴流泵实验装置,属于流体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由进水管、弯管、出水管、叶轮、电机轴和稳压系统构成,结构新颖,通过在进口管的末端套环形出水管,圆环中的稳定水流是通过由水源供水,利用稳压补水泵将水压送到稳压箱中,从而形成入流畸变,根据稳压箱中的浮球液位传感器传来的箱中的水位信号,补水电磁阀和流量计依次连接在补水泵之后,起到调节和检测流量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可实现的实验方式来模拟测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实验成本较低,不仅可以测量出畸变进流对泵的性能的影响,还可通过改变圆环内进口流量,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扰动,对泵性能的影响,误差小,精度高;为轴流泵实际运行情况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2940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泵装置的CFD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确定出水流道的5个水力性能的子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出水流道的初设方案,确定出基于泵装置出水流道三维设计的4个结构的子项评价指标;对以上确定的出水流道9个子项评价指标进行换算,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等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对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性能评价方法的弊端,更有利于泵站初设阶段优选出水流道,能够进一步降低泵站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2090.5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06 , F04D29/6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扬程泵站出水流道纠偏消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是:基于消减低扬程泵站出水流道进口环量的原理进行出水流道的纠偏消涡;在进口弯曲段均匀设置垂直相交的m块横向导流板和n块竖向导流板;横向导流板的两端与左右边壁焊接,竖向导流板的两端与上下边壁焊接;导流板的头部距泵轴边缘0.1~0.3m,导流板的尾部位于进口弯曲段的出口断面处;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以左右孔偏流系数λ、旋涡体积V和流道水头损失Δh为评价指标,计算横向导流板和竖向导流板的数量达到纠偏消涡的目标。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纠偏消涡方法在斜式出水流道或者低驼峰式出水流道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17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56746.1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软件工程领域内的基于LDA模型和PageRank算法建立特征接口有向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适当的开源软件库作为代码支持;2)通过LDA主题模型提取出项目对应的主题作为该项目的特征集合;3)检索各项目中的接口信息,与各项目对应的特征集合建立联系,构成由项目特征集合指向项目接口集合的特征-接口有向图,利用PageRank算法计算接口在项目内部的调用次数作为特征-接口有向图中边的权值;4)在构成特征-接口有向图后,程序开发人员根据待开发项目的特征与所述特征-接口有向图中的特征进行匹配,根据有向图边的指向关系推荐可能的最优接口列表供开发人员选择使用,本发明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可用于软件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87566.8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中的水力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减振的水泵蜗壳设计方法;包括:叶轮、蜗壳、弹性材料壁面;压水室是水泵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构件,有利于汇集从叶轮压出的流体,降低流速、回收部分能量,使流体平顺地流出泵外;在水泵运行过程中,流体经叶轮旋转流出,冲击并挤压蜗壳壁面,旋转叶轮和静止蜗壳壁面之间相互作用即动静干涉会产生压力脉动,较大的压力脉动会导致振动噪声的产生、降低水泵运行效率,甚至影响泵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通过将蜗壳壁面加工为弹性材料壁面,缓冲动静干涉造成的压力脉动,达到水泵减振的目的,具有结构新颖、节能增效、易于设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96135.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中流国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导管型绕流管,属于绕流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绕流管,其上开设有正压取压孔、正压输出孔、侧压取压孔和侧压输出孔;第一副管,其设置于绕流管内腔;正压取压孔和正压输出孔相连通,侧压取压孔和侧压输出孔相连通。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焊接成型、削壁加工、绕流管内充填环氧树脂和绕流管内置配管接头等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加工方式简单易操作,安装方便,完全能够满足圆柱绕流表面取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099974.0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散热及自洁功能的全贯流泵转子及其设计方法,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加工有正弦型间断肋片;正弦型间断肋片呈间断的正弦波纹形状;正弦型间断肋片沿转子的长度方向布置。本发明可加大间隙回流与转子之间的对流传热面积,削弱对近壁区水体的剪切作用产生的损耗,降低生物在转子表面的附着能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贯流泵转子外表面的长效散热和自洁。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99974.0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散热及自洁功能的全贯流泵转子及其设计方法,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加工有正弦型间断肋片;正弦型间断肋片呈间断的正弦波纹形状;正弦型间断肋片沿转子的长度方向布置。本发明可加大间隙回流与转子之间的对流传热面积,削弱对近壁区水体的剪切作用产生的损耗,降低生物在转子表面的附着能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贯流泵转子外表面的长效散热和自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