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290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12233.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金属多孔材料作为负极,以对电极作为正极,以浓度pH≤0的强酸溶液作为导电液,在负极上滴加液态金属,施加0.5~5V的电压使液态金属填充所述金属多孔材料的孔道,填充完成后持续施加电压稳定1~5min。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响应性门控系统,液态金属复合多孔膜设于流道中并作为流体通过流道的门控单元,响应物通过使液态金属表面存在或不存在固态氧化层使液态金属处于第一流动状态或第二流动状态,以控制流体通过液态金属复合多孔膜的孔道状态,其具有孔道“记忆”与“恢复”性质,在智能孔道开关及物质响应性检测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5485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0342533.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流体门控系统,包括多孔膜和功能流体,功能流体至少部分浸润所述多孔膜且两者配合形成流体门控通道,功能流体和/或多孔膜通过对至少一种刺激响应而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以改变所述流体门控通道的压强,从而控制与功能流体不互溶的待运输流体通过所述流体门控通道,实现物质的可控运输和多组分分离。本发明的刺激来源广泛,且功能流体和多孔膜的刺激响应性可以随机自由组合,以适应由多种刺激控制的复杂外界条件和实现智能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1400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向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部注入电解质溶液,并将该纳米孔道基底置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环境中,将温度调节至所述电解质溶液的结冰点以下并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纳米孔道基底处于完全冷冻状态,以在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填充电解质溶液冰晶体;随后对处于完全冷冻状态的纳米孔道基底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同时检测孔道内部电流变化,升温至电流激增点时,电解质溶液冰晶体在与纳米孔道基底的接触面形成准液体层,准液体层构成所述环状纳米孔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9261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持续淡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一类碳基材料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疏水碳基复合膜,通过激光打孔获得具有微‑纳米多级孔结构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进一步在其表面涂覆有光热/电热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增强其电焦耳热和光热效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获得兼具多级孔道结构和电热、光热效应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应用于电热/光热驱动海水淡化过程,控制条件使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发热,热量作为热源为水相变过程提供传质驱动力,冷凝回收水蒸气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能够实现电热‑光热交替24小时持续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384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61291.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透液阻气的流体复合膜系统,包括固体多孔膜和功能流体,所述功能流体浸润固体多孔膜形成可使输运流体通过的流体门控通道,在相同流速下输运液体时比输运气体更容易通过流体门控通道,获得分离效率高达100%的透液阻气体系,在环境、能源、化学反应器、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效解决了传统膜分离方法中无法实现透液阻气功能,以及易污染、使用寿命低、分离效率低、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流体复合膜系统进行气液分离,是一种投资成本低、高效分离、易于产业化推广的新型微孔膜气液分离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013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070035.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响应性微流控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设置有微通道;微通道内部通入输运液体,微通道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作用与响应性物质结合;微通道与响应性物质之间设置有多孔基质;响应性物质与微通道封装在密闭装置内。本发明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响应性物质释放和吸收液体,以此液体作为门控基质,实现微通道的智能调控输运液体行为;本发明突破传统固/液材料界面设计的限制,应用全新的动态固/液/液界面设计带来优异的抗污染和抗溶剂溶胀性能,有利于提高微流控芯片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0959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纳米通道及其制备、测试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柔性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柔性可动态形变的纳米孔道,设计相应器件对离子在该柔性纳米孔道中的输运性质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使阵列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形变,研究离子输运在动态形变时的性质。本发明结合离子溶液在动态纳米孔道中的特殊性质,是一种新的研究动态纳米通道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纳米孔道制备方法,碳纳米管阵列复合聚合物不仅实现了柔性可动态形变纳米通道的简便制备,同时可以研究纳米通道动态形变过程中的离子输运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2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10045.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控制导电多孔膜的孔径和利用功能流体的相互作用将进入系统的空气分成微米级的气泡,从而增加空气与功能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净化效率。本发明利用电场响应性导电多孔膜和功能液体来进行空气净化,是一种新的空气净化方法,有别于传统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同时又具有控制空气输运的阀门作用;装置在不需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功能液体可以经过简单处理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4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35691.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D61/36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焦耳热效应的碳管膜蒸馏方法,本方法基于碳纳米管遥感焦耳热效应、通电焦耳热效应。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超疏水自焦耳热碳纳米管阵列复合多孔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应用于膜蒸馏过程,控制条件使阵列产生自焦耳热,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是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别于传统膜蒸馏过程,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在该过程中既是换热器又是蒸馏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013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70035.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响应性微流控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设置有微通道;微通道内部通入输运液体,微通道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作用与响应性物质结合;微通道与响应性物质之间设置有多孔基质;响应性物质与微通道封装在密闭装置内。本发明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响应性物质释放和吸收液体,以此液体作为门控基质,实现微通道的智能调控输运液体行为;本发明突破传统固/液材料界面设计的限制,应用全新的动态固/液/液界面设计带来优异的抗污染和抗溶剂溶胀性能,有利于提高微流控芯片的循环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