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心跳检测的鲍抗病性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33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437690.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红外心跳检测的鲍抗病性测评方法,其步骤包括:对待检测鲍进行实验室驯化;连接鲍心跳检测装置并开机,将红外探头粘贴在临近鲍心脏位置的壳表面,鲍心跳信号经红外探头获取、AMP03放大器放大、Powerlab信号接受仪采集后,导入电脑进行分析;由待测鲍的上足位置进行鲍源致病菌注射;病菌胁迫过程使用LabChart软件实时连续记录鲍心跳信号,采集结束后对心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鲍在胁迫过程的心跳规律,开发出病菌胁迫心率拐点CBTB和病菌胁迫心率归零点CZTB两个指标,并根据CBTB和CZTB数值评估鲍的抗病能力。本发明的测评方法具有实时、准确、直观、可量化等优点,可实现对大批量实验鲍的同步评估,可应用于鲍的不同群体或基因型之间的病菌耐受性比较研究。

    一种高饵料效率性状皱纹盘鲍的快速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14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34667.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饵料效率性状皱纹盘鲍的快速筛选方法,可通过I)、II)任意一种方式实现高饵料效率性状皱纹盘鲍的快速筛选方法;方式I)选取12月龄皱纹盘鲍进行恒温单个体养殖,进行为期7天的饥饿胁迫,计算7天饥饿胁迫后每只个体的特定减重率,其中特定减重率较小的50%为饵料效率较高个体。方式II)选取12月龄皱纹盘鲍进行恒温单个体养殖,进行为期10天的饥饿胁迫,然后恢复饵料投喂至28天,记录其体重变化情况,计算恢复投喂后第14‑28天每只个体的增重,增重较大的50%为饵料效率较高个体。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方法能够准确快速获取具有较高饵料效率性状的皱纹盘鲍个体,缩短测评周期,极大降低性状测评成本。

    一种鲍基因组育种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328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30981.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鲍基因组育种芯片及其应用,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基于大规模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设计覆盖40,000目标区段的液相探针,利用GenoBaits技术可检测87,959个频率分布合理、缺失率低、假阳性低的特异性SNP位点。每个目标区段的大小为100bp左右,区段内含1‑7个SNP位点,挑选多态性最高的SNP位点作为核心位点。可高通量检测鲍的DNA样品,对鲍重要经济性状关联分析,加速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或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时的进程,并可对鲍育种群体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开展近缘物种的基因型鉴定。该育种芯片具有通量高、重复性好、灵活性高、单个标记数据成本低、变异检测率高等特点,有广阔育种应用前景。

    一种面向水生生物的偏振光刺激与行为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48977.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水生生物的偏振光刺激与行为检测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信号控制模块、光源驱动模块、偏振光源模块、实验模块、水循环及净化模块、高清摄像模块。在信号控制模块的驱动下,光源驱动模块驱动偏振光源模块发射出偏振光,实验生物产生应激反应,高清摄像模块记录实验生物的运动轨迹和身形姿势,水循环及净化模块提供生物所需要的氧气和健康的水体环境,实验系统及方法通过改变偏振角度及波长,记录水生生物的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量化水生生物对偏振刺激的反应,实现了对水生生物在偏振光照射的行为的检测,完成了对偏振视觉的验证,对生物行为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橙红色足肌西氏鲍类胡萝卜素鉴定与含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82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35437.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橙红色足肌西氏鲍类胡萝卜素鉴定与含量测定方法,涉及天然色素提取、鉴定及含量测定。1)提取类胡萝卜素;2)浓缩提取液;3)分离主要类胡萝卜素;4)鉴定主要类胡萝卜素;5)测定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采用乙酸乙酯浸泡提取橙红色足肌西氏鲍体内类胡萝卜素,蒸发浓缩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主要类胡萝卜素种类,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用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以计算组织样品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操作性强,定量精准,重复性效果好。既对橙红色足肌西氏鲍的色素解析具有强针对性,又可推广到其他贝类中使用。

    一种快速区分鲍耐温性能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227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97269.0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90

    Abstract: 一种快速区分鲍耐温性能的测定方法,涉及水产生物耐温性能测定。将待测鲍鱼样品暂养于循环水系统中,投喂清理喂养;清除贝壳附着物,干燥;利用红外传感器探寻鲍心脏的准确位置,使信号强度不低于1V,确定位置后将传感器固定于鲍壳上;鲍放回海水中恢复,利用水浴,升温处理,直至鲍心率下降,停止升温,将鲍转移至正常海水中,实时记录鲍心率的变化及相应的温度;将获得的心率与温度数据进行处理,而后以温度为横轴、心率为纵轴绘制Arrhenius曲线,在曲线拐点前后对两段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联立方程,交点的横坐标即为鲍的心率ABT值;随机选取健康个体用于测定,取平均值用于表征每个群体的热耐受性。

    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249136.8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涉及杂色鲍。提供一种不仅具有客观、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而且对于种质资源的保护、遗传育种、“东优1号”新品种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的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采用碧云天基因组DNA小量抽提试剂盒提取杂色鲍台湾群体、杂色鲍日本群体、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这三个群体的基因组DNA;采用2步PCR法进行PCR扩增反应,所述PCR扩增反应的引物序列为引物3-52;将PCR扩增反应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得杂色鲍台湾群体、杂色鲍日本群体和“东优1号”3个群体的特异性等位基因。

    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49136.8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涉及杂色鲍。提供一种不仅具有客观、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而且对于种质资源的保护、遗传育种、“东优1号”新品种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的杂色鲍不同群体的微卫星鉴别方法。采用碧云天基因组DNA小量抽提试剂盒提取杂色鲍台湾群体、杂色鲍日本群体、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这三个群体的基因组DNA;采用2步PCR法进行PCR扩增反应,所述PCR扩增反应的引物序列为引物3-52;将PCR扩增反应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得杂色鲍台湾群体、杂色鲍日本群体和“东优1号”3个群体的特异性等位基因。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6344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96770.1

    申请日:2005-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柯才焕 游伟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提供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将鲍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升温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饵料组成及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在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5-羟色胺,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将精子与卵子人工授精,得杂交后代。可保证长途运输存活率,采用合理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

    水产动物育苗养殖砖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51826Y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20006845.7

    申请日:2007-04-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水产动物育苗养殖砖,涉及一种水产育苗或养殖用的养殖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鲍鱼的育苗或养殖装置。提供一种可为养殖水产动物的育苗与养殖提供大量隐蔽与栖息空间,扩展养殖水体的空间利用效率,避免水产动物因为空间拥挤而导致的自相残杀的水产动物育苗养殖砖。设有至少1片横向板状物,在每片横向板状物底面设有至少1片纵向板状物。横向板状物最好为平板,在横向板状物的至少1个侧边设有凹部。纵向板状物最好设2片,纵向板状物与横向板状物互相垂直,纵向板状物之间最好互相平行。在纵向板状物的两侧、底部的至少一处设至少1个凹部。纵向板状物的高度最好≥5c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