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高压复合改性的油菜籽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6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1034097.7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高压复合改性的油菜籽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取油菜菜粕粉加入正己烷,搅拌,循环3~5次,抽滤;将风干后的油菜菜粕粉过筛后加入水搅拌,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11,继续搅拌、离心后取上清液,用HCl调节pH至2~4,再次离心后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加入超纯水搅拌至均匀分散得蛋白质溶液;取1%~3%的微晶纤维素粉,加入超纯水搅拌后超声,加入至分散好的蛋白质溶液中得蛋白混合物;将蛋白混合物装入软性包装物中,真空热封后超高压处理,再转移至烧杯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10~11,搅拌后即得油菜籽蛋白胶黏剂。流动性和润湿性较好,干、湿胶黏强度高。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仿生结构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10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61246.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仿生结构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在动物骨骼端部截取一块松质骨,在三氯乙烯中浸泡去脂,并经过超声处理,制备得到多孔的松质骨样本;2)对步骤1)所得的松质骨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得到一系列松质骨样本的Micro-CT图像,对Micro-CT图像进行重建得到松质骨样本的三维数字模型;3)使用3D打印技术对步骤2)所得到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3D打印,制备得到仿生结构整体型催化剂。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能有效降低气体通过催化剂时的压降,降低能耗,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等领域。

    一种基于超高压复合改性的油菜籽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6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4097.7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高压复合改性的油菜籽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取油菜菜粕粉加入正己烷,搅拌,循环3~5次,抽滤;将风干后的油菜菜粕粉过筛后加入水搅拌,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11,继续搅拌、离心后取上清液,用HCl调节pH至2~4,再次离心后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加入超纯水搅拌至均匀分散得蛋白质溶液;取1%~3%的微晶纤维素粉,加入超纯水搅拌后超声,加入至分散好的蛋白质溶液中得蛋白混合物;将蛋白混合物装入软性包装物中,真空热封后超高压处理,再转移至烧杯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10~11,搅拌后即得油菜籽蛋白胶黏剂。流动性和润湿性较好,干、湿胶黏强度高。

    一种基于凝胶超高压液化包埋负载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2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8715.3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凝胶超高压液化包埋负载物的方法。本发明将真空包装的高酯果胶凝胶于400~600MPa的压力下处理5~30min后与负载物混合,再于400~600MPa的压力下进行5~30min的均质化处理,卸压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进行脱自由水和附膜处理。该方法结合了超高压技术在改性和灭菌方面的优势,包埋条件温和,且载体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广泛用于微生物、酶、蛋白质及小分子物质的包埋;由该方法制备的负载型凝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安全性,可有效保持负载物活性,且负载物分布均匀,负载量远大于传统的吸附负载。

    一种用于制备超疏水滤纸的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49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70318.1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车黎明 张浩 周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超疏水滤纸的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纸张表面疏水化,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所制备的超疏水防水剂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有机溶剂,活性成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滤纸表面形成低表面能的微纳米结构。该方法制得的滤纸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具有极好的疏水亲油的性能,而且耐摩擦,耐热,耐酸碱。防水剂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适中,生产过程简单,能耗小,应用范围广泛,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使用。

    一种负载黄连素磷脂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0167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306904.1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黄连素磷脂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得大豆卵磷脂溶液;(2)制得黄连素乙醇溶液;(3)将上述黄连素乙醇溶液加入到上述大豆卵磷脂溶液中,进行旋转蒸发得到磷脂单层膜;(4)将上述磷脂单层膜用非质子性反应试剂复溶,再加入超纯水进行二次旋蒸,得到纳米微粒悬浮液;(5)将喷雾干燥保护剂加入到上述纳米微粒悬浮液中,得原始药液;(6)将上述原始药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单线微射流雾化器雾化,进入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即得所述负载黄连素磷脂复合纳米微粒。本发明制得的产品的包封率在85%以上,粒径均一,复溶于水后粒径变化不大,黄连素体外释放未受影响,生物利用度高,长期储存稳定性好。

    多阵列单分散颗粒的宏量喷雾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962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92185.5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陈晓东 车黎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4 B0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阵列单分散颗粒的宏量喷雾干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雾化器、干燥腔和尾气处理收集系统;由单线微射流雾化单元或一体式多线微射流雾化单元组成的雾化器可以将高粘度溶液均匀的分散开来,尽量保证产品的大小均一,有效降低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颗粒的挂壁现象;雾化单元按矩阵排列,每列雾化单元之间设有进气口,使得雾化与气流相互作用,达到均匀有效干燥;预处理系统和雾化器分别与干燥腔相连接,两者并列属于干燥腔的上游工序部件;干燥腔入口处设有用于调整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的干燥介质再分配器,进一步实现了高温空气与物料液滴的均匀混合,推动了雾化干燥流程的连续化生产,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实现宏量生产。

    一种可降解二氧化钛母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3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0070.6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二氧化钛母粒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制备过程如下:先将PBAT、PLA、PBS和PBSA干燥,再将PBAT、PLA、PBS、PBSA、二氧化钛、扩链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然后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水冷切粒并干燥,得到PBAT/PLA/PBS/PBSA/TiO2复合母粒。最后,将母粒用高速吹膜机吹膜,制得PBAT/PLA/PBS/PBSA/TiO2复合薄膜。本发明将二氧化钛与PBAT、PLA、PBS、PBSA共混,加入扩链剂提高体系的相容性,制备出的复合母粒可生物降解、性能优异、增白效果显著,可应用于各类材料的加工中,有望在部分领域替代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

    一种通过喷雾水解制备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7871.X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喷雾水解制备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将TiO2的前驱体溶于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在含有水蒸汽或者过氧化氢(H2O2)蒸汽的容器中,将制备好的溶液雾化成微液滴;微液滴中的溶剂挥发,TiO2的前驱体与水蒸汽或者H2O2蒸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TiO2微球。本发明制备二氧化钛微球的过程简便,对设备和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前驱体和溶剂的种类,改变前驱体在溶剂中的含量,改变雾化的方式,改变水蒸气或者H2O2蒸汽的浓度等方式来调控TiO2微球的结构和性质。

    一种适用于煤粉炉炉内干法脱硫的计算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4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0705.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煤粉炉炉内干法脱硫的计算分析方法,涉及煤粉锅炉尾气净化。1)建立模型分区:根据工业级煤粉炉几何尺寸和计算精度,将煤粉炉自下而上分为n个串联反应室;2)模型中进料参数:煤质分析数据、进煤量、进风量、脱硫剂组分与Ca/S比,脱硫剂载气比、脱硫剂进料位置;3)建立炉内燃烧过程模型。将工业级空气分级燃烧煤粉炉模型与基于硫释放、碳酸钙分解与烧结、硫捕获三种涉及硫转化的模型结合,利用工业实际运行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并将所建立的模型求解得出炉内干法脱硫的脱硫效率,利用该方法还可研究钙基脱硫剂组分、Ca/S比、炉内进料位置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可为空气分级燃烧煤粉炉炉内脱硫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