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2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860689.4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力测试的类岩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石膏层和碳纳米管层,碳纳米管层夹杂在石膏层中间,石膏层与碳纳米管层相间分布,具体制备步骤为,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清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制备碳纳米管悬浮液,在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加入石膏缓凝剂搅拌,再加入高强石膏搅拌,制得碳纳米管浆料混合物,在清水中加入石膏缓凝剂搅拌,再加入高强石膏,制得石膏浆,将制得的石膏浆和碳纳米管浆料混合物依次浇筑在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即制得该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类岩石材料中包含碳纳米管层,可以将原本不导电的试样变为局部导电,使用电镜扫描无需喷涂金属,避免喷金过程金属层分布不均、影响断面细观形态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8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40379.3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速视频测量的岩石裂缝扩展实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双目视觉测量系统中的两台高速相机获取待测岩石在单轴压缩下的破裂过程的序列影像并存储;2)在序列影像解析过程中,通过亚像素级跟踪匹配方法获取散斑兴趣区中序列同名像点坐标,并经过摄影测量解析算法获取待测岩石表面在单轴压缩下的时序三维点云数据;3)针对序列三维点云的时空序列分析,获取待测岩石裂缝的三维形变参数,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变场等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行、有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1303.1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上下两个剪切盒叠放,下部安置结构物,上部填试验砂土;定位孔内灌满上色砂土;(4)按设计要求对剪切盒施加特定荷载;(5)拆下上部剪切盒的一端,从外到内除去试验砂土,并完全暴露每一排的上色砂土条的形状,采集每一个上色砂土条的剪切变形临界点的空间位置;(6)对获得的所有上色砂土条的剪切变形临界点进行拟合得到空间曲面,即得到所述特定荷载下剪切带的空间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观测结构物表面土颗粒的变形形态,揭示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时剪切带的空间分布特性。(2)在试验砂土上均匀开设多排定位孔;(3)再往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5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49075.X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15/04 , E02D2250/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室内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储浆罐和模型桩,在空气压缩机和储浆罐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调压阀和压力表,储浆罐的顶部设有法兰顶盖,储浆罐的底部通过进浆管和注浆阀连接模型桩,所述模型桩插设在模型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模拟现场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注浆工艺,能够较好的反映桩端后注浆的实际工艺流程,实现对不同土层的大尺寸模型灌注桩的桩端进行后注浆,并能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采用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经过桩端后注浆的基桩的实际工作性状,有利于揭示桩端后注浆的注浆机制,为实际桩基工程的桩端后注浆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31799.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桩组合式荷载的室内试验装置,模型桩插设在模型槽内,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模型桩两侧的L形反力梁、位于模型桩顶部的主梁、通过滑轮和钢索与模型桩或主梁连接的加载装置,L形反力梁固定在模型槽的顶部,滑轮固定在L形反力梁上;当加载装置通过滑轮和钢索与主梁连接时,该加载装置对所述模型桩施加竖向载荷;当加载装置通过滑轮和钢索与模型桩连接时,该加载装置对所述模型桩施加水平载荷和弯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多层土中大尺寸多类型桩基模型进行组合荷载试验测试,能够控制水平荷载的施加高度以及调整竖向荷载的对于桩体的偏心,以控制桩身不同位置的弯矩,更好地分析桩基在组合荷载下的承载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38703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133325.3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材料背景色的多尺度黑白散斑设计方法,用以对本身具有不均匀背景色和图案的材料进行多尺度的试验,该方法包括宏观观测区域的散斑生成部分、细观观测区域的散斑生成部分以及散斑设计图的合成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满足多尺度需求、可调整性强、避免底漆遮盖、散斑堆叠和欠采样问题,且具有设计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5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453464.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加固结构包括粘结在待加固区域内的盾构管片内弧面处的U形钢板,所述的U形钢板由多块并排设置的U形钢板单元构成,每个U形钢板单元均由一体成型的翼缘、腹板和底板构成,相邻的U形钢板单元一次成型或者通过翼缘焊接或连接件连接成型,所述的腹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构成U型凹槽,其布置方向为沿隧道环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固方式多样、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446919.6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加固结构包括粘结在待加固区域内的盾构管片内弧面处的Z形钢板,所述的Z形钢板由多块并排设置的Z形钢板单元构成,每个Z形钢板单元均由一体成型的翼缘、腹板和底板构成,相邻的Z形钢板单元一次成型或者通过翼缘焊接或连接件连接成型,两块腹板和底板构成倒梯形凹槽,其布置方向为沿隧道环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固方式多样、加固效果显著、翼缘面积大、刚度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72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928583.7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复杂加卸载工况的隧道模型试验平台,该平台包括:自平衡框架子系统:包括构成平衡框架结构的左主框架和右主框架;模型试验箱子系统:包括带有万向轮的模型箱底板以及模型箱主体,所述的模型箱主体中设置岩土体和隧道模型;加载控制子系统:包括安装在上反力平台下表面用以通过伺服控制实现多工况加卸载组合的千斤顶模块,该千斤顶模块包括按照正交布置的多个千斤顶以及设置在千斤顶头部的加载钢板;自动化监测子系统:包括监测设备和采集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块化设计、加卸载组合多样、模拟多种复杂工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8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759471.3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波纹钢双层初衬支护方法及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超前预加固;2)根据围岩大变形情况设定预留变形量并确定隧道开挖断面;3)进行第一层波纹钢初期支护的拼装;4)进行波纹钢与围岩间空隙的壁后注浆填充,并采用锚杆钻机施工系统锚杆;5)现浇仰拱二衬和仰拱回填,并预留第二层波纹钢初衬拼装接头及二衬拼装接头;6)进行第二层波纹钢初期支护的拼装,并且完成第一层波纹钢初期支护与第二层波纹钢初期支护间空隙的注浆填充;7)进行二衬浇筑或二衬预制管片的拼装和壁后注浆;8)施工路面和两侧排水沟、电缆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全断面快速机械化、智能化建造、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