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39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7562.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39/06 , C01G49/08 , C01B32/194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硫化钼/四氧化三铁/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剂材料领域。本申请以铁盐、GNs(石墨烯纳米片)、钼盐、硫源、混合醇溶液、尿素为反应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得到四氧化三铁复合的GNs,再将其与钼盐和硫源混合通过第二步水热反应在中空的四氧化三铁表面包覆一层二硫化钼,进一步改善了复合吸波剂的电磁性能,利用包覆的二硫化钼增强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改善其阻抗匹配,从而达到增强复合吸波剂吸波性能的目的。该方法所得到的Fe3O4/GNs复合材料很均匀,为空心球结构,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包覆MoS2以后有很好的电磁吸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73021.8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D06M11/77 , D06M11/38 , D06M11/6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C/SiC壳核结构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原料准备:对碳纤维原料预处理,获得分散性良好、表面活性基团增加的碳纤维Ⅰ;混合熔盐原料获得混合物熔盐;由硅溶胶、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经混合、干燥、破碎获得干凝胶和炭黑的混合粉体;步骤B、成型:将混合物熔盐与混合粉体混合获得包埋料,将碳纤维Ⅰ处于包埋料包埋下进行烧结、冷却、分离后获得C/SiC壳核结构复合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熔盐熔解析出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表面SiC纳米结构壳层的C/SiC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壳核结构,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11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1048698.3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增材过程专用观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防护镜片、压力传感器控制电弧引燃保护电路以及使得防护镜片与控制电路固定在陶瓷喷嘴上的固定装置;本发明设计使得防护镜片装置务必处在完全遮挡弧光的位置上方可进行引弧,避免了由于意外操作而产生的有害弧光对操作者的损伤,更好地保障了操作者的安全。此外,借助防护镜片装置,操作者可以实时地对电弧增材过程中的电弧形态与熔滴过渡进行观察与拍摄,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地对增材时的参数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电弧增材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250054.2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纳米片复合磁性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特别适用作吸波材料具有钴氧化物-钴-石墨纳米片的片-核-壳微观结构的磁性复合的钴金属颗粒及钴氧化物复合石墨纳米片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钴金属颗粒复合石墨纳米片的复合粉体,均匀的分散于有氧化剂的水溶液当中,搅拌分散,确保复合粉体与氧化性溶液充分接触,使金属钴表面产生氧化包覆层,从而得到石墨纳米片复合钴及钴氧化物复合粉体,微观结构上具有片-核-壳式旳形貌,具有制备流程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环保压力,可大规模量产等显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70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1096173.3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8/08 , C04B38/00 , C04B26/10 , C04B26/16 , C04B26/12 , C04B26/28 , C04B26/06 , C04B26/04 , C04B26/14 , B28B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泡沫的制备方法,以石墨纳米片为原料,添加少量的高分子粘结剂,通过模板成型,干燥后形成石墨泡沫。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可成型各种形状的石墨泡沫,而且所制备的石墨泡沫密度可控、孔隙较均匀。本发明制备的石墨泡沫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电阻、能吸油、高导热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散热器、导热垫、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19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426965.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聚氨硼烷的BN/C微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GNFs或者CNTs均匀分散到氨硼烷溶液中,启动搅拌器搅拌,打开水浴加热器加热,温度设为90℃~100℃,反应时间为23h~25h,反应结束后即可得到聚氨硼烷和GNFs或者CNTs的混合粘稠状液体,其中所述聚氨硼烷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80%,GNFs或者CNTs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80%;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液体放在容器中进行90℃~100℃的常压蒸馏,以获得先驱体;步骤3、将上述先驱体在保护气体环境下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400℃时,在保护气体环境下保持该温度0.5h~1.5h,即保温时间为0.5h~1.5h,之后即可得到BN/C微纳米复合吸波材料。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BN/C微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1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14092.0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B82Y30/00
Abstract: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介孔氧化硅/硫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弱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会提高整体电极的阻抗,不利于快速充放电的技术问题。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介孔氧化硅/硫碳复合物由介孔氧化硅、单质硫和碳材料组成,方法:制备氧化硅硫复合物,将氧化硅硫复合物分散于水中,磁力搅拌分散后,加入到浓度为1mg/mL的碳材料的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2~48小时,沉淀,离心,洗涤,干燥,即得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介孔氧化硅/硫碳复合物。在0.1C放电,放电容量最高达到1625mA h g-1,经过500圈的循环后容量仍能保持在1000mA h g-1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075214.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5B1/00 , C25D9/04 , C01B3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 , C01B2204/32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还原工艺在钛或钛合金基板表面制备石墨烯薄膜,形成石墨烯/钛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性强,且不使用化学还原剂,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污染,将还原和成膜过程一步完成,而且所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致密、均匀、厚度可控。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显著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钛或钛合金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73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0455.4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35/52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抗氧化氮化硼石墨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氮化硼石墨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的氮化硼/石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较差的问题。方法:一、向氨硼烷溶液中加入石墨,边搅拌边加热,反应结束后进行蒸馏,得到原料粉末;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原料粉末装入模具中,进行预压,得到预压后原料;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预压后原料以加热并施加机械压力,保温保压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并卸压,得到抗氧化氮化硼石墨块体材料。本发明方法氮化硼相的生成与烧结一次完成,避免了物相预先合成后再混合而引起的团聚与组成偏聚,同时也简化了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958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34857.3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氧化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按照20-40ml浓硫酸对应1g天然石墨的比例,在低温0-25℃下将浓硫酸和天然石墨均匀混合,将高锰酸钾按照1∶1-6∶1的质量比例分成两份,任选一份缓慢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使溶液在低温0-25℃下混合反应1-6小时,然后升至中温30-70℃,再加入剩余的高锰酸钾,保持中温30-70℃反应1-8小时,加入去离子水高温80-100℃水解0.5-4小时得到氧化石墨水溶液;所得氧化石墨水溶液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水洗干燥、经高温还原后即可得到石墨烯。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具有过程可控性好、氧化程度适中、有利于保持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完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