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85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66047.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乳液的制备方法,通过环氧树脂和亲水性聚合物及多元胺制备出一种两端带有氨基的乳化剂,并与POSS改性的环氧树脂-多胺加成物通过相反转法共乳化制备出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耐热型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本发明制备的水性环氧固化剂是非离子型的,通过调节聚醚多元醇分子量调节亲水性,未采用有机酸调节成盐度,不会因为有机酸挥发而污染环境,同时对使用环境pH值不敏感,和碱性填料配合使用时性能稳定,可用于碳纤维上浆剂固化剂与金属防腐等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产物粒径分布均匀,乳液粒径在100~200nm之间。

    一种多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929845.7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一种多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烷的制备方法,属于POSS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如下:称取正硅酸四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放置在25℃环境下反应24h,升温至60℃反应6h,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旋蒸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沉淀烘干,得到八聚四甲基铵POSS铵盐;称取二甲基亚砜和正己烷作为溶剂并混合,再称取八聚四甲基铵POSS铵盐与甲基丙烯酰氯,将溶剂与铵盐和甲基丙烯酰氯混合;在搅拌条件下,室温反应1~2h,分液,抽滤正己烷相,得到多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烷。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合成反应时间短,反应效率高,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

    一种微纤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3551.4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微纤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它要解决现有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弱的问题。方法:一、纤维清洗后烘干;二、纤维与二甲基亚砜进行溶胀,干燥后得微纤化纤维;三、微纤化纤维浸渍到树脂中进行超声处理,取出后再用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物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对纤维进行微纤化处理,增加其微观表面积,提高树脂浸渍效率;有效的提高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附着力,改善界面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基体均匀,致密度高,具有更加优异的剪切性能,抗冲击性能优良。本发明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一种多羟基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807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929844.2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一种多羟基倍半硅烷的制备方法,属于POSS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如下:称取正硅酸四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再滴加正硅酸四乙酯;将混合溶液放置在25℃下反应24h,升温至60℃反应6h,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旋蒸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沉淀烘干得到八聚四甲基铵POSS铵盐;称取八聚四甲基铵POSS铵盐和蒸馏水并混合,调节pH=1;溶液经过旋蒸浓缩得到透明粘稠状液体,烘干,洗涤产物,即得到多羟基倍半硅烷。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合成反应时间短,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同时该材料活性反应基团可以与聚合物分子链发生交联,增强POSS与材料基体的相容性,一定程度上增强聚合物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

    一种规模化多孔芳纶微纤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112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69898.3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一种规模化多孔芳纶微纤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隔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强度不足、耐热温度不高、浸润性差的问题,所述方法为:将芳纶短切纤维加入到装有含有氢氧化钾的二甲基亚砜反应容器当中浸泡;用纯二甲基亚砜进行清洗,将多余的氢氧化钾去除,将预氧化芳纶短切纤维分散在二甲基亚砜中,机械分离;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进行抽滤制膜,二甲基亚砜抽干后,清洗,去除掉多余的二甲基亚砜,取下隔膜,进行压实即可。芳纶微纤优异力学性能可以抑制锂枝晶在循环过程中的生长,防止其刺破隔膜而引发的短路现象发生,实现提高电池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目的。

    一种双酚S杂化硅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25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4997.9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S杂化硅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新型树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双酚S杂化硅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硅烷单体50-100份、双酚S 0.5-25份和溶剂10-200份,搅拌至双酚S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A;步骤二、将蒸馏水10-40份和催化剂0.05-10份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步骤三、将混合溶液B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然后升温至65-70℃反应2-8h得到混合溶液C;步骤四、将所述混合溶液C在120-150℃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双酚S杂化硅树脂。所述双酚S杂化硅树脂,方便运输和存储,易于加工;通过改变双酚S的含量调节树脂的耐热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酰亚胺的绿色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2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58631.5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的绿色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聚酰亚胺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单体与溶剂的除水处理;步骤二、有机溶剂体系中聚酰胺酸的合成;步骤三、聚酰胺酸与有机溶剂的分离;步骤四、聚酰胺酸的热亚胺化;步骤五、溶剂的回收再利用。本发明操作简便,产物与溶剂分离率高,溶剂回收率高,亚胺化工序节约能量,可以较为绿色环保的制备聚酰亚胺。

    一种芳杂环纤维基纳米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086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0523261.X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一种芳杂环纤维基纳米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碳气凝胶的氮含量低,韧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芳杂环纤维为原料,通过溶液法制备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采用反应促进凝胶化的方法使其凝胶化;然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工艺制备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最后,利用碳化工艺得到芳纶基纳米碳纤维气凝胶。本发明芳纶纳米纤维自身含有氮元素,炭化后依然能够在炭气凝胶内保留一定量的氮元素,所以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直接获得原位掺杂型纳米碳纤维气凝胶,为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发明用于制备芳杂环纤维基纳米碳纤维气凝胶。

    一种提升PET食品包装喷墨涂层紫外性能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93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84063.8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PET食品包装喷墨涂层紫外性能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二氧化硅包覆氧化锌ZnO@SiO2的制备;步骤二、颜料ZnO@SiO2的分散液的制备;步骤三、喷墨涂层涂布液的制备与涂布。本发明以量子点ZnO为核,SiO2为壳,制备得到一种耐UV-A紫外光纳米粒子,并以其为颜料,PET薄膜为基材,聚乙烯醇为胶粘剂,得到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紫外性能、良好的喷墨性能、可以屏蔽大部分UV-A紫外光的PET食品包装薄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ZnO@SiO2纳米粒子相比于商用的SiO2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这就大大提高了涂层的吸墨性能。

    一种内外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的含有Fe3C的空心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0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15624.X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一种内外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的含有Fe3C的空心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空心纤维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内外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的含有Fe3C的空心复合碳纤维的结构是以含磁性Fe3C纳米粒子的碳化纤维空心管为载体,在空心管的内、外表面生长有碳纳米管。制法:一、制备Fe3O4-PAN/PMMA空心纤维;二、在Fe3O4-PAN空心纤维内外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本发明的内外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的含有Fe3C的空心复合碳纤维的电磁屏蔽效能能够达到80dB,可用于电磁屏蔽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