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0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11263.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机器人速度自适应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基于从B样条曲线选中的第一控制点和第二控制点,以及图搜索方法,生成位于第一控制点和第二控制点之间的若干个关键路径点;对每个关键路径点进行满足动力学约束的步长定向扩展,生成位于第一控制点和第二控制点之间的若干个控制点,形成初始轨迹控制点;获取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包括用轨迹的三阶导数表示的光滑项和轨迹与终点的距离项和初始状态项,约束条件包括动力学约束、步长约束、无碰撞约束和首尾状态约束;基于初始轨迹控制点和约束条件,求解目标函数,生成最终轨迹控制点。本发明提出基于B样条曲线导数特性的速度自适应轨迹生成方法,解决自主作业的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27874.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刘海光 , 陈汝斯 , 余笑东 , 祁利 , 刘艳 , 李晓辉 , 王枫 , 周斌 , 王作维 , 尹晗 , 周志强 , 周鲲鹏 , 蔡德福 , 顾雪平 , 李少岩 , 王涛 , 万黎 , 王涛 , 王文娜 , 董航
IPC: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及储能联合发电系统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制约新能源参与初期黑启动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因素,从安全裕度水平与持续支撑时间两方面定义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其次,搭建光储参与黑启动初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快速时域仿真,构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最后,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的评估模型,基于所述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评估模型和构建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对定义的新能源及储能联合发电系统的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可在计及新能源出力随机性的同时,提升初期黑启动阶段对启动功率的使用效果,为后续黑启动方案的制定与黑启动分区提供指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4249.3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监控系统基础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数据交互方法包括生成注册信息,通过设定数据交互通道发送给跨平台组件,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包括嵌入在基础平台内的数据服务模块和嵌入在跨平台组件内的访问接口动态库;基于设定数据交互通道接收跨平台组件携带其接收到的注册信息发送的注册请求,并对注册请求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返回注册成功给跨平台组件;基于设定数据交互通道,接收跨平台组件发送的数据请求,并根据已配置好的跨平台组件数据访问权限,返回相应的业务数据。本发明能够降低跨平台组件与基础平台的耦合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23773.5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常州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2B35/0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蒸汽锅炉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加热蒸汽锅炉系统中两个相互耦合的待控量,其中,两个相互耦合的待控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构成耦合系统;根据两个相互耦合的待控量确定耦合系统的两个输出量和两个输入量;根据耦合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确定耦合系统的传递函数,并根据耦合系统的传递函数得到第一解耦器的传递函数和第二解耦器的传递函数;通过第一解耦器和第二解耦器对两个相互耦合的待控量进行解耦控制。由此,考虑到电加热蒸汽锅炉系统中存在耦合的待控量,并对相互耦合的待控量进行解耦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相互耦合的待控量进行相对独立的控制,更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7900.3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星 , 张健 , 张金龙 , 李俊 , 徐玉波 , 范江江 , 崔强 , 马忠龙 , 程峰 , 穆峰磊 , 王伽 , 秦蓉蓉 , 吴涛 , 褚忠凯 , 李洋 , 谢文 , 赵明 , 余易洋 , 张丽 , 杨世江 , 李建彬 , 李佳伟 , 张立明 , 吴超祥 , 付翔月 , 陈鹏 , 邬忠诚 , 付亚斌 , 王涛 , 李占春 , 徐鹏 , 袁政 , 伍建波 , 刘俊 , 甘星 , 付明 , 周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黄土地基的输电杆塔基础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因黄土地基的湿陷而导致杆塔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承载力降低的工程问题。用于黄土地基的输电杆塔基础防水系统,包括:杆塔基础用于固定杆塔的塔腿,多个杆塔基础分别位于正多边形的顶点;散水边坡自正多边形的边缘向正多边形的外围倾斜,集水边坡自正多边形的边缘向正多边形的中心倾斜,集水坑位于正多边形的中心;隔网覆盖于集水坑的上端口,碎石层铺设于隔网的上方,碎石层上方覆盖有回填土,排气管的下端插入碎石层,排气管的上端位于回填土的上方;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于集水坑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76733.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台市供电分公司 , 江苏茂源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配电线路的清障装置,包括长杆、夹持头、夹持调节器、分切器和剪切调节器,所述夹持头和分切器分别固定在长杆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夹持头包括夹持手指、活动杆、限位套筒和弹簧,所述限位套筒包括直筒段和扩口段,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位于扩口段内且通过指体栓体分别与两根手指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指体栓体处设有迫使两根手指的自由端相分开的指体扭簧,所述夹持调节器包括夹持线体和拉板,所述剪切调节器包括剪切线体和收线器,所述分切器包括刀片和壳体,两根所述刀片的中部通过刀体栓体相铰接,所述刀体栓体处设有迫使两根刀片的端部相分开的刀体扭簧,无需额外增设电力设备,能够实现对缠绕在配电线路之外的异物的分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34339.X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16/9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生产数据的配电网拓扑结构生成方法,通过校验多源异构数据是否完整;生成本次拓扑解析需要的全局序号;并发处理待解析设备信息,进行拓扑解析,得到拓扑结果数据;根据设备类型,整理拓扑结果数据中的设备拓扑数据和设备档案数据;根据业务需求,实时调度获取设备生产环境的运行数据,补充运行数据到拓扑结果数据中,形成带有设备生产环境数据的完整拓扑解析结果;对完整拓扑解析结果进行数据持久化。本发明通过调度、营销、设备、GIS数据以及运行断面大数据,实时快速构建与配电网计算充分糅合的拓扑分析网,形成有流向、有状态、结构清晰的拓扑结构,为后续的电气计算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59076.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短路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枪;短路检测单元,与充电枪电连接,用于检测充电枪的输出端是否发生短路;主控制板,与短路检测单元电连接,用于在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到充电枪的输出端未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枪正常充电,在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到充电枪输出端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枪停止充电。本方案中短路检测单元可以检测至少一个充电枪输出端是否发生短路,主控制板根据短路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充电枪正常充电或者停止充电,实现了多枪输出短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5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595869.0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跌落值计算VSC的无功功率补偿量,并将其补偿至每个VSC外环控制器上;根据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跌落值计算VSC的有功功率最大值,根据VSC有功功率最大值计算VSC外环控制器的电流参考值的限幅值,作为每个VSC外环控制器产生的d轴电流参考值的限幅;根据VSC有功功率最大值计算送端LCC控制器的电流限幅值,作为送端LCC控制器产生的电流参考值的限幅本发明方法使得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在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降低故障暂态情况下造成的VSC子模块过电压,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CC出现连续换相失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5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0262.8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接线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分接板,分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线接头,主线接头的左侧用于固定连接主干线,主干线位于固定框的内部,固定框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框,U型支撑框通过锁紧装置与固定框配合将主干线锁紧,固定框内部设有用于对主干线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分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接头,分线接头外侧用于固定连接分支线。本发明通过限位装置对主干线进行限位,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然后通过锁紧装置对主干线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使其安装更为稳固,从而达到了结构简单,理线更为便利且安装更为稳固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