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97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01325.9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然后确定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最后确定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本发明供电区域等效为多组新能源机组,得到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模型,简化了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计算过程且降低了计算量;本发明采用内点法求解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模型得到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中,在进行潮流迭代计算时,不同控制方式下设置各节点电压和功率等初始值范围比较广,更容易得到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使得得到的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更加接近实际的新能源输送极限,提高了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14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10689210.0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时段精密测量单元数据状态估计不良数据修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5分钟为周期进行状态估计,以状态估计的结果为基准值对PMU数据进行打分,综合一天的打分结果作为该PMU数据的评分,选取打分较高的数据作为可信PMU量测;在状态估计合格率发生突变时,对SCADA数据与状态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超过某个阀值的数据作为不良数据;用可信PMU量测代替该设备的SCADA量测,重新进行状态估计,将该次状态估计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该方法提高了电网状态估计的平均合格率以及数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6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38050.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张浩 , 李强 , 郭子明 , 杨晓楠 , 阎博 , 郎燕生 , 穆永铮 , 赵昆 , 李新鹏 , 杨东冀 , 戚岳 , 徐煜敏 , 曹良晶 , 魏子睿 , 张印 , 刘蒙 , 王磊 , 张鹏
IPC: H02J3/48 , H02P9/04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充分利用桨距角控制、转矩控制和风机启停控制各自的优点,给出不同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措施,保证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本发明中的转矩控制能够避免因转子电流增减过大而造成转子侧变频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进而避免了转子侧变频器输出有功功率的振荡;桨距角控制添加风机的参考转速、参考有功功率和风速补偿,提高了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响应速度;风机启停控制通过控制风机的投切台数实现对风机的功率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风电场有功功率调整较小时,能够快速准确进行响应,功率调整较大时,可以合理安排风机启停,减少不必要的风机开关动作,大大提高了风电场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2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15188.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姚继明 , 郭经红 , 李炳林 , 邢宁哲 , 张浩 , 陶静 , 孙晓艳 , 喻强 , 田文锋 , 卜宪德 , 王向群 , 刘川 , 王玮 , 李垠韬 , 吴佳 , 徐鑫 , 于然 , 庞思睿 , 聂正璞 , 赵阳 , 田宇 , 吴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7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的运维管理及富媒体交互系统、方法,其中,该运维管理系统包括:运维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采集的现场运维信息及电力通信管理系统发送的运维工单信息;运维场景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现场运维信息及运维工单信息进行运维场景识别;运维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运维场景识别的结果生成运维策略,并将运维策略推送至移动终端。本发明提供的面向电力通信的运维管理及富媒体交互系统、方法,解决了目前现场作业缺乏有效的实用化智能支撑手段来帮助和指导现场运维人员开展运维工作,延长故障处理时间、降低故障处理效率以及现场作业缺乏现场考核手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884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74814.7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陈伟 , 李炳林 , 黄在朝 , 张浩 , 王向群 , 姚启桂 , 张增华 , 陶静 , 陈磊 , 邓辉 , 沈文 , 王玮 , 喻强 , 虞跃 , 刘川 , 孙晓燕 , 闫忠平 , 邢宁哲 , 赵庆凯 , 纪雨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888 , H04L41/0213 , H04L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基线自学习自适应方法,其包括采集并存储网络流量数据、计算网络流量基线值、确定动态基线临界值和更新基线值和临界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未设定业务流量固定阈值时能给维护人员提供重要的流量异常报警信息,能够有效协助网络管理人员尽早侦测和发现网络中的异常,且能直观反映网络流量数据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801562.X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隧道水泥管片缺陷多姿态渗水特征红外热像实验装置,包括环境模拟室、储水槽、姿态调节系统、控制上位机和总控系统,总控系统上连接有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水流量控制系统、水温控制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姿态调节系统包括三轴云台和实验水泥块,实验水泥块依靠三轴云台调整实验水泥块的姿态;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模拟隧道的环境,并通过水流量控制系统、水温控制系统和所述实验水泥块分别模拟隧道中渗水量的大小、渗水温度和渗漏缺陷的形状,并通过红外热像仪拍摄,得出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渗水量下,各种渗漏缺陷形式对应的红外热像图,从而为实地测量中分析隧道中不同区域的渗漏缺陷形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55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01563.4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隧道渗水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上位机和渗水红外检测机构,渗水红外检测机构包括微控制器、顶板和活动体,数据处理上位机与微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活动体上设有偏心孔,活动体上连接有运动控制模块;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数据处理上位机依据红外热像图采集的红外热像数据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来判断隧道是否存在渗水并计算渗水区面积,相对于现有人为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数据可靠的优点,且检测灵活可靠,大大降低了现有人为检测的工作强度,且通过数据处理上位机能快速的获取电缆隧道内的渗水情况,能及时的进行维修,减少电缆的损坏,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保证稳定可靠的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84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304897.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认知无线网络的频率分配方法,电力认知无线网络包括电力认知基站、电力认知节点以及认知协调中心,所述频率分配方法针对电力认知基站、电力认知节点且基于公平性和频率利用率实现。电力认知无线网络可利用的频率资源来源于电力McWiLL通信网络、电力WiMax通信网络、电力230MHz专网中以及公共免费ISM频段的其中之一网络或多个网络中的空闲频率资源。该方法不仅考虑到电力应用条件下的认知节点的接入公平性,还提供频率利用率高的分配算法,满足更多节点的接入需求,实现频率资源分配公平基础上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85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1020836.8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电力电缆自动收放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设有空腔Ⅰ,空腔Ⅰ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滚轮,滑动板与空腔Ⅰ顶壁之间设有拉伸弹簧,底座上设有顶出装置;底座上依次设有卷线装置、张紧装置和排线装置,卷线装置包括外支撑环和内支撑环,外支撑环和内支撑环之间设有滚动结构,内支撑环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两端分别设有卷线盘;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支架和张紧辊,张紧辊的两端设在张紧支架上;排线装置包括可往复运动的排线机构和与排线机构连接的排线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依次设置卷线装置、张紧装置和排线装置,能够实现电缆的自动收放,保证电缆的缠绕力度、紧密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14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371728.X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该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为双极结构,包括正极换流变压器和正极换流器、负极换流变压器和负极换流器,双极结构中,其中一极换流器为由MMC子模块构成的MMC换流器,另一极为由至少一个LCC构成的LCC换流器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同时具有LCC‑HVDC的技术成熟、成本低的特点以及VSC‑HVDC的无换相失败,控制灵活,拓展性能强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