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72346.6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二阶锥最优潮流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无功优化模型进行大数据仿真,形成数据扩充策略,将历史数据与求解扩充策略约束筛除并结合,并通过数据模型建立策略约束,形成可累积的数据知识,建立以配电网网络数据及控制策略为核心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知识图谱;最后,基于所构建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知识图谱,以当前网络状态匹配知识图谱中相似状态,采用改进时间序列相似数据检索算法,通过相似度计算、分段校验、斜率校验,从而匹配控制策略及参数结果,进行安全校验和优化求解,并生成控制策略及更新知识图谱中的状态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08341.6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所述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进线单元和第二进线单元,所述第一进线单元一端与主电源连接,第二进线单元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与所述第一进线单元另一端连接的第一隔离单元;与所述第二进线单元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隔离单元;分别与第一隔离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连接的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还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用于隔离内外电网电气;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切换负载接入主电源或备用电源。本发明通过增加进线单元和隔离单元提供可靠保护机制。其中,隔离单元能够限制内部短路电流流向电网;进线单元提供完善的保护策略,配合切换互锁机制,可实现线路故障不出内网。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959413.6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8 , G01R31/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阻接地故障的快速开关消弧系统。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变电站母线上的快速开关消弧装置,该快速开关消弧装置通过安装在变电站主控室内的选相定位装置与同步测量终端连接,从而能在故障发生后通过同步测量终端采集故障数据上传至选线定位装置进行选相选线定位分析并且将结果输出给快速开关消弧装置进行动作。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后,可以在降低硬件投资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选线效果、降低接地故障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实现故障相快速准确接地和故障线路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96705.2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退火炉,包括冷却外壳、循环风扇、加热器、通过固定在冷却外壳内的加热室、水平滚轮组、放置在水平滚轮组上的托盘、设置在托盘顶面的立体卷铁芯支架,其中,所述冷却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面向托盘加热工位的电极,加热室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加热室入口,该加热室入口上设有加热室入口挡板,冷却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加热室入口对应的炉口,该炉口上设置有炉门,加热室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可单独开闭的通风窗,加热室的底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本发明能很好的适应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的退火工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51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8223.5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曲线开料机,包括顺序设置的放带区、剪切区和收带区;放带区包括放带伺服电机、起吊装置和放带区压力传感器,成卷的非晶合金带材安放在起吊装置上,放带伺服电机驱动成卷的非晶合金带材转动实现放料;剪切区包括伺服电机、切划刀片组、切割滑台、速度传感器、胶轮压力组、吸附式工作台、位移工作台、位移台进给系统和压力调整机构;收带区包括收带伺服电机、收带轮、收带区压力传感器和定位卡板。本发明通过多组伺服电机的联动来传送非晶带材,在剪切区进行剪切加工,并将剪切完成后的非晶带材在收带区进行带材卷绕回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非晶合金带材的开料机,满足对非晶合金带材横向及纵向的剪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797578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116043.3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路由器散热装置,属于电能路由器技术领域。该散热装置包括柜体、中部流通组件和中部流通组件。柜体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柜门,柜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柜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风扇。中部流通组件包括过渡旋转扇叶和多个散热翅片,过渡旋转扇叶可转动地安装于柜体的内侧壁上,过渡旋转扇叶的转轴沿水平方向布置,多个散热翅片平行间隔设置于内侧壁上且位于过渡旋转扇叶与排气风扇之间,散热翅片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与外部液冷回路连接。采用该散热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电能路由器内单一风扇散热结构所产生的热量堆积问题,提高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38152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854525.7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曲线开料机,包括顺序设置的放带区、剪切区和收带区;放带区包括放带伺服电机、起吊装置和放带区压力传感器,成卷的非晶合金带材安放在起吊装置上,放带伺服电机驱动成卷的非晶合金带材转动实现放料;剪切区包括伺服电机、切划刀片组、切割滑台、速度传感器、胶轮压力组、吸附式工作台、位移工作台、位移台进给系统和压力调整机构;收带区包括收带伺服电机、收带轮、收带区压力传感器和定位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伺服电机的联动来传送非晶带材,在剪切区进行剪切加工,并将剪切完成后的非晶带材在收带区进行带材卷绕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非晶合金带材的开料机,满足对非晶合金带材横向及纵向的剪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308287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824256.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曲线剪切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非晶合金带材的剪切装置,满足对非晶合金带材的曲线剪切需求。本实用新型包括剪切工作台,剪切工作台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胶轮组,主动胶轮组内设速度传感器及轮组间压力调整器,剪切工作台台面开孔并在其下方设有风扇,剪切工作台上方设有切划刀片,切划刀片与刀片位移台相连。本实用新型确保了非晶合金带材的平整,提高了剪切后非晶合金带材的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便于操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572594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27867.8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K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套管将军帽过热缺陷示警结构,它包括设置在接线排和均压罩之间的变压器套管将军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套管将军帽的外侧面贴接有第一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第二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和第三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第二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和第三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三者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与第二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之间的距离为8~12mm,所述第二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和第三有机可逆示温涂料层之间的距离为8~12mm。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检测实时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649350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85698.2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故障模拟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常见故障模拟功能的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器身,所述变压器器身内设置有硅钢片铁芯,所述硅钢片铁芯上绕制有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器身的顶部设置有3个铁芯接地套管,从硅钢片铁芯引出三根接地线至铁芯接地套管,其中第一接地线、第二接地线从约25%片级位置的两片相邻硅钢片处引出,第三接地线从约75%片级位置的硅钢片处引出,三个铁芯接地套管分别引出一根接地线用于在外部实现接地或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以本实用新型试验变压器为依托,可以开展关于铁芯两点接地、铁芯片间短路、过热和局部放电等故障的监测和检测装置的研究,故障在多种工况下的发展过程研究,故障应对策略研究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