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6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87927.2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冗余容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冗余允许的故障功率模块数量;计算N路载波移相脉宽调制信号,并将其分配给N个投入状态的功率模块;实时监测各功率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辨识故障功率模块;判断电力电子变压器级联功率电路是否满足冗余容错运行条件;计算闭锁故障功率模块后,带中间抽头中频变压器不切换抽头时低压级电压,将低压级电压与低压级额定电压相比,计算低压级电压变化比例,将低压级电压变化比例与带中间抽头中频变压器的每个中间抽头对应比例进行比较,选取差距最小的中间抽头作为切换目标。本发明不仅成本低,而且控制简单、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42157.5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熊一 , 严道波 , 舒东胜 , 唐学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孙利平 , 廖晓红 , 熊川羽 , 周英博 , 马莉 , 李智威 , 陈然 , 贺兰菲 , 张赵阳 , 王巍 , 李吕满 , 舒思睿 , 王琪鑫 , 张聪
Abstract: 一种配网变压器套管放电定位检测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处理器,采集装置位于变压器的一侧,且与变压器A、B、C套管位于同一高度,采集装置内部封装有电磁信号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电磁信号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均与处理器中的放电定位检测模块连接,该系统运行时,电磁信号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同步获取电磁波信号、声波信号,并传输给放电定位检测模块,随后放电定位检测模块捕获上述两路信号的时间差,并基于时间差确定局部放电信号点,接着放电定位检测模块结合局部放电信号点以及变压器A、B、C套管与采集装置的距离确定哪个套管放电。本发明实现了变压器放电套管的定位检测,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644941.X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慧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一 , 严道波 , 舒东胜 , 唐学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孙利平 , 廖晓红 , 熊川羽 , 周英博 , 马莉 , 李智威 , 陈然 , 贺兰菲 , 张赵阳 , 王巍 , 李吕满 , 舒思睿 , 王琪鑫 , 张聪
IPC: G01H17/00
Abstract: 一种配网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变压器外壳上的多个振动测试组,每个振动测试组包括振动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在变压器带电运行时,采集卡会实时采集振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处理器,随后处理器判断接收到的振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是否同时采集,若是,则将振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对比,若两者波形的相似度超过80%且振动信号的幅值超过正常幅值的30%,则判定变压器内部振动异常。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的监测变压器内部振动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9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216195.3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洪湖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GIM‑5D的装配式变电站质量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装配式变电站现场施工建设和装配情况的现场数据,形成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将标准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与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进行比对,得到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各中间阶段的工程进度偏差、工程成本偏差以及施工建设和装配偏差;采用最优最劣法、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变电站各中间阶段贴合度评价指标;根据贴合度评价指标计算变电站全过程质量均衡性指标,并评估变电站质量水平;对变电站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实施管控。本设计不仅管控水平高,而且智能化水平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28807.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能量路由器与变压器并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电源、能量路由器、变压器、负载与控制分析模块,电源依次经能量路由器、一号切换开关后通过公共母线与负载相连接,电源依次经变压器、二号切换开关后通过公共母线与负载相连接,控制分析模块与能量路由器、变压器、一号切换开关、二号切换开关相连接;控制时,通过功率因数判断系统是否需要进入无功补偿模式、通过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三相负荷不平衡模式,并计算能量路由器接入时的损耗以及变压器接入时的损耗,然后比较能量路由器接入时的损耗与变压器接入时的损耗,并通过比较结果来选择接入能量路由器或变压器为负载供电。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34764.7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莉 , 徐灵风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周蠡 , 柯方超 , 杨林 , 汪子兵 , 唐学军 , 张雪霏 , 熊川羽 , 王巍 , 熊一 , 高晓晶 , 李智威 , 张赵阳 , 陈然 , 王琪鑫 , 贺兰菲 , 廖爽 , 邹雨馨 , 明月 , 郭婷
IPC: G06Q10/04
Abstract: 一种可视化造价数据预测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校验模块、筛选匹配模块、数据智能处理单元、BIM计算单元、神经网络预测单元、分析决策单元与监督管理单元,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校验模块、筛选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校验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智能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智能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BIM计算单元、筛选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筛选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神经网络预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BIM计算单元、神经网络预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分析决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分析决策单元的输出端与监督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设计不仅提高了造价过程数据分析能力,而且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12672.7
申请日:2021-12-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蠡 , 严道波 , 施通勤 , 黄松泉 , 唐学军 , 柯方超 , 李俊 , 陈然 , 张赵阳 , 王琪鑫 , 黄振喜 , 周秋鹏 , 周英博 , 高晓晶 , 李章哲 , 梁金正 , 张科奇 , 章永志 , 张兆虎 , 陆挺 , 叶馨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时空监测的工程现场进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通过三维模型展示与重点工程看板展示的形式对工程进度进行可视化显示,在三维模型展示上,以三维设计模型为载体,将实际进度高亮显示在GIM模型上,通过不同颜色展示工程进度状态,实现进度的可视化管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对基建工程进度实现精益化管理,缩短建设工期,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为建设项目尽早投产提供保障,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了基建进度精益化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践行了智能化建设要求,实现了推广应用价值,使精益化管理更加深入,让智能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
公开(公告)号:CN114077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210058626.2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微网互联系统的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综合能源微网互联系统参数信息;S2、建立能源耦合设备模型,能源耦合设备模型包括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燃气锅炉模型、电转气设备模型、电热锅炉模型与储能设备模型,所述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包括燃气轮机模型与余热锅炉模型;S3、建立能源路由器模型;S4、建立电力、热力、天然气系统统一稳态潮流模型;S5、建立综合能源微网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S6、对综合能源微网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优调度策略。本设计提高了系统能效利用水平,从而提升了综合能源微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16195.3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GIM‑5D的装配式变电站质量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装配式变电站现场施工建设和装配情况的现场数据,形成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将标准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与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进行比对,得到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各中间阶段的工程进度偏差、工程成本偏差以及施工建设和装配偏差;采用最优最劣法、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现场装配式变电站GIM‑5D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变电站各中间阶段贴合度评价指标;根据贴合度评价指标计算变电站全过程质量均衡性指标,并评估变电站质量水平;对变电站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实施管控。本设计不仅管控水平高,而且智能化水平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33937.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桑子夏 , 魏聪 , 郑旭 , 夏方舟 , 刘君瑶 , 雷何 , 蔡杰 , 颜炯 , 杭翠翠 , 王琪鑫 , 黄家祺 , 陈曦 , 侯婷婷 , 杨洁 , 赵红生 , 王怡聪 , 王思聪 , 张籍 , 杨东俊 , 汪致洵 , 黄大玮 , 徐秋实 , 杨明 , 张东寅 , 王姝 , 余轶 , 胡婷 , 荆琳 , 朱琳红 , 周慧敏
IPC: H02J3/46
Abstract: 一种基于状态反馈回路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提升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构建包含锁相环、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在锁相环的控制环节中引入状态反馈回路,以增加并网逆变器的阻尼;同时在锁相环的控制环节中引入延时环节,以限制状态反馈回路系数;在锁相环的控制环节中引入次级积分回路,并通过次级积分回路的输出消除锁相环的输出相位与实际相位之间的误差,从而实现无静差跟踪。本发明能有效地提升并网逆变器在极弱电网环境下的稳定性,状态反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单易实现,且能为系统留足一定的稳定裕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