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8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28817.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粒长相关SNP标记及其应用,涉及的是小麦分子育种的技术领域,包括位于小麦7A染色体450729566bp处的SNP标记,且这一SNP标记的核苷酸为G/C,以及利用上述SNP标记判断小麦粒长的方法,包括提取小麦DNA,并利用对应的引物对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酶切,根据酶切结果判断小麦粒长的类型;本发明为小麦粒长选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检测方法简便,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选择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小麦高产分子育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83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005847.8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所述基因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包含与SEQ ID NO.1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CCCH型锌指蛋白18,可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感品种的分子标记基因。该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为一种新的小麦抗穗发芽主效基因,利用其开发分子标记,可以迅速鉴定小麦是否为穗发芽抗性品种,也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7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93327.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苗期抗冻相关CAPS标记及鉴定小麦苗期抗冻性的方法,涉及的是小麦分子育种的技术领域,所述CAPS标记命名为CAPS-Ta-2-4,所述CAPS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利用该CAPS标记鉴定小麦苗抗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待测小麦基因组DNA;步骤2、利用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述的序列对步骤1获得的小麦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步骤3、利用BtsaⅠ内切酶对所述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酶切产物;步骤4、当酶切产物为185bp和70bp时,其对应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命名为CAPS-Ta-2-4-A,其对应的小麦苗期抗冻性强,当酶切产物为255bp时,其对应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命名为CAPS-Ta-2-4-G,其对应小麦苗期抗冻性弱;本发明开发的CAPS标记可以为小麦抗冻害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85671.X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提供一种小麦休眠持续期候选基因TaCNGC-2A,利用该候选基因获得小麦植株穗发芽抗性持续期判断功能标记,CAPS标记CNG2A,位于TaCNGC-2A基因启动子-313位置具有A/T碱基变异,其标记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根据标记序列设计相应标记引物,扩增产物长度为813bp。扩增产物经FokI限制性内切酶(GGATGN9/)于37℃酶切3h后可直接在1.5%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进行检测。其中CNG2A-a等位变异不能被酶切,而CNG2A-b等位变异为可被酶切类型,酶切产物分别为584bp和229bp,且携带CNG2A-b等位变异类型的植株比携带CNG2A-a类型具有更长的穗发芽抗性持续期,本发明提供的标记可直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也有助于加快抗穗发芽品种的培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44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613327.0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53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TaBAS1‑2B及其Indel标记。本发明首次从小麦中分离克隆到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TaBAS1‑2B,并根据所克隆的TaBAS1‑2B基因序列,在‘京411’和‘红芒春21’两个品种间开发出具有多态性的Indel标记,并在194份小麦自然品种中分析其对表型的作用,最终开发出与基因TaBAS1‑2B共分离的,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紧密相关的功能标记。该Indel标记能够分别解释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千粒重表型变异的8.2%和4.4%,其中,分子量大小为494bp(Seq ID No.3)的条带对粒重的增加具有增效作用,分子量大小为493bp(Seq ID No.4)的条带对粒重的降低具有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54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07009.5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千粒重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本发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NCBI公布的小麦TaGSK1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根据不同千粒重小麦品种豫麦8679以及和尚麦之间的序列差异开发了与小麦千粒重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该标记不同的等位变异能够解释千粒重表型变异的7.9%-11.8%,其中,扩增产物大小为624bp的条带对千粒重的增加具有增效作用,扩增产物大小为609bp的条带对千粒重的降低具有增效作用。该分子标记的开发为高产小麦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7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6133.9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2D。本发明还公开了供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2D的标记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出与小麦粒重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并克隆了该区域的候选基因,经人工群体验证,该基因是一种对粒重影响显著的新的候选主效基因,并开发了功能标记(TaTGW-2D)。经生物信息学分析,TaTGW-2D含有凝溶胶蛋白功能域,调节肌动蛋白微丝的合成和分解,肌动蛋白微丝在胞质分裂、细胞器运动、质膜的流动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肌动蛋白微丝影响细胞生长,可能进一步对粒重产生影响。本发明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同时进一步阐明了产量形成的分子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85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05019.4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2A,并且本发明还公开了涉及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2A的CAPS标记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出与小麦粒重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并克隆了该区域的候选基因,经人工群体和自然群体联合验证,该基因是一种对粒重影响显著的新的主效基因,并开发了较SNP标记更易于检测的CAPS标记(TaTGW-2A)。本发明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同时进一步阐明了产量形成的分子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47868.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10 , A01H6/46 , A01H6/20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植物种子休眠水平和PHS抗性的TaMADS‑3B基因及其CAPS标记和应用,涉及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TaMADS‑3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TaMADS‑3B基因正调控植物种子休眠水平和PHS抗性;所述CAPS标记为Ta MADS‑3B‑931。本发明利用京411/红芒春21亲本及174份家系(JH‑RILs)和192份小麦品种组成的群体验证了上述CAPS标记TaMADS‑3B‑931与种子萌芽指数GI极显著相关,其中,携带HMC21基因型家系的种子萌发指数GI显著小于携带J411基因型家系的GI,说明本发明开发的CAPS标记能够有效区分强/弱休眠或抗/感PHS类型的小麦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39060.X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Q1/6858 , A01H5/10 , A01H6/2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CDPK5‑6B及其CAPS标记和应用,涉及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CDPK5‑6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CDPK5‑6B会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CDP K5‑6B缺失会降低小麦种子萌发水平,并设计了用于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感性的两个CAPS标记,这两个CAPS标记与种子休眠显著相关,且携带HMC21基因型家系的种子萌发指数GI显著小于携带J411基因型家系的GI,本发明开发的两个CAPS标记能够有效区分穗发芽抗性/感性类型的小麦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