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7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23404.7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二苯甲酮的大分子光引发剂,其结构式如下:其中,n=18-22,R为C6H5、环己基、正丁基以及烯丙基中的一种。上述产品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原料4-羟基二苯甲酮、多聚甲醛、伯胺溶于有机溶剂中,机械搅拌至完全溶解,以5℃/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加热至回流产生,保持回流反应3-6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氯仿溶解,分别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5次,去离子水洗涤5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后,真空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将Bz置于马弗炉中200℃下加热0.5-1h,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含二苯甲酮的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性能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31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04591.9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功能薄膜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聚乙烯微孔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单向拉伸方法制备聚乙烯微孔隔膜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在单向拉伸制备聚乙烯微孔隔膜生产工艺的冷拉伸步骤设置两段拉伸:快速拉伸和慢速拉伸,消除了现有生产工艺中的热拉伸步骤,从而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设备投入和操作费用,降低聚乙烯微孔隔膜的生产成本。由改进工艺制备的聚乙烯微孔隔膜保持了现有工艺制备的聚乙烯微孔隔膜的性能,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隔膜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0821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21634.7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32B27/08 , B32B27/36 , C08F293/00 , C08F29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薄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含聚硅氧烷的星形共聚物改性聚酯薄膜,增加其透光率和疏水性的工艺方法。以聚苯乙烯作为引发剂,通过与甲基丙烯酸聚硅氧烷酯大分子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星形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PS-PDMS),将所得聚合物旋涂于聚酯(PET)薄膜表面,改善薄膜表面的增透及疏水性等。该方法制备的增透膜性能稳定,且能满足电子显示器及其他光学元件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50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5963.1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亲水性和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聚电解质在隔膜表面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改善其亲水性和热稳定性。技术方案是: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出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结构单元的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将经过预处理的聚丙烯隔膜反复交替浸泡在两种聚电解质溶液中,使高分子聚电解质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到聚丙烯隔膜表面。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亲水性和热稳定性较高,静态水接触角低至30°左右,130℃下处理4小时其热收缩率可以达到仅为15%左右。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克服了化学改性和一般涂覆方法的缺点,可以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566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258369.3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7/04 , C08L67/04 , C08F220/14 , C08F220/22 ,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薄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其步骤包括:(1)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含氟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获得增透膜用聚合物;(2)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含氟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自由基聚合获得增透膜用聚合物;(3)把适当浓度下增透膜用聚合物旋涂于聚酯薄膜表面形成增透膜从而获得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该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可行,制得的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易于深加工,适合应用于数字成像和平板显示以及其他光学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319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357744.5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酯薄膜,属于有机薄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特指一种表面接枝聚丙烯酸铅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实现表面接枝均匀且接枝密度高的聚丙烯酸铅表面接枝改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酯薄膜材料通过一系列表面处理在其表面固定上溴代酯类引发剂,之后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将聚丙烯酸铅接枝到聚酯薄膜表面。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改性效果好。利用此方法在聚酯薄膜表面接枝上通过离子键形成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酸铅,能有效的改善聚酯薄膜表面的电学和表面自由能,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来控制改性聚酯薄膜的表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56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58369.3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7/04 , C08L67/04 , C08F220/14 , C08F220/22 ,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薄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其步骤包括:(1)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含氟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获得增透膜用聚合物;(2)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含氟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自由基聚合获得增透膜用聚合物;(3)把适当浓度下增透膜用聚合物旋涂于聚酯薄膜表面形成增透膜从而获得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该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可行,制得的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易于深加工,适合应用于数字成像和平板显示以及其他光学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11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81684.8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领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多孔复合涂层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多孔复合涂层聚烯烃隔膜包括由单向拉伸工艺制备的聚烯烃微孔膜和具有优良耐热性能的多孔复合涂层,其中多孔复合涂层形成于聚烯烃微孔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该多孔复合涂层由改性碳纳米管与有机聚合物的混合物组成。该混合物分散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涂覆液,通过涂覆液在微孔膜表面的涂覆和快速真空干燥,形成多孔复合涂层。本发明制备的多孔复合涂层聚烯烃隔膜具有高孔隙率、高气体透过率和高热收缩变形温度,具有出色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适合作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115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3164.2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领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聚丙烯混合物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是将线形聚丙烯树脂与长链支化聚丙烯树脂按一定比例熔融共混,经小型流延设备熔融挤出和快速拉伸后得到硬弹性聚丙烯基膜,再将此基膜进行热处理,并分别进行低温拉伸和高温拉伸,最后再经过热定型而得到聚丙烯微孔膜。本发明制备的硬弹性聚丙烯基膜能在较快拉伸速率下拉伸致孔,使得制备微孔膜时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制备的微孔膜在具有高孔隙率和透气率的同时,还具有均匀的孔分布和孔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隔膜应用时具有更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468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3455.0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金刚烷类的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在齿科修复应用。属于一类聚合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在齿科修复应用。其通式如下图所示,式中,m=0-6,n=0-6。制备方法是以二羟基金刚烷及其衍生物为原料,与邻苯二甲酸酐衍生物开环反应,得到二羧基的产物再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开环反应,得到具有光聚合活性的牙科修复树脂。这类树脂含有金刚烷的结构,赋予树脂具有高的反应活性,良好的机械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