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1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29220.7

    申请日:2010-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H01M4/505 H01M4/621 H01M4/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输出特性、循环特性及安全性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叠层在所述集电体上,且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及粘合剂而形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锰,其中,所述粘合剂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结构单元、具有酸成分的乙烯基单体结构单元、α,β-不饱和腈单体结构单元及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结构单元,在粘合剂中,所述具有酸成分的乙烯基单体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为1.0~3.0质量%,作为所述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结构单元,含有丙烯酸烯丙酯结构单元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结构单元。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6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980138872.1

    申请日:2009-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H01M4/139 H01M4/62 H01M10/052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一种设置在能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表面的多孔性保护膜,该多孔膜通过提高多孔膜表层部无机填料的保持性,能够减少卷取时附着在辊上的附着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层压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上的多孔膜用浆料以及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所述多孔膜用浆料含有粒径为5nm以上且为100nm以下的氧化物粒子、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聚合物以及溶剂,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为本发明的电极。

    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63035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80054112.5

    申请日:2010-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H01M2/145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其与现有的二次电池用多孔膜相比,输出特性及长期循环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合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中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其含有数均粒径为0.4μm以上且低于10μ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以上的聚合物粒子A、以及数均粒径为0.04μm以上且低于0.3μ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所述聚合物粒子B优选结晶度为40%以下、且主链结构为饱和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