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材料、电池电极用碳材料以及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4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0865.5

    申请日:2006-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20 H01M10/0525 Y10T428/2982

    Abstract: 通过将生焦炭等的在惰性气氛下从300℃加热到1000℃时的加热减量成分为5质量%~20质量%的碳原料粉碎,接着对粉碎了的碳原料进行石墨化处理,由此得到在较高地维持初次充放电时的初期效率和放电容量的状态下,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和平均粒径均小的物性,因此能够制作兼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流负荷特性的电极的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碳材料等的石墨材料。本发明的石墨材料,在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中D50%为2~91μm,比表面积为2~6m2/g,并且由具有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且实质上为单一组成的粒子构成。

    复合石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石墨粒子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34134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80157799.2

    申请日:2009-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20 H01M4/133 H01M4/1393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石墨粒子,其可用于具有高容量、良好充-放电特性和良好充-放电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中的负极;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复合石墨粒子的负极糊、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复合石墨粒子包含芯材和碳质表面层,所述芯材由层间距d(002)为0.337纳米或更小的石墨构成,其中通过拉曼光谱法测得的在1300至1400cm-1范围内的峰强度(ID)与在1580至1620cm-1范围内的峰强度(IG)之间的强度比ID/IG(R值)为0.01至0.1,在所述碳质表面中,通过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得的在1300至1400cm-1范围内的峰强度(ID)与在1580至1620cm-1范围内的峰强度(IG)之间的强度比ID/IG(R值)为0.2或更高;其中在将粒子与粘合剂混合并加压模制至1.55至1.65克/立方厘米的密度时,通过XRD对石墨晶体进行测量而获得的面(110)的峰强度(I110)与面(004)的峰强度(I004)之间的峰强度比I110/I004为0.2或更高。

    锂系二次电池用负极、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锂系二次电池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77931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102488.1

    申请日:200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系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其用途,所述锂系二次电池用负极含有可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活性物质(A)和粘合剂(B),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A)是以选自石油焦和煤焦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原料而得到的、平均粒径为1~30μm且真密度为1.90~2.00g/cm3的碳系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工序制成平均粒径为1~30μm且真密度为1.90~2.00g/cm3的碳系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工序包括:(a)将选自石油焦和煤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粉碎的工序,(b)调整粒度的工序,以及(c)在惰性气体氛围中900~1900℃下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