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231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1079237.9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层状石墨、氧化剂和酸液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可膨胀石墨,然后将所述可膨胀石墨在惰性气氛中并在携带有含氮化合物分子的水蒸气的存在下进行高温固相处理,且所述高温固相处理的温度不低于500℃,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尿素、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聚集体,并且这些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聚集体具有较高的电子导电性以及离子传输效率,这些性能的提升使得这种氮掺杂石墨烯聚集体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导电剂或者负极材料,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03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8764.7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层状石墨分散在溶剂中,然后使得到的分散液流经微型通道进行高压挤出处理,所述高压挤出处理的进料端压力比出料端压力高至少1MPa,得到石墨烯分散液。该方法不仅能够将层状石墨进行有效剥离,而且还能够提高石墨烯的生产效率,简单高效,对设备要求低,是大规模制备石墨烯的理想方法。此外,该方法无需通过使用超声探头震荡产生气穴作用实现剥离和分散,不会产生金属杂质,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PTC加热器及除霜器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9169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4065.2

    申请日:2015-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2225 B60S1/54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PTC加热器导致出风温度温差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C加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PTC加热条,相邻两个PTC加热条之间具有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间隙;所述PTC加热条上设置有多个PTC陶瓷片,所述多个PTC陶瓷片沿PTC加热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PTC加热条上,沿其长度方向,位于中间区域的PTC陶瓷片的额定工作温度低于边缘区域PTC陶瓷片的额定工作温度。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PTC加热器的除霜器。本发明提供的PTC加热器中,PTC加热条内采用不同额定工作温度的PTC陶瓷片,并且对不同额定工作温度的PTC陶瓷片进行合理分布,实现PTC加热器工作过程中,PTC加热器表面温度更均一,温差更小。

    一种PTC电热元件、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51746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215412.8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C电热元件,包括PTC加热组件、设于PTC加热组件外侧的两个电极板、以及设于电极板外侧的绝缘层;所述两个电极板中至少一个电极板为楔形板,所述楔形板朝向PTC加热组件的内侧面为竖直面,朝向绝缘层的外侧面为斜面。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这种PTC电热元件制作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导热槽为楔形槽,其至少一侧面为斜面,PTC电热元件安装在楔形槽中并与楔形槽相适配。本发明的PTC电热元件的至少一个电极板为楔形板,使得所述PTC电热元件不需要借助固定件即可稳固地安装于导热槽中,PTC电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均可直接通过导热槽传递到循环腔中的介质,热量损失较小。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辅助加热装置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1829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441894.4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若干导热槽、及保持在导热槽中的PTC加热单元,壳体内、导热槽外的腔体为用于容纳介质的循环腔,介质流动通过该循环腔;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侧设有导电电极的PTC元件,及安装于PTC元件导电电极处的电极板;PTC元件与电极板之间夹设有具有弹性的导电聚合物层,导电聚合物层包括聚合物及与聚合物复合的导电材料。导电聚合物层能够填补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微小空隙,使得热量不损失,制热速度快;显著降低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使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界面处导热充分,热量不易聚集在界面处,材料的老化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提高长时间使用可靠性。

    一种除霜器及电动车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839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4826.9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霜器及电动车,该除霜器包括除霜器壳体,位于除霜器壳体内的鼓风机、风道、加热装置,及位于除霜器壳体表面的出风口;所述鼓风机的表面包括鼓风口,所述鼓风机中的风通过鼓风口吹出;所述风道位于鼓风口与加热装置之间,所述鼓风口吹出的风通过风道吹到加热装置的一侧表面,后通过加热装置的另一相对的侧表面散热,于出风口散出;所述风道中设有扇片,所述扇片与设有鼓风口的鼓风机的表面间具有角度,能够改变鼓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出风口的风速和出风温度比较均匀,同时能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5425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42341.0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及数个PTC电热元件,壳体形成有数个导热槽、用于容纳介质并供介质流通的循环腔,循环腔相对于所述导热槽密封设置;其中,PTC电热元件包括PTC加热组件,设于PTC加热组件两侧的第一、第二电极组件,以及设于第一、第二电极组件外侧的绝缘层;第一、第二电极组件包括固定电极,第一电极组件和/或第二电极组件的固定电极为梯形电极,梯形电极朝向PTC加热组件的内侧面为竖直面,朝向绝缘层的外侧面为斜面;导热槽为梯形槽,其至少一侧面为斜面,PTC电热元件安装在所述梯形槽中并与所述梯形槽相适配。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这种电加热装置的电动车。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的PTC电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均可直接通过导热槽传递到循环腔中的介质,热量损失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