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烟囱效应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8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87108.8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超高层建筑包括多个楼层、以及贯通各楼层的竖井,各楼层包括多个房间,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风管,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第一风管的上端设有第一风口,第一风口与超高层建筑上方的空气连通;节能设备,包括多个产热装置,以及与各产热装置耦合的换热风管,换热风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风管的下端连通;第二风管,竖向布置于竖井内,且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第二风管的下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二风管的上端为盲端;多根换气管,一端与第二风管连通,另一端设有位于房间内的第二风口。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烟囱效应的超高层建筑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更加节能、安全和卫生。

    超重力离心机的温控系统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989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25050.9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重力离心机的温控系统,超重力离心机包括相互配合的旋转部和驱动部,温控系统包括装有旋转部且封闭设置的工作室、喷雾冷却装置、室内冷却装置和室壁冷却装置。喷雾冷却装置用于以喷雾方式调节工作室的室内温度。室内冷却装置包括与工作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并构成第一冷却回路的换热单元;进风口比出风口更靠近旋转部的旋转轴线,且第一冷却回路内的气流依靠进风口、出风口两处的压力差驱动循环。室壁冷却装置包括布置在工作室的室壁内的冷却通道,以及与冷却通道连通并构成第二冷却回路的制冷单元。本申请提供的超重力离心机的温控系统,能够适用于超重力离心机,防止超重力离心机过热。

    多功能集成式建筑物表皮系统及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3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9698.7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式建筑物表皮系统及通风方法,其中,建筑物表皮系统,包括:多根支撑柱,安装于建筑物的外立面,所述支撑柱内具有容纳空气流通的风道,各支撑柱内的风道与建筑物内通风系统的风道相连通;多块太阳能集热板,角度可调地安装于相应的支撑柱上,太阳能集热板用于加热所述支撑柱以推动支撑柱内的空气流动;多个采光器,安装在相应的支撑柱上,所述采光器通过导光管与建筑物内的照明装置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集成式建筑物表皮系统,同时实现遮阳、照明、通风以及太阳能光热利用,可以实现冬季和夏季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通风,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928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224990.6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超重力离心机包括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子以及罩设在转子外的换热室,制冷系统包括液冷装置和蒸发冷却装置;液冷装置包括制冷源以及相应的冷却液循环管路,冷却液循环管路从换热室的室壁内穿过以进行热交换;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带有与换热室室内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循环管路,冷却液循环管路与气体循环管路通过冷凝装置热耦合,接入气体循环管路并用于收集冷凝液的储液器,和喷雾管路。喷雾管路包括接入储液器的吸液口,以及安装在换热室室内且与吸液口连通的喷雾头。本申请提供的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能够及时降低超重力离心机的温度,保证超重力离心机的稳定运行。

    一种BIPV系统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6723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078803.3

    申请日:2022-01-24

    Inventor: 杨毅 毛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PV系统,包括压型金属屋面和设置在压型金属屋面上的光伏板,所述压型金属屋面上具有间隔布置的支撑棱条,所述光伏板通过边框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棱条上;所述边框紧固件包括边框主体,所述边框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光伏板的端部伸入的紧固槽,边框主体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嵌套在所述支撑棱条上的支耳。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大多数BIPV系统防水性能不足,不方便安装、拆卸,抗风揭能力不足的缺点,并为后续数字化智能光伏系统提供条件。

    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92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4990.6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超重力离心机包括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子以及罩设在转子外的换热室,制冷系统包括液冷装置和蒸发冷却装置;液冷装置包括制冷源以及相应的冷却液循环管路,冷却液循环管路从换热室的室壁内穿过以进行热交换;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带有与换热室室内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循环管路,冷却液循环管路与气体循环管路通过冷凝装置热耦合,接入气体循环管路并用于收集冷凝液的储液器,和喷雾管路。喷雾管路包括接入储液器的吸液口,以及安装在换热室室内且与吸液口连通的喷雾头。本申请提供的超重力离心机的制冷系统,能够及时降低超重力离心机的温度,保证超重力离心机的稳定运行。

    基于烟囱效应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8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87108.8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超高层建筑包括多个楼层、以及贯通各楼层的竖井,各楼层包括多个房间,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风管,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第一风管的上端设有第一风口,第一风口与超高层建筑上方的空气连通;节能设备,包括多个产热装置,以及与各产热装置耦合的换热风管,换热风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风管的下端连通;第二风管,竖向布置于竖井内,且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第二风管的下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二风管的上端为盲端;多根换气管,一端与第二风管连通,另一端设有位于房间内的第二风口。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烟囱效应的超高层建筑的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以及通风方法,更加节能、安全和卫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