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27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06333.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自走式全幅起苗收获机,其包括机架(20)和行走装置(12)、挖掘装置(2)、输送装置(4)、限深轮(18)、筛选装置(8)和收集装置(22);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装置侧板、输送链板(15)、第一振动轮(30)、齿式碎土辊(3)、支撑架(7)、支撑架(16)、滚动扒土辊(1)和二级齿式碎土辊(5);限深轮(18)转动连接在左输送装置侧板和右输送装置侧板的前端;筛选装置(8)包括筛选装置侧板、筛选链板(21)、第二振动轮(14)和去土机构;收集装置(22)位于筛选链板(21)的出料终端。本发明的收获机能够适应麦冬的生长特性,满足麦冬的收获要求,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329528.8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异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增高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及专用质粒。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培育异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增高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编码蛋白质A的核酸分子、编码蛋白质B的核酸分子和编码蛋白质C的核酸分子,得到异黄酮和/或缩合单宁的含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的转基因植物。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转基因植物的异黄酮和/或缩合单宁含量增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27608.9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29 , C12N15/63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水稻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是培育提前开花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降低受体植物中FRRP1表达得到开花时间早于所述受体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FRRP1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b)将SEQ ID No.2中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开花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可用于水稻早熟新品种创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43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1216.1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N9/00 , C12N15/52 , C12N15/63 , C12N1/21 , C12N1/19 , C12N1/15 , C12N1/13 , C12N5/10 , C12N15/84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3 , C12N15/8261 , C12Y603/02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玉米的与生育期相关的蛋白ZmHUB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ZmHUB2,是如下蛋白质:a)由序列表中序列2第754-828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c)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序列2第754-828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下述至少一种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1)泛素连接酶;2)与植物生育期相关。ZmHUB2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降低ZmHUB2表达的转基因玉米在整个生育期过程中,都比未转基因玉米提前,生育期平均提前10天左右,降低ZmHUB2表达的转基因玉米植株与未转基因玉米相比株高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果穗数确有显著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305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6277.6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培育高含硫氨基酸的转基因苜蓿的方法及其专用材料。本发明的培育氨基酸含量改变的转基因苜蓿的方法,包括向受体苜蓿中导入天冬氨酸激酶编码基因和腺苷硫酸还原酶编码基因,得到氨基酸含量改变的转基因苜蓿;所述天冬氨酸激酶是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第65-512位所示的蛋白质;所述腺苷硫酸还原酶是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第65-330位所示的蛋白质。本发明培育的氨基酸含量改变的转基因苜蓿的甲硫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受体苜蓿——未转化保定苜蓿(野生型),是野生型的1.5倍;转pCAMBIAK-APR株系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是野生型的1.2倍,转pCAMBIAK-APR株系的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是野生型的1.4倍;转pCAMBIAK-APR株系的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是野生型的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217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237906.4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组合及其应用。该载体组合,由载体A和载体B组成;所述载体A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依次串连的一个T-DNA末端序列、多克隆位点序列和特异重组位点序列;所述载体B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依次串连的特异重组位点序列、多克隆位点序列和一个T-DNA末端序列。本发明的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组合的大小缩减至最小,质粒的拷贝数,稳定性和转化效率都有所增加。在保证转化效率不显著降低的条件下,质粒越小,可容纳的外源DNA的区段就越长,非常有利于实验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217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237906.4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组合及其应用。该载体组合,由载体A和载体B组成;所述载体A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依次串连的一个T-DNA末端序列、多克隆位点序列和特异重组位点序列;所述载体B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依次串连的特异重组位点序列、多克隆位点序列和一个T-DNA末端序列。本发明的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组合的大小缩减至最小,质粒的拷贝数,稳定性和转化效率都有所增加。在保证转化效率不显著降低的条件下,质粒越小,可容纳的外源DNA的区段就越长,非常有利于实验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52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89268.3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63 , C12N1/15 , C12N1/19 , C12N1/21 , C12N5/10 , C12N15/11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MtCAS31,来源于截型苜蓿A17(Medicago truncatula),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筛选到一个脱水素基因MtCAS31对于培育耐盐、耐干旱的转基因豆科作物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8576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9547.9
申请日:2010-07-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MtMYB在培育耐逆植物中的应用。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MtMYB或其编码基因可用于培育耐逆植物,所述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MtMYB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MtMYB的编码基因参与截型苜蓿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应答反应,将该基因导入出发植物,可以得到耐逆性显著高于出发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对于培育耐盐、耐干旱的转基因豆科作物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933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03126399.2
申请日:2003-09-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高羊茅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高羊茅成熟种子做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在经改良的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然后,将带有体细胞胚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愈伤组织继续分化形成根和芽的完整再生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高羊茅植株再生全程。本方法对大多数高羊茅品种的再生有普遍的适应性,获得高羊茅再生植株的频率高,培养周期短,适宜于高羊茅遗传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