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常温氧化去除CO性能的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367040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71888.2

    申请日:2008-10-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常温氧化去除CO性能的技术,它是将可见光作用在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表面,通过纳米Au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提高催化剂氧化CO的性能。本发明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可见光源后,纳米Au粒子表面在可见光作用下可产生等离子体共振吸收,进而促进Au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活性和稳定性。不仅如此,光的引入还可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温度而提高催化剂的热催化活性。本发明操作工艺简便,可见光源可利用自然光、太阳光及人工可见光源,适用于去除CO的多种场合。

    表面涂覆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层的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527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018802.0

    申请日:2006-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涂覆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层的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先在二氧化钛溶胶中加入贵金属组分中的一种获得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溶胶;接着采用提拉或浸渍或喷涂技术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溶胶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制备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纳米薄膜;最后通过等离子体射频工艺使涂覆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纳米薄膜成为透明的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获得表面涂覆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层的人工晶状体。本发明可制备出表面涂覆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的人工晶状体,该人工晶状体在植入摘除白内障后的晶状体囊袋内后,可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和氧化作用来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等离子体反应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143335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09641.3

    申请日:2007-10-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具有综合去除多种不同性质的挥发性污染物,同时减少NOX含量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催化剂为纯ZSM-5分子筛或以工业商品级ZSM-5分子筛作为载体,负载上Cu、Ag、Ga、Co等活性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成型后作为放电载体(填充物)直接填充在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使用。与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其他类型的装填介质或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不仅可以降低NOX等副产物的含量,还具有良好去除多种具体不同性质挥发性污染物的能力。而与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通过添加还原性气氛减少NOX副产物产生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催化剂使用工艺简单,不需要额外的附加装置及指定气氛,避免了新污染物的产生。

    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ZnO和ZnS的原位合成及其同步负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377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009146.2

    申请日:2007-06-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ZnO和ZnS的原位合成及其同步负载方法,包括Nafion膜的预处理,其特征在于:通过离子交换将Zn2+引入已经预处理好的Nafion膜中,然后将Nafion膜浸入硫化钠水溶液中,室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形成ZnO和ZnS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本发明方法极大的简化了光催化剂合成负载工艺,有工业推广应用意义。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ZnO/ZnS能高效地进行光催化反应,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液相反应体系中可以方便地进行分离处理,光催化剂再生能力强,重复利用效率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金属基材表面光催化膜的电泳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2182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02878.0

    申请日:2003-0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金属表面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在具有一定含量的二氧化钛溶胶或含二氧化钛的二元或多元复合氧化物溶胶的电泳液中,将经过前处理的金属基体作为阴极,而以石墨、铝、不锈钢及惰性金属为阳极,在一定的电压下通过电泳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钛膜,进而通过干燥、焙烧处理固定在金属表面。本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附着强度高,膜层均匀、厚度可控,晶型稳定,因而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本方法处理的金属材料表面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抗菌、防霉、防污、防锈和减少氮氧化物等多种光催化功能,可广泛应用于钢铁桥梁、铝合金门窗等建筑材料行业。

    一种NO氧化物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069783.5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O氧化物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将Pd纳米粒子负载在具有可见光吸收的Fe改性的TiO2半导体载体上,制得所述负载型Pd催化剂。通过在装有负载型Pd催化剂的催化转化器中引入柔性LED灯带,利用光热耦合作用不仅实现了在低温下高效催化去除CO和NO,同时可产生高附加值的NH3。与常规的热催化反应相比,此光热耦合方法可大大降低脱硝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而且显著减少了传统合成氨反应所需的能耗。此外,反应过程产生的NH3也有助于下游NH3‑SCR反应的进行,可进一步减少氨水或尿素等喷淋原料的使用。该方法技术在尾气的脱硝净化以及新型合成氨催化体系的开发利用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