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和阳极

    公开(公告)号:CN10174081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2010.9

    申请日:2009-11-13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获得优异循环特性和优异膨胀特性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阴极、阳极和电解液。该电解液浸含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提供的分隔体中。阳极活性材料层包含具有硅作为组元的晶态阳极活性材料。阳极活性材料层具有其中阳极集流体表面涂有阳极活性材料的涂覆部、和其中阳极集流体表面未涂有阳极活性材料而暴露的未涂覆部。因而,阳极活性材料的物理性能几乎不随工作时间而劣化。另外,在充电和放电时,阳极活性材料层几乎不膨胀和收缩,且因此阳极集流体几乎不变形。

    负极、其制造方法及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486001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35572.6

    申请日:2006-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H01M2/22 H01M2/32 H01M4/134 H01M4/661

    Abstract: 提供了可改善活性材料层和负极引线之间的接触特性并可防止电阻增加的负极、制造该负极的方法、和包括该负极的电池。包含硅作为构成元素的活性材料层设置在集电体上。负极引线结合到该活性材料层。在该负极引线和该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结合区域的至少部分是由铜或含铜合金制成。由此,即使该负极引线结合到该活性材料层,也可防止电阻增加。负极引线可由铜或含铜合金制成。另外,由铜或含铜合金制成的包覆层可设置在基材的表面上。

    负极及电池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0896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126878.0

    申请日:200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H01M4/134 H01M4/70 H01M10/052 H01M10/0565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循环特性的负极和使用其的电池。在负极集电体上提供包含Si的负极活性材料层。通过在具有粗糙度分布十点高度Rz1为2.0μm或更小的基底材料上提供凸出部使负极集电体粗糙化。通过从负极集电体的粗糙度分布十点高度Rz2中减去基底材料的粗糙度分布十点高度Rz1得到的差的值Rz2-Rz1为0.2μm-5.1μm。从而,即使当负极活性材料层由于充电和放电而膨胀和收缩时,也可防止负极集电体的破裂、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脱落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