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61978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91758.0
申请日:2007-04-09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Abstract: 吸收性物品(1),其具备具有吸收层(11)和防漏层(12)的吸收性主体(10),并实质上呈纵长形状,其中,在吸收性主体(10)的肌肤接触面一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设置有一对侧面防漏部(5、5),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由具有凹凸的膨松的无纺布(50)形成,无纺布(50)按照具有所述凹凸的面(50a、50a’)彼此相对的方式重叠成2层,相对的面(50a、50a’)中,一个面中的凸部与另一个面中的凸部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03549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80033657.7
申请日:2005-10-12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7/02 , A61F13/15731 , A61F13/51104 , A61F13/5116 , A61F2013/15422 , A61F2013/1543 , A61F2013/15487 , A61F2013/51178 , B32B3/28 , B32B5/022 , B32B5/26 , B32B7/045 , B32B2250/20 , B32B2262/0253 , B32B2262/0261 , B32B2262/0284 , B32B2262/04 , B32B2262/12 , B32B2307/72 , B32B2307/726 , B32B2307/728 , B32B2555/02 , D04H1/559 , Y10T442/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面片材,其为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的正面片材,其中,相互层叠的第1无纺布(1)和第2无纺布(2)局部地热熔融粘合而形成热熔融粘合部(4)。第1无纺布(1)的热熔融粘合部(4)以外的部分形成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凸部(5),凸部(5)在正面片材的面方向的一个方向(X方向)以及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不连续地大量形成。在各凸部(5)的内部填充有短纤维(3),热熔融粘合部(4)中基本不存在短纤维(3)。正面片材的各凸部(5)部分的纤维密度的关系为:第1无纺布(1)<短纤维(3)<第2无纺布(2)。
-
公开(公告)号:CN1981724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72710.8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 A61F13/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其由具有配置于肌肤侧的上层(21)和配置于吸收体侧的下层(22)的层叠无纺布构成,且具有将上层(21)和下层(22)压缩为一体而形成的多个片压缩部分(23)、和位于片压缩部分之间并只由下层(22)压缩而形成的下层压缩部分(24),下层(22)由不含热收缩性纤维的纤维层构成,下层(22)中片压缩部分(23)和下层压缩部分(24)以外的部分(29)的最小密度至少为上述(21)中片压缩部分(23)以外的部分(28)的最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839777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061.2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7 , A61F13/551
Abstract: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其是将在主体(5)的非皮肤接触面上具有粘合剂层(51)的吸收性物品(1)与包装材料(9)一起在长度方向上折叠,并密封该包装材料的规定位置而形成的,粘合剂层(51)的至少一部分被穿戴辅助片材(8)以可以剥离的状态覆盖,在将吸收性物品(1)配置在内裤等穿戴件的肌肤相对面上的状态下,通过拉起穿戴辅助片材(8),可以将穿戴辅助片材(8)从粘合剂层(51)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234333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10115652.1
申请日:2003-11-1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4 , A61F13/538 , A61F2013/530167 , A61F2013/530496 , D04H1/50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1)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11)、合成树脂制的卷曲成线圈状的所述纤维(12)和10~30重量%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吸收体(4)。卷曲成线圈状的所述纤维(12)将亲水性纤维(11)和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卷入至其线圈内从而形成许多纤维复合体,该纤维复合体基本上均匀地分散在吸收体(4)中。吸收体4还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13),卷曲成线圈状的所述纤维(12)也将粒子(13)的一部分卷入至其线圈内。
-
公开(公告)号:CN1628625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102213.1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用卫生巾或失禁尿垫等吸收人的体液或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透液性的表面薄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薄片(3)及夹在上述两薄片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实质上形成纵长形状。表面薄片(2)含有伸缩性纤维。吸收性物品(1),在排泄部对置部(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D),具有将表面薄片(2)及吸收体(4)一体压缩而形成的非连续的压接部(7),并且,吸收性物品(1),在中央区域(D)的两侧,分别具有连续接合表面薄片(2)和吸收体(4)的接合部(8)。
-
公开(公告)号:CN1530085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28483.2
申请日:2004-03-12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1 , A61F13/511 , D04H1/50
Abstract: 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由包含呈立体卷曲状态的纤维和热熔融粘合纤维、而且形成许多开孔(2)的无纺布构成。开孔(2)是一种具有从该无纺布的上面向下面延伸出来的由该无纺布包围而形成的导液管(8)的立体开孔。导液管(8)的至少内表面上存在由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融固化形成的膜化区域,同时在该膜化区域上的导液管(8)厚度方向内部不膜化,而具有透液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1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0980148177.3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751 , A61F13/4704 , A61F13/47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卫生巾(1)为具备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配置于这两个片材(2、3)间的吸收体(4)的纵长的物品。生理用卫生巾(1)在排泄部区域(A)的正面片材(2)及吸收体(4)的两侧部(2b、4b),形成有俯视时向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一对内侧槽(71),在一对内侧槽(71)各自的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的正面片材(2)及吸收体(4)上,形成有俯视时向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一对外侧槽(72)。生理用卫生巾(1)其外侧槽(72)的长度比内侧槽(71)的长度更长,内侧槽(71)的凸状的顶部(71a)配置于外侧槽(72)的长度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732136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0910206417.2
申请日:2009-11-12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33 , A61F13/4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其中,在吸收体(1)上具有朝着与肌肤接触的表面一侧隆起而形成的前方中高吸收部(1a)和后方中高吸收部(1b),在所述两个中高吸收部之间的吸收体部分上设置有刚性区域(9),该刚性区域(9)被构成为含有凹陷部(19)的区域,所述凹陷部(19)是通过将正面片材(2)和所述吸收体(1)压缩接合而形成的,并且,当沿着宽度方向划一条贯穿所述刚性区域(9)的线时,必定有所述凹陷部(19)的任一部分存在于所述线(k1)上,所述吸收性物品(10)是以所述刚性区域(9)的位置为折叠位置来进行折叠的。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其中,在吸收体(1)上具有朝着穿戴者的肌肤侧隆起的前方中高吸收部(1a)和后方中高吸收部(1b),所述两个中高吸收部隔着分离区域(r)分开地配置于穿戴者的前方腹侧和后方背侧,所述吸收性物品(10)在位于所述分离区域(r)的弯折位置(k1)处被折叠,在该被折叠的状态下,所述后方中高吸收部(1b)的全部或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分离区域(r)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81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9825.4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5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布,包含由第一树脂成分和熔点比其高的第二树脂成分构成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所述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彼此接触的部分形成纤维熔接部,其中,该无纺布具备具有所述热熔接性复合纤维以并列状态固定化的部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的纤维以并列状态固定化的部位数相对于所述纤维熔接部的个数的比例即百分率为5~30%。第一面的所述比例即百分率优选比第二面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