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2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83156.8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D06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染色方法,包括在待染物需要染某种颜色的部位涂抹第一化学试剂的步骤,在待染物不需要染该种颜色的部位涂抹第二化学试剂的步骤,以及涂抹了两个化学试剂之后用染液对待染物进行染色的步骤;其中,第一化学试剂能够和用于染该种颜色的染液发生反应,或者能够溶解在用于染该种颜色的染液中;第二化学试剂既不能和用于染该种颜色的染液发生反应,又不能溶解在用于染该种颜色的染液中。本发明仅仅通过对待染物不同部位涂抹不同化学试剂就能够实现分区染色,无需对染轴、循环泵等机械结构进行改进,也无需复杂的控制过程,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此外,本发明染色效果更加灵活、自然,能够实现染色产品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728396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53083.0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18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37/02 , B32B37/14 ,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8 , B32B5/022 , B32B27/12 , B32B27/18 , B32B27/304 , B32B37/02 , B32B37/14 , B32B2250/24 , B32B2262/0238 , B32B2262/0276 , B32B2307/5825 , D01D5/003 , D01D5/0069 , D01D5/0076 , D01D5/0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撕裂性能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作为溶剂,称取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作为溶质,加入溶剂以配制浓度为8wt%-10wt%纺丝溶液,称取相对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质量0.25wt%-1.5wt%的二氧化硅添加于配制好的纺丝溶液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用超声波震荡分散,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聚酯熔喷非织造布上进行纺丝后制得具有抗撕裂性能的非织造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最适宜的原料配比和制备条件,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提高非织造材料抗撕裂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
-
公开(公告)号:CN1066208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9438.4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26 , A61L15/18 , A61L15/28 , A61L15/40 , A61L15/46 , D04H1/4382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抗菌纳米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乳酸溶于有机溶剂,得到浓度为6wt%‑10wt%的聚乳酸溶液;将壳聚糖溶于酸,得到质量分数为2wt%‑5wt%的壳聚糖溶液;混合聚乳酸溶液与壳聚糖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云南白药和银盐,避光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静电纺丝溶液;将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医用抗菌纳米敷料。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级别的载药纳米纤维膜,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乳酸和本身具有杀菌性能壳聚糖作为基础材料,以云南白药和银作为添加成分,结合四者的优势,提供了一种疗效更好的新型医用纳米抗菌敷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2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97147.9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可调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高压供电装置、接收板以及接地电源线,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给料桶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探测料桶中纺丝溶液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气流泵、冷热气流转换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小的加热单元,每一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通过一电路控制装置控制。本发明通过用冷热气流转换器将冷气流转换成热气流,然后再通过加热装置对热气流进行加热,利用加热的热气流对料桶整体均匀加热,并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有利于方便快捷的调节料桶中纺丝溶液的温度,通过控制纺丝溶液的温度来调节纺丝液的粘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11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151102.9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将三氯甲烷和异丙醇按质量比为9:1的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作为溶剂;将12%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2%云南白药溶解于混合液中并将盛有混合液的容器密封;将溶液温度调节在25℃,恒温并磁力搅拌3-6小时直至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55%-80%的条件下,将得到的均一透明的聚合物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接收板和喷丝头之间的距离为10-20cm,电压为8-15kv,流速为1.5-8ml/h,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无需后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纳米多孔材料。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提供了最适宜制备纳米多孔材料的原料配比和实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300123.1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多管气泡纺丝装置,其包括用以贮存聚合物溶液的贮液桶、高压供电装置、气泵、接收装置及与接收装置连接的接地电极,所述多管气泡纺丝装置还包括若干喷管、连接贮液桶与若干喷管的若干溶液导管以及连接气泵与若干喷管的若干导气管,所述高压供电装置的正极分出若干电极通入若干喷管中,所述高压供电装置的负极连接接收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喷管分别吹出单气泡,避免多个气泡互相影响,并通过多个喷管的合理排布,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气泡之间的影响,并可以使收集的纳米纤维膜更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803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28880.2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粒径为20nm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以质量比0.5%-2%的比例与水混合;然后磁力搅拌并加热到90℃,保持恒温2.5-3.5小时,直至得到均一透明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浓度为8-12%;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不高于40%的条件下,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溶液进行气泡静电纺丝,根据纺丝时间长短即可得到厚度不同且均匀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本发明过程操作简便,原材料易得,制备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性能稳定,能有效防护β、X、γ等射线并且轻薄、透气,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24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97327.7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多孔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高压供电装置、接收板以及接地电源线,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接收板加热装置、接收板温度探测装置及接收板温度调节装置,接收板加热装置分为多层,每一层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圈,所述加热圈的工作状态由一电路控制装置实现,所述纺丝区域为密闭的空间。本发明通过设置加热圈来对接收板进行加热,并通过设置接收板温度探测装置与接收板温度调节装置来实时观测并调节接收板的温度,进而控制电路控制装置启动的加热圈数量,保证接收板的温度,利于溶剂的挥发和多孔纤维的形成,同时将纺丝区域设计为密闭的空间,避免在纺丝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污染了实验室的空气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