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311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28355.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连续排气、间歇排渣带反冲洗的三相分离器,属于过滤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内水平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方是液固分离部分,液固分离部分的底部腔体内设有环形滤网,在滤网位置对应的筒体外壁上设有反冲洗机构和排液口;液固分离部分的下方设有间歇排渣机构。当环形滤网被堵塞时,即可通过反冲洗机构向筒体内部吹气,将环形滤网上的残渣吹掉,实现环形滤网的再生,保证了设备的连续运行,从而就可以实现连续排气。通过松动螺旋将固体残渣往下推动,再通过上下阀门的间断开启,控制料渣的间歇排放,料渣不会出现挤压团聚,有效避免了筒体内部的压力急剧增大的现象,设备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3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0167624.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气相产物的变压吸收分离系统,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器出口与换热器热流体侧入口连接,换热器热流体侧出口与三相分离器的入口连接,反应物料沿换热器冷流体侧进入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器,三相分离器的液相和固相出口接后续单元,气相出口接调压器的入口,调压器的出口接高压水吸收器一的入口,高压水吸收器一的气相出口依次经气路阀门一和气体减压阀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气路阀门二接高纯H管路,另一路经气路阀门三接深度分离器的入口,高压水吸收器一的液相出口经液体减压阀接CO2解析器的入口,CO2解析器的液相出口通过水路阀门一回接高压水吸收器一,本发明可在高压条件下实现气相产物逐级变压吸收分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347452.2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粉体的螺纹套筒式微通道回热器,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套叠的同轴的外套筒、螺纹套筒一、螺纹套筒二、绝热套筒、螺纹套筒三和内基体,外套筒与螺纹套筒一的外螺纹之间、螺纹套筒一的内螺纹与螺纹套筒二的外螺纹之间、螺纹套筒三的外螺纹与绝热套筒的内壁之间、螺纹套筒三的内螺纹与内基体的外螺纹之间依次形成螺旋流道一、二、三、四,螺旋流道一与三在底部连通,二和四在底部连通,螺旋流道一、二、三、四的顶端分别与冷流体入口、热流体出口、冷流体出口、热流体入口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反应后热流体的迅速降温、系统余热的回收利用和反应前驱流体物的快速预热升温,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系统循环效率、热经济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1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39751.3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15/04 , G01N21/82 , G01N21/01 , G05D23/19 , G01N1/10 , G01N1/20 , G01N1/28 , G01N1/34 , G01N1/42 , G01N1/38
Abstract: 一种亚/超临界水中无机盐结晶-沉积测试系统,包括:预热单元,用于分别预热水和盐溶液;测试单元,包括内置盘管的高压反应釜,预热后的水连接盘管入口,预热后的盐溶液连接高压反应釜入口,高压反应釜入口开在釜盖上,高压反应釜中位于入口末端设置有试样块,高压反应釜中还设置有搅拌器和温度计套管,釜盖上还设置有高压反应釜出口和压力计接口;反应后处理单元,包括连接高压反应釜出口的盐溶液过滤冷却降压取样管线和连接盘管出口的水冷却降压管线。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该系统的测试方法,能在线收集盐结晶的颗粒样品并测试不同壁面温度、不同湍流程度下的无机盐结晶沉积规律,进而掌握其行为规律,解决亚/超临界水氧化中的盐沉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45444.1
申请日:2020-05-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体的微通道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分布的分流顶盖、换热壳体以及底盖,分流顶盖上设置有冷流体二、一出口以及热流体入口和出口空腔;换热壳体内壁设置有外螺纹套筒,外螺纹套筒与外螺纹基体紧密嵌套,换热壳体与外螺纹套筒之间、外螺纹套筒与外螺纹基体之间分别形成冷流体螺纹通道、热流体螺纹通道,外螺纹基体内部分布若干冷流体直通道;底盖上设置有冷流体一、二入口以及热流体出口和入口空腔;本发明具有实现快速冷却和防止纳米颗粒团聚的功能,能够提高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效解决SCHS技术的防止团聚的问题,加速SCHS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68140.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物料储罐,提供超临界水处理原料;超临界水处理系统,以物料储罐提供的原料进行超临界水处理反应;微藻培养系统,以超临界水处理系统反应所得废气和废水进行微藻培养;微藻收集系统,收集微藻培养系统培养的微藻;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以微藻收集系统的浓缩液为原料进行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通过在各连接管路上设置阀门,在功能系统上设置控制仪表,本发明实现了对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的控制,不仅能高效捕集二氧化碳,也能充分利用超临界水处理系统的营养物质和盐类,在实现超临界水处理产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大幅降低超临界水处理和微藻培养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8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67651.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量回收及废水零排放的超临界水气化系统,包括: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单元,包括提质调浆罐、高压输送泵、浆料预热器和内热型气化反应器;气体分离单元,包括调温器、调压器和高压气体分离器;废料处理单元,包括高压气体分离器,废料增压泵,补热器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余能回用单元,包括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回热器,压能回收装置,调压器,高压三相分离器和流量分配器。本发明能够提高煤的成浆率进而增大其气化率和产氢率,同时充分利用系统剩余的热能、压能和水资源,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性,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有助于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428355.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11/08 , C02F11/121 , B01D29/94 , B01D29/64 , B01D3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连续排气、间歇排渣带反冲洗的三相分离器,属于过滤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内水平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方是液固分离部分,液固分离部分的底部腔体内设有环形滤网,在滤网位置对应的筒体外壁上设有反冲洗机构和排液口;液固分离部分的下方设有间歇排渣机构。当环形滤网被堵塞时,即可通过反冲洗机构向筒体内部吹气,将环形滤网上的残渣吹掉,实现环形滤网的再生,保证了设备的连续运行,从而就可以实现连续排气。通过松动螺旋将固体残渣往下推动,再通过上下阀门的间断开启,控制料渣的间歇排放,料渣不会出现挤压团聚,有效避免了筒体内部的压力急剧增大的现象,设备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399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238008.6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的污泥连续热水解膜式壁反应器,属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有上封头,底部设有下封头,上封头外安装有电机,筒体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底部固定在下封头上,上封头上设有污泥入口,下封头底部设有污泥出口;筒体内还设置有与筒体共轴且紧贴筒体侧壁的膜式壁换热器;转轴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贯穿膜式壁换热器腔体;在上封头上还设有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与膜式壁换热器连通。对污泥提供热量使其升温,发生热水解反应使粘度降低,解决背景技术中污泥输送、换热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因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SCWO连续处理高粘度污泥的系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