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N-杂环卡宾保护的高效纯蓝光铜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33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298297.X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N‑杂环卡宾保护的高效纯蓝光铜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所述手性团簇的化学式为C177H166.5Cu6F36N31.5P6(简写为:R/S‑Cu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该团簇在室温下具有和商用蓝色荧光粉基本一致的纯蓝色发光,最佳发射波长位置为456 nm,其量子产率高达70%,是一类稀缺的蓝色发光材料。且手性配体赋予整个团簇分子手性性质,手性结构以及强发光使其具有很强的手性发光特性。该团簇在室温具有较强的手性光学活性和溶解性,可以作为3D打印的手性油墨组分,用于3D打印宏观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Ag6团簇对映选择性光捕获系统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86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5524.8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化学和无机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g6团簇对映选择性光捕获系统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手性联萘衍生物自组装成螺旋纳米纤维,作为手性/能量的供体。以手性Ag6团簇作为手性/能量的受体。通过在供体的纳米纤维的孵化原液中引入手性Ag6团簇,共组装后,构建基于Ag6团簇的手性光捕获系统。通过供‑受体间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手性匹配性,供‑受体间发生了明显的手性/能量转移,显著提高了团簇的圆偏振发光glum值。供体能够对映选择性地与受体共组装实现基于团簇的高glum值杂化圆偏振发光材料的构建,得到高glum值白光圆偏振发光材料。通过调控同手性光捕获体系的荧光和圆偏振发光,可用于高级的三维信息加密。

    一种近红外发光的手性Cu6团簇材料及其在夜视成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63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073223.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发光的手性铜团簇材料及其在夜视成像中的应用,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该手性铜团簇对映体以手性配体(S/R)‑4‑异丙基噻唑烷‑2‑硫酮(简写为:R/S‑iptt)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合成得到。该对映体团簇的化学式为:C36H60Cu6N6S12,简写为:R/S‑CS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C2,S‑CS2:a=23.6472Å,b=16.7178Å,c=13.7830Å,α=90˚,β=96.039˚,γ=390˚,V=5418.6Å;R‑CS2:a=23.6598Å,b=16.7141Å,c=13.7523Å,α =90˚,β=95.994˚,γ =90˚,V=5408.6Å3。该材料在室温下具有短波的近红外发光,其发射波长为856 nm,荧光量子产率可以达到12%;其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可以达到260oC。可以作为近红外荧光粉材料制备近红外LED,实现夜视近红外光照明。

    一种手性N-杂环卡宾保护的高效纯蓝光铜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3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98297.X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N‑杂环卡宾保护的高效纯蓝光铜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所述手性团簇的化学式为C177H166.5Cu6F36N31.5P6(简写为:R/S‑Cu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该团簇在室温下具有和商用蓝色荧光粉基本一致的纯蓝色发光,最佳发射波长位置为456 nm,其量子产率高达70%,是一类稀缺的蓝色发光材料。且手性配体赋予整个团簇分子手性性质,手性结构以及强发光使其具有很强的手性发光特性。该团簇在室温具有较强的手性光学活性和溶解性,可以作为3D打印的手性油墨组分,用于3D打印宏观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多重响应圆偏振发光MOF-钙钛矿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62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08977.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响应圆偏振发光(CPL)手性稀土MOF‑钙钛矿晶态材料及其在信息加密和逻辑门方面的应用,属于手性科学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稀土MOF‑钙钛矿复合材料以手性稀土,BTC=均苯三甲酸)为主体框架,原位封装MAPbBr3纳米晶,通过两步法合成产量高,廉价易得,双发光中心的手性复合材料,简写为。室温下,该复合材料在不同的激发下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和CPL光谱。其中,主体手性稀土MOF框架通过主客体强的配位作用诱导钙钛矿纳米晶产生手性并且赋予该固态复合材料多重响应的圆偏振发光(CPL)开关性质。该复合材料廉价易得,稳定性高,可以应用于信息加密防伪和新型手性集成组合逻辑器件。

    一种高稳定黄色发光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9610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700061.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黄色发光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纳米银簇以手性配体(R)‑4‑异丙基噻唑烷‑2‑硫酮(D)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室温挥发一锅法合成产量高,纯黄色发光性能优越的手性银纳米团簇。该纳米银簇的化学式为:C36H60Ag6N6S12(简写为:Ag6D6),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该团簇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纯黄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为56%;其结构可以稳定到160℃,并且仍然保持发光;其手性结构以及强烈的发光性质赋予该团簇结构较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该银纳米团簇稳定性高,蓝色波段可激发出强的纯黄色荧光使其可以作为白光LED的黄光荧光粉。

    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03305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699089.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该手性纳米银簇对映体以手性配体(S/R)‑4‑苯基噻唑烷‑2‑硫酮(PL/PD)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室温挥发一锅法合成产量高,发光性能优越的手性银纳米团簇材料。该对映体团簇的化学式为:C54H48Ag6N6S12(简写为:Ag6PL6/PD6),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3。该团簇在室温下具有强烈的棕黄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高达97%,是目前已经报道的具有原子精确结构的银纳米团簇的最高量子产率;其结构可以稳定到160℃,并且仍然保持发光;其手性结构以及强烈的发光性质赋予该团簇结构较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该银纳米团簇具有手性结构,稳定性高、发光强、量子产率高等诸多优点,使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手性光学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复合型催化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9458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947908.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复合型催化剂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属复合催化剂和电催化氧还原及锌空气电池技术领域。该复合催化剂以氮磷双杂原子混配型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写为:Cu‑NPMOF)为前驱体,通过碳化、磷化后而得,用于高效电催化氧还原。在0.1 mol L‑1的氢氧化钾电解液中,该催化剂的氧还原半波电位为0.78 V,极限扩散电流为5.57 mA cm‑2。用所制备催化剂组装而成的锌空电池经过38 h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电压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所制备催化剂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圆偏振发光的铜(I)炔簇

    公开(公告)号:CN1104676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07631.7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圆偏振发光的铜(I)炔簇,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该手性纳米铜簇对映体以手性配体(R/S)-2-二苯基-羟甲基吡咯烷-1-丙炔(R/S-DPM)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室温挥发一锅法合成,产量高,发光性能优异。该对映体团簇的化学式为:C160H160P6Cu14F36O8(简写为:R/S-DPM-Cu14),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2121。该铜纳米团簇在室温下具有红色荧光;其手性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赋予该团簇较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这使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手性光学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铜纳米团簇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其随着不良溶剂含量的增加,荧光增强,并且实现了强烈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其荧光不对称因子达1.0×10-2,其聚集诱导发光性质,超小的尺寸和低毒性可以用于明亮的细胞成像。

    一种高稳定黄色发光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961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0061.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黄色发光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纳米银簇以手性配体(R)-4-异丙基噻唑烷-2-硫酮(D)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室温挥发一锅法合成产量高,纯黄色发光性能优越的手性银纳米团簇。该纳米银簇的化学式为:C36H60Ag6N6S12(简写为:Ag6D6),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该团簇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纯黄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为56%;其结构可以稳定到160℃,并且仍然保持发光;其手性结构以及强烈的发光性质赋予该团簇结构较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该银纳米团簇稳定性高,蓝色波段可激发出强的纯黄色荧光使其可以作为白光LED的黄光荧光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