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熔体处理方法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566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117279.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熔体处理方法。将配置好的镁合金材料放置在熔炼炉中熔化,之后进行精炼,精炼结束后使熔体进行静置;熔体处理之前,设置含电磁线圈组的电磁发生系统的脉冲电流、脉冲频率、脉冲形式和不同线圈所通电流相位差参数;将模具系统放置在具有冷却功能的电磁发生系统中,再将静置后的熔体转移至具有冷却控制装置的模具系统中,采用电磁线圈组对合金熔体进行处理;熔体处理结束后,先关闭电磁发生系统,待冷却控制装置使熔体凝固冷却后,关闭模具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取出铸锭。该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无污染、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可全过程处理,易移植工业化生产应用。

    一种镁合金熔体处理方法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566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117279.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熔体处理方法。将配置好的镁合金材料放置在熔炼炉中熔化,之后进行精炼,精炼结束后使熔体进行静置;熔体处理之前,设置含电磁线圈组的电磁发生系统的脉冲电流、脉冲频率、脉冲形式和不同线圈所通电流相位差参数;将模具系统放置在具有冷却功能的电磁发生系统中,再将静置后的熔体转移至具有冷却控制装置的模具系统中,采用电磁线圈组对合金熔体进行处理;熔体处理结束后,先关闭电磁发生系统,待冷却控制装置使熔体凝固冷却后,关闭模具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取出铸锭。该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无污染、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可全过程处理,易移植工业化生产应用。

    一种电磁半连续铸造装置及其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459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214270.6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半连续铸造装置及其铸造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坩埚熔炼炉、坩埚静置炉、控流机构、分流装置、电磁结晶器系统和立式半连续铸造机;所述的电磁结晶器系统为内置固定一组励磁线圈的金属内套结晶器系统,包括金属内套、冷却水腔、励磁线圈、供油系统、布油系统和保护气环。本发明通过调整电流的频率、占空比和平均电流强度的方法,在置于结晶器冷却水腔中的单一励磁线圈中形成独特波形的电流,进而以较小的电流强度在结晶器中形成所希望的强制对流或震荡效果,达到锭坯晶粒显著细化、柱状晶明显减小或消除以及降低宏观偏析和实现低应力铸造的技术效果。在相似的作用效果情况下,本发明的电磁结晶器系统体积为原来的1/3~1/2。

    一种工业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任务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85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42542.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5027 G06F9/5044 G06F9/5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业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任务分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采集节点资源利用率、采集效率、负载均衡、采集可靠性、异构采集节点等多重因素,建立基于仿真的初始采集节点个数优化模型和初始任务分配优化模型,根据各采集节点实际配置和使用情况,对工作的采集节点个数进行优化,提高了采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工业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各采集节点资源配置和资源使用情况不同条件下,既包含1:1冗余任务又包含非冗余任务的任务初始分配,满足了工业大数据环境下工业分布式数据采集对采集实时性、可靠性、资源有效利用等的需求。

    一种半连续铸造液穴熔体的电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5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14267.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5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连续铸造液穴熔体电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可控硅控制器、可控硅组件、电解电容组、IGBT控制器、IGBT组件、霍尔传感器、负载线圈、PLC核心组件和触摸屏主令元件;负载线圈置于结晶器冷却水腔中。结晶器包括加工有润滑油道的内套、水箱介板、排气孔、线圈定位上下夹板、负载线圈、外套、封水板和出水孔。本发明通过调节频率、占空比和平均电流强度大小等负载线圈参数,可以在负载线圈上获得具有不同波形特点的电流,进而获得相应感应电磁场,并在液穴熔体中形成相应形式的强制对流。本发明完全可解决轻合金半连续铸造坯料不能完全满足塑性变形工艺对铸造坯料晶粒尺寸和成分均匀性要求的问题。

    抑制镁合金锭坯开裂的半连续铸造结晶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808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472954.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抑制镁合金锭坯开裂的半连续铸造结晶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结晶器包括内套、保温层、冷却水箱、励磁线圈和结晶器外壳,保温层设置在内套的内壁的上方,或设置在外壁的上方,或同时设置在内壁和外壁的上方;内保温层嵌入内套并粘接在内壁上,外保温层嵌入内套并粘接在内套外壁上;使用方法为:(1)将引锭上升到结晶器内;(2)开启冷却水并在励磁线圈中通入交流电;(3)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的洛伦兹力对镁合金熔体进行搅拌;(4)当形成稳定的凝固壳后开启铸造机,将锭坯拉出结晶器。本发明设计的方法与设备合理,可有效的降低易裂合金锭坯及大规格扁坯和圆坯在半连续铸造过程中的裂纹倾向。

    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616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1134.7

    申请日:2015-02-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经细化剂处理后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延伸率。所述细化剂为石灰石、白云石和菱镁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钡、氟化钙、萤石和硼砂混和而成,其质量百分比为:35.0~60.0%的石灰石、白云石和菱镁石中的一种或多种,18.0~28.0%的氯化镁、16.0~24.0%的氯化钾、2.0%~4.0%的氯化钡、1.0~3.0%的氟化钙、2.0~5.0%的萤石粉、0.0~1.5%的硼砂。

    一种镁合金同水平多流连铸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49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21265.5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同水平多流连铸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导流管、分流箱、热顶结晶器、分流管、保护气体管、水箱和引锭块,导流管插入分流箱内,分流箱以及热顶结晶器固定于水箱上,分流箱和热顶结晶器之间通过分流管连接,保护气体管连接分流箱和热顶结晶器,引锭块设置在热顶结晶器的正下方。所述方法的工艺步骤为:(1)将引锭块伸入至热顶结晶器中对正,加热套通电,水箱中通入冷却水,以及保护气体管中通入保护气;(2)将镁合金熔体引入装置,以预定速度启动铸造机,开始铸造;(3)接近铸锭预定长度时,停止铸造。采用本发明的镁合金同水平多流连铸装置及方法制备的镁合金铸锭表面光洁,无裂纹,铸锭内部组织均匀,晶粒尺寸均匀细小。

    一种测量镁合金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8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44774.9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镁合金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镁合金板坯拟测温位置,在板坯铸模中的相应位置固定测温电偶;(2)向对开式板坯浇铸模内浇注精炼后的镁合金熔体,制成镶铸有测温电偶的铸坯;取出经均匀化处理和表面铣切后获得待轧制板坯;(3)将待轧制板坯置于设有辊道的加热炉中,将测温电偶与加热炉外的温度数据记录仪连接,温度数据记录仪与温度数据分析系统连接;轧制时实时检测并存储待轧制板坯的温度变化,获得温度-时间曲线。本发明达到了快速和准确测温的效果;易于捕捉到高速变形时坯料温度的变化行程;简化了试验操作,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影响。

    一种用于镁合金加锆的复合锆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5200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64960.5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加锆的复合锆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锆盐以KZrF5为基,按质量百分比,含有53%KZrF5,20~25%LiCl,5%~10%CaF2和12%~17%KCl,理论Zr含量为21.46%。将KZrF5与卤化物分别熔化,之后再掺混,并在加热到650~680℃时,将其浇铸到铁板上,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发明的复合锆盐。将本发明的复合锆盐分批加入到温度为700~730℃的镁合金熔体中,并充分搅拌,直至熔体表面不再冒火星为止。本发明的复合锆盐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成品价格不高,同时有较高的锆实收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