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532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0965.6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励磁电机弱磁控制方法,当电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电机进入恒功率区,此时采用弱磁算法进一步提高电机转速,具体方法为:忽略电枢电阻,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利用励磁电流削弱气隙磁通进行电机升速,据此分配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可以提高电机转矩输出能力。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混合励磁电机高速宽调速范围运行,同时有效提高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在电动汽车用轮毂式直驱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23036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161040.0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合励磁E形铁芯轴向磁场永磁无刷电机包括两个定子,永磁体(4),三相集中电枢绕组(6),单相集中励磁绕组(7)和转子(2)。每两个E形定子铁芯之间设有一个扇形永磁体,三相集中电枢线圈绕在两个定子齿上,励磁绕组绕在E形定子铁芯中间的齿上。使用电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提升了电机气隙磁场的调节与控制能力,有效拓宽了电机的调速范围,保证了该电机具有较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较高的功率密度;使用永磁体和电励磁绕组提供的两套励磁源,极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电机的容错运行;简单的转子结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电机的动态性能;该电机的轴向尺寸较小,很适合应用在严格要求薄型安装,如电动汽车用轮毂驱动电机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50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0810.7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隐极式混合励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混合励磁电机的分区控制策略为基础,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算法在不同运行区域计算定子磁链和励磁电流给定值。根据转矩和磁链给定值与各自反馈值的差值查询开关表选择电压矢量,控制PWM逆变器的开关状态,实现了混合励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本发明在保证混合励磁电机基本运行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混合励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算法,提高了电机转矩响应速度。相比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本发明在不同运行区间,根据最大转矩电流比算法计算定子磁链给定值,减小了电枢电流无功分量,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转矩输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9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01385.0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定子盘式混合励磁电机包括两个定子、永磁体、三相集中电枢绕组、单相集中励磁绕组和转子。定子与转子同轴安装,转子放于两个定子之间。永磁体、电枢绕组和电励磁绕组都位于定子,转子上既无永磁体又无绕组,结构简单。气隙磁场由电励磁绕组产生的电励磁磁场和永磁体产生的永磁磁场共同构成,通过改变电励磁电流实现气隙磁场的调节。结构上保留了盘式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紧凑、简单、适于高速运行的特点,无需额外增加电机体积就可以实现混合励磁功能,保证了该结构电机具有较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较高的功率密度。该电机的轴向尺寸较小,适合应用在严格要求薄型安装,如电动汽车用轮毂驱动电机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3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3243.9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励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根据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励磁绕组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利用滑膜观测器估算出电励磁绕组的反电势,通过反电势计算出转速和转子角度信息,最后将转速和角度带入驱动系统实现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本发明利用滑膜观测器对电励磁绕组中反电势进行估算,快速准确地得到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由于电励磁绕组中电流电压均为直流量,相比于传统定子反电势滑膜观测器,简化了观测器结构,减少了积分和电流反馈环节,可有效减少积累误差和处理器的运算量,在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1755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71916.1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单相两级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流控制方法,所述单相光伏发电系统为两级式结构,包括前级的BOOST升压电路环节和后级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环节;所述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环节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外环为直流母线电压环,内环为并网电流环,并引入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所述BOOST升压电路环节实现将光伏电池模块的电压上升到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同时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所述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环节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以及系统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同频同相。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单相两级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流控制方法,具有稳定性能优异、动态响应灵敏、低次谐波含量低、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35548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184545.1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6/18
Abstract: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平滑切换方法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在由外同步加速切换至自同步运行时存在切换时刻选择困难、切换过程中转子容易产生振动甚至失步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电机达到一定转速后,关断逆变器,电机利用惯性旋转,根据绕组端电压波形与导通相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最佳切换时刻,在切换完成后通过动态调整换相时间使得电动机尽快进入产生最大平均电磁转矩的最佳换相逻辑运行状态。本方法无需附加专门的硬件电路,原理清晰,实现简单,运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3368271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27328.2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定子盘式混合励磁电机包括两个定子、永磁体、三相集中电枢绕组、单相集中励磁绕组和转子。定子与转子同轴安装,转子放于两个定子之间。永磁体、电枢绕组和电励磁绕组都位于定子,转子上既无永磁体又无绕组,结构简单。气隙磁场由电励磁绕组产生的电励磁磁场和永磁体产生的永磁磁场共同构成,通过改变电励磁电流实现气隙磁场的调节。结构上保留了盘式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紧凑、简单、适于高速运行的特点,无需额外增加电机体积就可以实现混合励磁功能,保证了该结构电机具有较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较高的功率密度。该电机的轴向尺寸较小,适合应用在严格要求薄型安装,如电动汽车用轮毂驱动电机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202085046U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20201919.9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滑转矩输出的轴向磁场永磁无刷电机,属于轴向磁场永磁电机领域。该电机是一种双凸极电机,定、转子均为凸极结构,是由两个定子和一个转子(2)构成的双气隙永磁电机,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8)与转子(2)同轴安装,转子(2)夹放在两个定子之间,转子(2)和两个定子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隙,转子(2)上既无永磁体也无绕组、结构简单而可靠。每个定子都是由6个双齿U形定子铁芯(5)、6块永磁体(4)和6个线圈(3)组成,定子上的永磁体沿圆周方向交替充磁。在定子齿数相等的情况下,同样规格的电机中,采用该结构的电机对永磁体的需求量减少很多,这样生产该电机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和生产花费便得到了极大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3504375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39454.4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齿混合励磁盘式风力发电机,包括第一定子、转子以及第二定子,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分别由六个多齿U形定子铁心、六块永磁体、六个集中电枢线圈和六个集中励磁线圈组成,在每块永磁铁上轴向缠绕一个所述集中励磁线圈且所有集中励磁线圈依次顺序首尾串联形成单相集中励磁绕组,所述三相集中电枢绕组的各集中电枢线圈均横跨在多齿U形定子铁心的两个定子齿上,其中,第一定子六个集中电枢线圈中两两径向相对的两个集中电枢线圈与同一位置上第二定子六个集中电枢线圈中两两径向相对的两个集中电枢线圈串联形成三相电枢绕组中的一相。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非常适用于直驱式风力发电应用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