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17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915318.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来源于雷公藤的植物杀菌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杀菌剂包括97wt%~99wt%的雷公藤提取物和1wt%~3wt%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该杀菌剂能有效抑制棉花黄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病原孢子萌发,进而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为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物源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09716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44640.2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的黄萎病防治方法。本发明将耐病品种、微生物有机肥和诱抗剂联合使用,采用指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黄萎病病情指数低于30的棉花品种,所述微生物菌肥由菌株CEF08111发酵而成,施用量为4m3,基施;所述诱抗剂为一类外源的生物或非生物的、能诱导棉株对目标病害产生抗性的物质,使用方法为发病初期叶面喷施。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绿色、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特点,对棉花黄萎病具有协同增效控制作用,能显著减轻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44860.5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棉花抗黄萎病相关蛋白GhMAPK1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棉花抗黄萎病相关蛋白GhMAPK1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基因GhMAPK13的表达与棉花抗黄萎病呈正相关,可通过基因工程用于选育棉花抗病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72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510744233.7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具体地涉及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1313;CEF‑082的代谢产物对棉花黄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达100%,对分生孢子产量的抑制率为70.73%;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苗真叶初现时用CEF‑082培养滤液预接种棉花,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2.37%,将CEF‑082的玉米沙粒培养物按2%接入基质中再培育棉苗,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6.88%;与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枯草芽孢杆菌相比,防治效果平均提高30.7%;CEF‑082预接种棉花提高了防御相关基因β‑1,3‑glucanase、POD、PPO和PAL等的表达,从而增强了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降低了病原菌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73106.9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IPC: C12N1/14 , C12N1/02 , C12Q1/6895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的分离,具体涉及分离土壤中大丽轮枝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土壤样品预处理;制备选择性培养基;土壤样品水筛处理;土壤样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涂布、培养;单孢纯化;培养上述菌落。本发明的分离土壤中大丽轮枝菌的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分离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945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303412.6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长江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棉花枯萎病防治菌剂。所述菌剂包含蜡状芽孢杆菌YUPP-10,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141。YUPP-10菌剂对棉花枯萎病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其生产周期短,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06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64820.8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新疆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鸡粪沼液用于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应用及防治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滴灌和喷施在棉花上施用鸡粪沼液的步骤,并确定鸡粪沼液对棉花枯萎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发明为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8979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179156.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具体地涉及棉花的内生真菌CEF‑193及其应用。本发明从棉花的内生真菌入手,通过分离、筛选、鉴定、温室的生物测定,获得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诱导免疫作用的菌株CEF‑193(Acremonium alternatum),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02,CEF‑193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容易获得和培养,以利于工厂化生产和推广应用。室内抑菌试验表明,对黄萎病控制效果好,先接种CEF‑193,4天后接种大丽轮枝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4.1%,对黄萎病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与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枯草芽孢杆菌相比,防治效果提高40%左右,对人畜、昆虫和作物安全,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8652.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棉花黄萎病菌的鉴定,具体涉及一种鉴定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待测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单孢纯化;(2)对待测菌株进行生物测定;(3)利用特异引物对待测菌株进行分子检测;(4)落叶型黄萎病菌的评价。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选用特定的耐病品种为鉴别寄主,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当地情况采用当地的耐病品种,鉴别周期短,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72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44233.7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具体地涉及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1313;CEF-082的代谢产物对棉花黄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达100%,对分生孢子产量的抑制率为70.73%;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苗真叶初现时用CEF-082培养滤液预接种棉花,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2.37%,将CEF-082的玉米沙粒培养物按2%接入基质中再培育棉苗,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6.88%;与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枯草芽孢杆菌相比,防治效果平均提高30.7%;CEF-082预接种棉花提高了防御相关基因β-1,3-glucanase、POD、PPO和PAL等的表达,从而增强了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降低了病原菌的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