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25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175509.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捕集系统,所述碳捕集系统包括吸收塔、解析塔和循环装置,所述吸收塔用于利用半贫液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富液;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所述解析塔用于接收所述吸收塔产生的富液并对所述富液进行解析产生半贫液;所述循环装置分别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解析塔连通,所述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解析塔产生的半贫液循环回流至所述吸收塔。本发明实施例的碳捕集系统通过吸收塔、解析塔和循环装置的设置,利用半贫液对吸收塔内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形成富液,富液在解析塔中生成二氧化碳和半贫液,半贫液通过循环装置重新回到吸收塔内,缩短了捕集系统的流程,且无需设置半贫液再生装置将吸收剂再生为贫液,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和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3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027190.6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C10J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化炉气化效率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水蒸汽流量检测及控制装置与气化炉烧嘴的水蒸汽系统连接,氧气流量检测及控制装置与气化炉烧嘴的氧气系统连接,初始工况控制器分别与气化炉烧嘴的煤粉系统、水蒸汽系统和氧气系统连接,飞灰残碳在线检测装置和CO2在线检测装置设在气化炉废锅出口;水蒸汽流量检测及控制装置、氧气流量检测及控制装置、飞灰残碳在线检测装置和CO2在线检测装置分别与效率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控制气化炉热量平衡,控制气化温度,减少激冷气量,通过调节,控制气化炉CO和H2的比例,能够有效提高气化炉的气化效率,保证气化炉的高效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027186.X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阻力管式气化炉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气化炉本体内设有燃烧反应室,燃烧反应室上方设有反应室缩口,下方设有气化炉渣缩口,燃烧反应室内设有若干反应室烧嘴,反应室烧嘴连接有干煤粉系统、水蒸气系统和氧气系统;反应室缩口上方设有第一阻力管,第一阻力管上方设有第二阻力管,第一阻力管和第二阻力管的两端均分别与高压蒸汽系统和反应室烧嘴连接;气化炉本体上方设有激冷气喷嘴,激冷气喷嘴连接有激冷气系统。本发明能够增加气化炉内气流的扰动,增强反应室内的反应的程度,提高气化炉的效率,保证气化炉的高效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2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36604.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黑水输入管道、中压闪蒸罐、第一换热器、除氧器、真空闪蒸罐、排空管道、第一气水分离器及第二气水分离器;黑水输入管道与中压闪蒸罐的入口相连通,中压闪蒸罐的顶部出口经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第一气水分离器、除氧器及第一换热器的吸热侧后与外界的洗涤塔相连通;中压闪蒸罐的底部出口与真空闪蒸罐的入口相连通,真空闪蒸罐的顶部出口经第二换热器与第二气水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第二气水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排空管道相连通,该系统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就能够实现去除黑水中的粗合成气,同时还可以回收一部分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6364.9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化裂解气化炉,包括气化反应室烧嘴、气化炉壳体以及设置于气化炉壳体内的下降筒、气化反应室、煤裂解室及渣池;气化反应室、煤裂解室及渣池自上到下依次分布,下降筒的上端与煤裂解室的底部出口相连通,下降筒的下端插入于渣池内,气化炉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合成气出口,其中,合成气出口位于渣池与煤裂解室之间,气化反应室烧嘴插入于气化反应室内,该气化炉的成本较低,且产气量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0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6377.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激冷式气化炉,包括气化反应室烧嘴、合成气导管、气化炉壳体及合成气出口,气化炉壳体内自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渣池、气化反应室、激冷水槽及换热器,其中,气化反应室的顶部出口与合成气导管的一端相连通,合成气导管的另一端插入于激冷水槽内,换热器设置在激冷水槽上部,气化反应室的内壁为水冷壁,气化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合成气出口,气化反应室烧嘴插入于气化反应室内,该气化炉能够在冷却高温合成气的同时,实现合成气中显热的回收,减少激冷水的用量,即避免了能量浪费,又节约了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20370.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飞灰再循环系统的气化炉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煤气除灰器的入口与气化炉的废锅出口连接,煤气除灰器的底部出口与飞灰储罐连接,飞灰储罐和煤粉输送常压罐分别与煤粉输送变压罐连接,煤粉输送变压罐连接有冲压氮气进气管,煤粉输送变压罐与煤粉输送高压罐连接,煤粉输送高压罐连接至气化炉的烧嘴,煤粉输送高压罐连接有高压氮气进气管;飞灰煤粉调配系统分别与飞灰储罐和煤粉输送常压罐连接。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飞灰残碳,精确控制飞灰与煤的比例,同时,简化飞灰输送的流程,减少了磨煤机的损耗,充分利用了系统压力能,大大节约了飞灰循环成本及设备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19079.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0J3/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回收煤气的气化炉飞灰再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煤气除灰器分别与废锅出口和飞灰储罐连接,飞灰储罐与飞灰锁斗连接,飞灰锁斗与飞灰气提罐连接,飞灰锁斗和飞灰气提罐分别连接至第一排气过滤器,飞灰气提罐与飞灰加速单元连接,飞灰加速单元与煤粉输送单元连接;第一排气过滤器与脱硫单元连接,脱硫单元与热风炉单元连接,热风炉单元与磨煤干燥装置连接,磨煤干燥装置与第二排气过滤器连接,第二排气过滤器分别与煤粉输送单元和热风炉单元连接;煤粉输送单元与气化炉的烧嘴连接。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飞灰残碳和所携带的煤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2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419079.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0J3/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回收煤气的气化炉飞灰再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煤气除灰器分别与废锅出口和飞灰储罐连接,飞灰储罐与飞灰锁斗连接,飞灰锁斗与飞灰气提罐连接,飞灰锁斗和飞灰气提罐分别连接至第一排气过滤器,飞灰气提罐与飞灰加速单元连接,飞灰加速单元与煤粉输送单元连接;第一排气过滤器与脱硫单元连接,脱硫单元与热风炉单元连接,热风炉单元与磨煤干燥装置连接,磨煤干燥装置与第二排气过滤器连接,第二排气过滤器分别与煤粉输送单元和热风炉单元连接;煤粉输送单元与气化炉的烧嘴连接。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飞灰残碳和所携带的煤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19102.9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飞灰烧嘴的飞灰再循环气化炉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煤气除灰器的入口与气化炉的废锅出口连接,煤气除灰器的底部出口与飞灰储罐连接,飞灰储罐与充变压锁斗连接,充变压锁斗与飞灰调配系统连接,飞灰储罐连接有冲压氮气进气管,飞灰储罐、充变压锁斗和飞灰调配系统分别与排气过滤器连接,排气过滤器与反吹氮气缓冲罐连接,飞灰调配系统与飞灰烧嘴连接,飞灰烧嘴设在气化炉炉膛内壁,气化炉的气化剂系统分别与飞灰烧嘴和飞灰调配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飞灰残碳的同时,简化飞灰输送的流程,减少磨煤及煤粉的输送负荷,控制飞灰与煤、氧及水的比例,提高气化炉的整体效率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