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6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125139.9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导流隧洞单设临时堵头联合闸门下闸封堵布置及方法,它包括多条导流隧洞(9)组成导流隧洞群,所述的导流隧洞群分两批下闸,首批下闸的所述的导流隧洞(9)包括导流隧洞进口段(1)和导流隧洞洞身(1.1);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低水头封堵闸门(3),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进水塔(2),在所述的进水塔(2)的顶部安装有小容量启闭机(4);在所述的导流隧洞洞身(1.1)的上游段设置有临时堵头(7),在所述的临时堵头(7)的下游侧设置有永久堵头(8)。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封堵闸门挡水水头高、启闭机容量大,工程投资大的缺点,具有对现有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技术创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59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25140.1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导流隧洞利用永久堵头首段联合闸门下闸封堵布置及方法,它包括多条导流隧洞(9)组成导流隧洞群,所述的导流隧洞群分两批下闸,首批下闸的所述的导流隧洞(9)包括导流隧洞进口段(1)和导流隧洞洞身(1.1);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低水头封堵闸门(3),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进水塔(2),在所述的进水塔(2)的顶部安装有小容量启闭机(4);所述的永久堵头(8)包括永久堵头上游段(8.1)和下游段(8.2),所述的永久堵头上游段(8.1)与临时堵头(7)结合布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封堵闸门挡水水头高、工程投资大的缺点,具有对现有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技术创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3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5135.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直柱形堵头结构型式及方法,它包括导流隧洞(1),所述的导流隧洞(1)周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衬砌(8),所述的导流隧洞(1)内设置有直柱形堵头(2);在所述的直柱形堵头(2)段钢筋混凝土衬砌(8)直墙上设置有浅抗剪槽(4);在所述的直柱形堵头(2)段钢筋混凝土衬砌(8)底板上布置有锚杆(6);在所述的导流隧洞(1)周边钢筋混凝土衬砌(8)与围岩之间设置第一止水片(3),在所述的直柱形堵头(2)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衬砌(8)之间设置第二止水片(5)。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楔形扩挖施工安全风险增加、投资较大等缺点,具有对现有导流隧洞堵头结构型式和方法上的创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0777.7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后的通气孔及布置方法,它包括在所述待改造导流隧洞(2)的上游设置有进水塔(1),在所述的进水塔(1)内预先设置有通气孔(1.1),在所述的进水塔(1)与待改造导流隧洞(2)之间设置有进口渐变段(3),在所述的生态放水洞段(2.2)依次分为M、N两段,M段为所述的生态放水洞段(2.2)由混凝土浇筑做成一个混凝土改建体A(4),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A(4)底部预留形成一个泄水通道(2.2.1);它克服了在满流泄流时下闸会带走空气,导致闸门后形成负压区,损害闸门及其它泄流设施的缺点,具有消除了负压对弧门和泄流设施安全的不利影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818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14652.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5/02 , E02B220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不中断输水下渠道衬砌干地修复基坑排水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水渠道(1)包括沿输水方向铺设的衬砌板(2)和渠坡(3);在通水渠道(1)上设置有围堰(4),所述的围堰(4)与衬砌板(2)形成干地基坑(5),在每个所述的透水软管(8)的端部均设置有逆止阀阀(9)上安装有阻塞器(10),在所述的阻塞器(10)与所述的围堰(4)的边缘之间的逆止阀(9)上均安装有潜水泵(11);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渠道局部水头损失增加、防渗体系破坏、严重时导致边坡失稳,影响到渠道的安全运行的缺点,具有围堰维护干地修复渠道衬砌板的优点。(9),在所述的干地基坑(5)外围上已拆除的逆止
-
公开(公告)号:CN10638184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14515.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渠道衬砌修复埋管输水及围堰截断式基坑及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水渠道(1)包括沿输水方向铺设的衬砌板(2)和沿所述的衬砌板(2)对称设置的倾斜的渠坡(3);在通水渠道游的所述的围堰(4)均截断通水渠坡(1),所述的围堰(4)与底部的衬砌板(2)之间形成干地基坑(5),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冻融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导致渠道局部水头损失增加、防渗体系破坏、严重时导致边坡失稳的缺点,具有在不中断供水条件下渠道衬砌修复问题,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点。(1)的上游和下游各布置一道围堰(4),上游和下
-
公开(公告)号:CN21026296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03675.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包括导流隧洞及设在导流隧洞内的永久堵头,永久堵头下部设有生态放水洞,永久堵头下游侧布置有改建弧门闸室段和改建出口扩散段,永久堵头内位于生态放水洞上方设有灌浆廊道,灌浆廊道向上游延伸至大坝主帷幕线上游侧,向下游延伸至改建弧门闸室段。本实用新型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避免在高拱坝坝身低高程部位设置导流底孔的同时,在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维护下游河流生态,为永久堵头争取施工时间,可节省工期,同时节省工程投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19510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546134.9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导流隧洞利用永久堵头首段联合闸门下闸封堵布置,它包括多条导流隧洞(9)组成导流隧洞群,所述的导流隧洞群分两批下闸,首批下闸的所述的导流隧洞(9)包括导流隧洞进口段(1)和导流隧洞洞身(1.1);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低水头封堵闸门(3),在所述的导流隧洞进口段(1)设置有进水塔(2),在所述的进水塔(2)的顶部安装有小容量启闭机(4);所述的永久堵头(8)包括永久堵头上游段(8.1)和下游段(8.2),所述的永久堵头上游段(8.1)与临时堵头(7)结合布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封堵闸门挡水水头高、工程投资大的缺点,具有对现有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技术创新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421204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1071111.8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生态放水洞的弧形闸门闸室结构,它包括导流隧洞改建体(1),弧形闸门室(2)紧贴在所述的导流隧洞改建体(1)下游,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两侧浇筑有侧墙(4),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四周设置有固结灌浆孔(10);在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的下方设置有扩散墩(5);所述的弧形闸门室(2)包括位于中间的操作室(9),位于底部的底板(3);在所述的操作室(9)下方浇筑有弧形闸门支撑体(6),在所述的弧形闸门支撑体(6)上设置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闸门(7);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弧形闸门推力大、扬压力水平高的条件下闸室不稳定的缺点,具有解决了水库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导流隧洞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困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421045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297965.6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武汉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输水状态下渠道衬砌结构干地修复围堰设备,所述的纵向围堰(1)与所述的横向围堰(2)之间通过安装支座铰接为一体,且所述的纵向围堰(1)与所述的横向围堰(2)底部临水侧的侧壁上均围有止水水囊(5),所述的止水水囊(5)与渠底衬砌板(7.1)及渠坡衬砌板(7.2)之间紧密接触;在位于顶部设置的所述的纵向围堰(1)的两侧设置有桩腿连接架(4.1);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围堰形式还存在修复能力及范围相对有限、难以适应不同渠道断面、施工作业不方便的缺点,具有通过设置的纵向围堰的组装、下沉定位以及拆除基本上可以实现零排放,对渠道供水水质污染小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