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80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437308.8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9 , G01R31/396 , B07C5/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快速分选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目前梯次利用电池模组分选时间过长,成本过高,同时不能兼顾电池不同性能的测试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快速分选方法及装置,包括:测量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根据所述开路电压筛选出第一批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体;在第一批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体中利用电压变化值测试方法筛选出第二批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体,并根据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电压变化值进行分选;以及在第二批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体中利用不同频率阻抗值测试方法筛选出第三批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体,根据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进行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0991729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203030.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恢复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包括:将储能单元的SOC调整至0;利用储能单元变流器交直流侧接功率分析仪和各电池簇直流母线接功率分析仪确定最底层电池管理系统采样点的信息;为储能单元充电直至SOC为100%,确定充电截至电压数据,为储能单元放电至SOC为0%,计算储能单元的能量效率;确定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对储能单元充电至SOC为10%,计算SOC为10%时的极化内阻,对储能单元充电至SOC为50%;再充电至SOC为85%;计算SOC为50%时的欧姆内阻;对储能单元充电10秒后,计算10秒前后电压的差值;对储能单元放电直至SOC为50%,从而恢复储能系统状态。解决了难以准确确定对电池储能系统一致性相关的维护指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5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06726.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灭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自动灭火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能单元;每个储能单元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电池;每个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温感探测器、若干烟感探测器和一个喷头;每个喷头连接有一个控制阀;消防控制柜;所述消防控制柜内设有灭火剂钢瓶和复燃抑制剂钢瓶;控制终端,连接流量控制计以及所有储能单元的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喷头及控制阀,用于判断各储能单元是否热失控,并在储能单元出现热失控时控制流量控制计及对应喷头对热失控的储能单元进行自动灭火;灭火剂释放完毕后,释放复燃抑制剂。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储能系统灭火的实时、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6861.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灭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块的自动灭火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灭火剂钢瓶;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储能电池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的若干电池;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温感探测器、若干烟感探测器以及喷头;所述灭火剂钢瓶的出口通过待流量控制计的消防管路连接所述喷头;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流量控制计、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以及喷头,用于根据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的监测数据控制流量控制计及喷头在发生火灾时对储能电池模块中热失控的消防单元进行自动灭火。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消防系统灭火的实时、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949803.X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525 , G08B17/00 , G08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锂电池储能系统热管理与火灾预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实时采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和压力信息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进行散热等温度控制措施、是否断开电网、是否发出火灾预警警报并启动灭火措施、是否启动防爆措施,所述方法和系统是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与火灾预警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比较好地解决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正常范围内的热管理和电池失控情况下的火灾预警的衔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46600.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及分区热管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预制舱,被分隔形成有N个电池仓,N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个电池仓中设有若干电池和一台控温设备;每个电池仓中设有用于采集各个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控系统,连接各温度传感器和各控温设备,用于根据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各个电池的温度控制对应的控温设备启动或者停止。本发明将预制舱通过隔断分割,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安装一套控温设备,通过温控系统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分区域热管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空气流程较长,压损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52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4067.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电池状态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历史数据;根据储能电池历史数据,获得储能电池工作累计损耗△Q;以及获得储能电池搁置累计损耗Qloss(t);计算出每一时刻温度对电池状态影响的温度加权系数β;将温度加权系数β与工作累计损耗△Q和搁置累计损耗Qloss(t)耦合,获得储能电池的健康状态SOH。本发明结合工作和搁置两种应用情境下的不同评估方法,并加权耦合了温度参量,综合建立储能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价方法,可评估到电芯单体级别,解决了常规电池状态评价方法准确性低、耗时长、成本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11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94463.5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系统包括电压源、形变感知件、连接线以及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池内包括若干电池单体,形变感知件位于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形变感知件一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电压源,另一端通过连接线接地;连接线上设置与电压检测装置连接的电压检测点。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监测电池内相邻电池单体间的形变感知件上的电压变化,得到形变感知件的形变状态;根据形变感知件的形变状态,得到电池单体的形变状态;根据电池单体的形变状态监测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有效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的可靠性低、过程复杂及成本高的问题,实现电池热失控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17619.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延召 , 万保权 , 张建功 , 王劲 , 干喆渊 , 刘皓 , 周兵 , 郑树海 , 胡静竹 , 倪园 , 赵军 , 刘兴发 , 路遥 , 李妮 , 张业茂 , 万皓 , 黄锐 , 徐吉来 , 余瑶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噪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并联电抗器的振动仿真实验模型,并计算所述仿真几何模型的铁芯在磁场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力和电磁作用力,然后采用声振模型,利用铁芯表面的加速度为激励,计算铁芯周围的声场分布,确定所述几何模型周围的平均声压级。所述方法和系统将整个铁芯作为一个整体,对铁芯饼的杨氏模量进行测量来模拟实现铁芯的叠片结构,并且根据测量的磁场与磁致伸缩量的伸缩关系曲线确定铁芯由磁致伸缩引起的预应变,从而更加准确地区分铁芯的磁致伸缩力和电磁力中哪一种力对电抗器的振动噪声影响最大,对于电抗器的本体降噪的理论设计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1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12795.1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校准装置。其包括:沿竖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绝缘柱、高压极板和控制盒;沿水平方向,与高压极板间隔地设置的接地引线支柱;从控制盒内引出的接地引线;在校准设置有盖板的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时,校准装置竖直地放置在待校准的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的探头上方;待校准的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探头的动片孔与盖板上的通孔对齐;绝缘柱与盖板连接;接地引线与待校准的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的外壳连接,其中,外壳与盖板以地电位连接;根据在高压极板与盖板相对的空间形成的标称静电场对待校准的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进行校准。该校准装置可以方便、高效地用于合成电场测量仪的现场校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