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34658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814400.X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01C15/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工程中大口径顶管内的人行步道结构,特别是一种大口径顶管内预制拼装式人行步道,其结构要点在于,由复数个预制的人行步道板依序拼接而成;每个人行步道板的板体上表面为板面,板面为长方形构造,板体两侧分别为斜面构造,两斜面构造的形状和其与大口径顶管相连的管壁弧度相适配,板体下端面与板面平行,板体铺装到大口径顶管底部位置时,板体下端面与大口径顶管的底部弧形之间形成一道纵向贯通的排水盲沟。优点在于:实现了找平、人行步道及散水盲沟三合一效果;施工便捷、施工效率高,整洁美观、排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20797771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327353.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泉州市住宅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IPC: H02G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顶管工井的自立式电缆支架,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顶管工井的顶板和顶部;所述立柱包括复数段钢管以及设置在钢管两端的连接法兰,相邻的钢管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对锁,其中至少一组连接法兰和连接法兰之间通过长度调节组件连接;明挖隧道和顶管隧道一般位于工井中轴线上,将电缆支架设置在工井侧壁中部而不是侧壁,电缆无需由中间过渡至侧壁,避免过渡处电缆将长距离没有支撑;同时具有安装灵活、高度可调节、便于日常运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823321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833242.7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跨度小于20米的超高压电缆架空布设用桥架,特别是一种分层简支梁式超高压电缆桥架,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H型钢、底部角钢支架、可拆卸花纹钢板和护栏;H型钢包括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连接上下两翼缘板的腹板,所述H型钢沿着桥架两侧形成两道H型钢简支梁;底部角钢支架沿着桥架纵向间隔布置构成桥架下横梁,两端与H型钢简支梁通过螺栓连接,其上分布有多组电缆抱箍;可拆卸花纹钢板沿着桥架纵向分布,其两端与两道H型钢简支梁对应连接以组成桥架上横梁;护栏位于桥架上横梁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大大减少耗钢量,同时施工方便快捷,效率高,安装简单,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20941878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20340148.8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中的接地装置,特别是一种明挖电缆隧道环向接地网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环状矩形接地体、连接钢板、通长预埋钢板和多个水平接地极;环状矩形接地体为沿着隧道结构体的外周向并环围隧道结构体的矩形钢板框架,包括有顶面接地钢板、底面接地钢板和左右两个侧面接地钢板;连接钢板埋置于隧道结构体的侧面,一端与安装于隧道结构体内的通长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环状矩形接地体的底面接地钢板连接;左右两个侧面接地钢板各连接有多个水平接地极,该多个水平接地极垂直于侧面接地钢板并由上而下分布,向远离隧道结构体的方向延伸。其技术效果为: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保障了接地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346849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360785.7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电线路中的电缆隧道结构,特别是一种单侧布置电缆的全预制拼装式回型明挖电缆隧道,其结构要点在于,由复数节电缆预制隧道拼接而成,每节电缆预制隧道均包括有回型隧道体、接地系统和支架系统;支架系统包括预埋于回型隧道体其中一侧壁上的槽式构件和悬臂横支架,悬臂横支架通过螺栓与槽式构件固定连接;接地系统包括设置在回型隧道体外表面的外接地钢圈、内接地圈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件,内接地圈与支架系统中预埋的槽式构件连接;回型隧道体中未安装悬臂横支架的另一侧空间为人行检修通道。优点在于: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程质量,方便快捷,受天气影响小,工期易控,作业周期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53048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909239.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的明挖电缆隧道结构,特别是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隧道断面布置有检修通道、电缆支架体系、预埋件、接地系统、排水构造,所述检修通道由素混凝土与底板同步浇筑的踏步,所述踏步上方设置钢管扶手,扶手起到安全防护、支撑与缓解疲劳的作用,改善检修通道的功能,同时也方便电缆隧道的运营和维护,所述电缆支架体系中托臂中间设置钩栓,与侧墙膨胀钩栓通过拉杆连接,分担托臂上荷载产生的下坡向分力,改善其受力状况,提高了电缆支架体系的承载力能力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34778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814401.4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明挖矩形隧道工程中的人行步道,特别是一种明挖矩形隧道内预制拼装式人行步道,其结构要点在于,由复数个预制的人行步道板依序拼接而成;每个人行步道板的板体上部为板面,板面为长方形构造,板体下部横向和纵向各设置有一贯通的凹形槽,横向和纵向的两凹形槽相交呈十字构造并将板体下部分隔成四个支撑座,该四个支撑座通过砂浆找平砌筑在隧道底面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找平、人行步道及散水盲沟三合一效果;施工便捷、施工效率高,整洁美观;同时人行步道贯通左右排水沟并形成排水盲沟的方案也大大提高了排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868768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184617.7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终端塔上支撑绝缘子,特别是一种110kV及以上电缆终端塔可调节式支撑绝缘子底座,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等边角钢构件、L型连接构件、一型钢板、U型连接构件和绝缘子连接件,等边角钢构件为两件,由一等边角钢构件、L型连接构件和一型钢板构成第一组件,由另一等边角钢构件和U型连接构件构成第二组件;两组不同的连接构件,以直角夹持方式连接交叉斜材,并以连接长孔调整的方式,将绝缘子连接件水平安装在两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斜材进行灵活安装和灵活设置,不受塔身交叉斜材角钢型号及交叉角的限制;实现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无需对旧塔进行焊接或者打孔,施工快捷方便,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4940246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563168.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缆敷设用的构筑物,特别是一种高压电缆上岩石高陡边坡构筑物,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沿着电缆走向布置并位于高陡边坡表面上的两根平行地梁、安装于两根地梁上表面并间隔分布的多个钢底板、垂直于并固定于钢底板上的钢立柱、安装于相邻两钢立柱之间的钢侧板、多根钢支架和多个钢盖板,所述两根地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通过锚杆锚固在高陡边坡坡体上;每根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该两根地梁上一一对应的两钢底板固定连接;钢侧板与钢立柱组成构筑物的钢侧壁,钢盖板平铺并盖接在构筑物的两钢侧壁上,并与钢侧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抗滑稳定性好、降低对地形的扰动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897158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824147.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明显宽度效应的管廊基坑,特别是一种具有拉压支撑的管廊基坑,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支档结构上端部的冠梁、桩顶支撑钢管、预应力钢绞线以及至少一道受压内支撑管;所述冠梁下部与支档结构固定连接,桩顶支撑钢管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侧支档结构上端部的冠梁内侧;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桩顶支撑钢管的内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支档结构上端部的冠梁上;受压内支撑管两端分别支撑并固定在基坑内两侧支档结构内侧面上,受压内支撑管位于桩顶支撑钢管下方,最靠近基坑底的受压内支撑管为下受压内支撑管,其距离基坑底为1.5‑2m。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一拉一压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支档结构呈倒八字型失稳状况的发生,避免基坑出现踢脚破坏和圆弧滑动式的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