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32451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610083704.5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冲击性增强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纳米丁苯吡粉末橡胶和EXL2314复合而成的增韧剂综合改性PET工程塑料。在使用纳米丁苯吡粉末橡胶与EXL2314复合而成的增韧剂后,制得的玻纤等增强的PET工程塑料在机械强度不损失或损失很小情况下,冲击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加工时的模温,使其具有较短的成型周期和良好的制品外观。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462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610057228.X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发光塑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将聚苯乙烯、蓄光型发光材料及粉末橡胶经熔融共混得到发光聚苯乙烯组合物。其中发光材料为硅酸盐体系、铝酸盐体系、硫化物系列蓄光型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与粒径为50~200nm、凝胶含量60%重量或更高的粉末橡胶配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发光材料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该组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发光性能,从而获得了辉度高、韧性好、不变色的发光聚苯乙烯组合物。该组合物中以聚苯乙烯为100重量份数计,发光材料为1~40份,粉末橡胶为2~18份。本发明的组合物适用于制造需要发光效果以及无外光源时可低照度发光照明的产品,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110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176404.6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激光标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包含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和丙烯酸酯粉末橡胶,其中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的重量比为90∶10~10∶90,丙烯酸酯粉末橡胶的含量为基于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的总重量的0.5~8%重量。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该可激光标记的塑料的方法。本发明的可激光标记的树脂组合物可在激光的作用下得到较高对比度的激光标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09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176409.9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3/00 , C08L27/06 , C08L25/06 , C08L33/12 , C08L75/04 , C08L53/02 , C08L77/00 , C08L67/00 , C08L59/00 , C08K9/02 , G09F19/12 , C08L9/00 , C08L83/0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激光标记的塑料,其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塑料,100重量份数;平均粒径为50~200nm、凝胶含量为60重量%以上的粉末橡胶,0.1~10重量份数;珠光颜料或金属氧化物,0.01~5重量份数。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该可激光标记的塑料的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的塑料、粉末橡胶和珠光颜料在内的组分通过熔融共混制得可激光标记的塑料。本发明的可激光标记的塑料可在激光的作用下得到较高对比度的激光标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992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10098852.9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激光标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重量份;粉末橡胶,0.1-15重量份;所述粉末橡胶包括丙烯酸酯粉末橡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有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粉末橡胶在内的组分按所述组分配比熔融共混。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克服目前的激光助剂添加量过多引起材料的物理性能下降以及价格昂贵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716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10089710.1
申请日:2006-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性聚丙烯珠粒及其制备方法,还提供其发泡珠粒及发泡模塑制品,涉及树脂可发性珠粒领域。本发明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为基础树脂,加入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使得发泡时熔体强度达到较理想范围;并利用戊烷作为发泡剂于不施加外压的密闭反应器内制备可发性珠粒。可发性珠粒中含有以无规共聚聚丙烯为100重量份数计,高熔体强度聚丙烯1~15重量份数;低密度聚乙烯1~10重量份数;发泡剂1.0~3.8重量份数;成核剂0.1~10重量份数。该可发性聚丙烯珠粒发泡容易,发泡倍率可达16倍;发泡后泡孔均匀,泡沫容重为0.05~0.12g/cm3左右;制备方法采用低压法,对设备要求低,制备成本低,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形状的聚丙烯泡沫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924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10083704.5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冲击性增强PE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纳米丁苯吡粉末橡胶和EXL2314复合而成的增韧剂综合改性PET工程塑料。在使用纳米丁苯吡粉末橡胶与EXL2314复合而成的增韧剂后,制得的玻纤等增强的PET工程塑料在机械强度不损失或损失很小情况下,冲击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加工时的模温,使其具有较短的成型周期和良好的制品外观。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207468.4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和应用,该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镁源、钛源和内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含有单醚类化合物、二醚类化合物和二醇酯类化合物,单醚类化合物、二醚类化合物和二醇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2‑3∶0.1‑8∶1。该催化剂同时具有高的立构定向性和氢调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0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207508.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和应用,该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镁源、钛源和内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含有单醚类化合物和二醚类化合物;以镁元素计的镁源、以钛元素计的钛源与内给电子体的用量的摩尔比为1∶15‑180∶0.1‑0.9,相对于每摩尔的二醚类化合物,单醚类化合物的用量为0.05‑0.9摩尔。该催化剂具有高的聚合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257167.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49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和方法,所述催化剂组分含有钛元素、镁元素、氯元素和内给电子体,其中,所述镁元素来自于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含镁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脂肪族羧酸酯、含有氰基的羧酸酯、通式为式(2)的芳香族羧酸酯、醇酯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亚胺类化合物和硅烷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时,聚合活性好、基本无异性料的出现,氢调敏感性明显较现有技术高,极具工业应用前景。#imgabs0#R1pR2qC6H5‑p‑q‑x[(CH2)yCOOR3]x 式(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