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表面流速、平均流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05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55598.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表面流速、平均流速测量方法。针对现有技术测量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的方法不适用于泥石流监测与防治领域中实际相对简陋的工况条件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测量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考虑固‑液两相的相间拖曳作用的前提下,基于固‑液两相的力平衡方程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该测量方法在优化后的一种具体计算模型。本发明同时提供稀性泥石流表面流速测量方法与平均流速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测量方法科学合理、运算量小,所需各基础数据均能够借助传统泥石流监测试验设备获取。方法能够满足泥石流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现实条件下的稀性泥石流流速测量需要,为防灾减灾提供便捷的基础技术支持。

    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的拦砂坝生态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120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56470.0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的拦砂坝生态组合,针对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工程与岩土工程的综合防治措施存在缺乏定量化设计指导以及初期设计条件不合理的缺陷。拦砂坝生态组合在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构筑数量N≥2座拦砂坝,相邻拦砂坝间距通过引入砂坝坝前回淤长度计算确定。优化的方案还包括生态工程措施,通过在坝前坝后的沟道两岸及沟道内规划不同植被类型增强生态组合效果。本发明具体提供了生态工程措施中重要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相邻拦砂坝间距参数实现调节坝间小空间环境因子营造特殊生态空间的拦砂坝生态组合,是不增加成本的新的形成区治理方案,并为生态防治措施从经验定性型向指标定量型转变提供了指导。

    泥石流拦挡坝拦砂率测算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39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67875.5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泥石流拦挡坝拦砂率测算方法、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泥石流拦挡坝拦砂率指标测算的优化思路主要集中在考虑透过性拦挡坝的类型与开口尺寸的影响方面的缺陷,本发明将泥石流沟道冲淤形态因素纳入拦砂率测算中,并将冲淤形态具体化为坝后回淤比降、原始沟床比降、泥石流沟道宽度三个可测量物理量,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泥石流拦挡坝拦砂率测算方法。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测算方法在泥石流拦挡坝拦砂性能评估中的应用,与在泥石流拦挡坝清淤工程中的应用。本发明测算方法与应用方法所需参数能够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资料收集来获得,方便简洁,适应实际工程设计需要。

    一种异型断面试验水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32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0436.8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断面试验水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异型断面试验水槽包括下槽和上槽,上槽的下缘与下槽的槽壁上缘相接,下槽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上槽的槽壁为两条轴对称曲线;首先确定水槽的设计水力半径R、下槽宽度b,然后计算得到下槽深度d、水槽宽度B,最后计算得到上槽的槽壁曲线方程。该方法将试验水槽的横截面设计成异型断面,使得试验中过流断面水力半径不随水深(泥深)的改变而改变,起到了控制变量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矩形试验水槽过流断面水力半径难以控制的问题,为探究清水水流、高含沙水流和泥石流截面平均流速以及其他运动学参数与过流断面水力半径的关系提供了便利。

    堰塞湖溃决监测预警方法
    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448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237242.6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将堰塞湖活动过程中石、土、水运动变化产生的振动信号付诸于堰塞湖溃决研究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堰塞湖溃决监测预警方法。本方法运算中心将原始信号后依照去噪处理、振幅指标的信号判识、基于STFT变换的振动信号在1.5Hz~10Hz、0Hz~1.5Hz、10Hz~45Hz频率区的依次判识的步骤实施,最终判断落石、土体崩塌毁、堰塞湖溃决是否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落石能量规模计算方法。本发明将振幅分析、能量分析、频率分析、信号功率谱密度PSD分别结合一体,并通过在不同判识级别层面上采用不用的信号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实现提高判识准确度。本发明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实施仪器简单,安装方便,测算结果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工程领域的需要。

    一种泥石流堵江的早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75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97838.1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堵江的早期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入汇角、支沟下游平均坡度、主河坡度、主河宽度和主河水深等支沟与主河相关基础参数,然后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得到支沟泥石流流出体积、主河水流侵蚀体积和泥石流最小堵江体积,最后将支沟泥石流流出体积与主河水流侵蚀体积之差、与泥石流最小堵江体积进行比较,实现泥石流堵江的早期识别。该方法基于支沟泥石流堆积体积及支沟泥石流最小堵江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泥石流体积无量纲指标评估方法,能够在泥石流发生前对支沟泥石流在不同降雨重现期距下能否堵江进行早期识别;通过支沟与主河相关的基础参数数据库的建立,可为早期识别大范围山区流域支沟泥石流堵江潜在区域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83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29593.9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设计方法。所述排导槽包括若干按一定间距设置的肋槛及其两侧的侧墙,肋槛沿泥石流运动方向的反方向呈拱形,拱脚处镶入侧墙基础或与侧墙基础连成整体,所述拱形肋槛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排导槽设计宽度确定拱形肋槛的半拱宽,接着根据肋槛所承受的土压力荷载和泥石流冲击荷载确定荷载特征系数,然后根据侧墙基础对拱脚的最大横向支持力确定侧撑特征长度,最后确定最优拱轴线方程。该方法将肋槛设计成拱形,同时设计出拱形肋槛的最优拱轴线,能够有效地解决肋槛后土体支承失效和肋槛前荷载加大造成的肋槛破坏问题,为传统直肋槛损毁率较高的地区和工况提供了简便有效的肋槛优化方法。

    一种基于水流侵蚀能力的堰塞坝形成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0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45347.X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流侵蚀能力的堰塞坝形成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遥感及地形数据,确定潜在滑坡位置的面积、坡度、高度、坡面长度、宽度以及河道宽度和坡度,然后分别计算潜在滑坡土体堆积速率和河道水流侵蚀速率,最后通过无量纲速率指标判定潜在滑坡土体是否会堵塞主流河道形成堰塞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滑坡土体参数和水流参数,提出无量纲速率指标,能够合理评估潜在滑坡土体是否会堵塞主流河道并形成堰塞坝,实现对堰塞坝形成可能性的有效预测,且本发明方法计算参数易于获得,评估方法简便,可为潜在滑坡土体是否形成堰塞坝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孔隙水压力监测的山洪泥石流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90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705998.X

    申请日:2015-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水压力监测的山洪泥石流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监测点位置,并安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然后将监测得到的一系列孔隙水压力Pc转化为泥位,并计算得到对应的监测点处流量QJ,建立起Pc与QJ的关系曲线;分别计算得到不同暴雨条件下监测点处的流量和保护对象位置处的流量根据与的关系曲线,确定防护标准流量对应的监测点处流量QY;最后,根据Pc与QJ的关系曲线,确定QY对应的孔隙水压力为红色预警压力Pred,0.75QY对应的孔隙水压力为黄色预警压力Pyellow;实际预警时,将实时监测得到的实测孔隙水压力与Pred和Pyellow进行对比,从而发出预警信息。该方法能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供避灾预警信息和灾害提示预警信息,可靠性高、准确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