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与空气混气结构及燃烧机

    公开(公告)号:CN21634627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880926.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与空气混气结构及燃烧机。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壳体中的外部支撑结构和与之相连接的燃气阵列管,空气进口与壳体一端相连,所述燃气阵列管与混合气出口之间设有混气通道,所述燃气阵列管由多个阵列式排布的燃气管组成,所述燃气管设有燃气进气口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燃气管背风面上。本实用新型在空气通道上设置燃气进气管,在管的背风面间隔设置出气口,利用空气在圆管上的附壁效应,与从出气口喷出的燃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

    一种风冷燃烧头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36873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766907.4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燃烧头,包括燃烧盘、阻隔板、壳体和通气管、冷却气管,通气管包括第一类管和第二类管,燃烧盘设置于壳体的端部,其上开设有供第一类管和第二类管输出气体的通气孔,通气孔与通气管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类管和第二类管均设置于壳体内部,第一类管的直径自腔体端至燃烧盘端逐渐变小,相邻管之间在壳体内部存在预设的空间距离,阻隔板设置于壳体内部,冷却气管的输出端与阻隔板相连,第二类管的输入端与阻隔板相连,阻隔板、燃烧盘和壳体之间形成供冷却气进入的冷却空间,燃烧盘上还开设有若干冷却气出口,冷却气出口与通气管的通气孔之间存在预设的距离。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氮氧化物的形成,实现低排放燃烧。

    一种低污染排放的燃气火排

    公开(公告)号:CN219036625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3364579.9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污染排放的燃气火排,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进风口、燃气喷嘴、燃气管、气体分布板、燃烧盘、点火针、若干隔板和火焰离子探针,气体分布板包括多块,其将外壳体内部的燃烧盘之下的区域分为包括初混腔、混合腔和均压腔在内的多个腔体,进风口通过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进风底板与火排相连,燃气管通过燃气喷嘴与火排相连,隔板纵向设置在燃烧盘和进风底板之间,所述隔板用于调节燃气进入燃烧盘的进入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混气板和均压板将初混腔与混合腔、混合腔与均压腔的体积进行分配,混气板和均压板上设有通孔,燃气和空气初步混合后通过混气板和均压板进行进一步混合,混合并分布均匀。

    一种低氮燃气锅炉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60775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2185069.7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氮燃气锅炉及其低氮燃烧方法。燃气锅炉包括混气系统、燃烧系统、换热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含火焰燃烧器和催化燃烧器,催化燃烧器与换热系统结合,火焰燃烧器用于初期火焰燃烧产生热量将催化燃烧器加热到工作温度,催化燃烧器用于催化低氮燃烧,换热系统移走催化燃烧器正常工作时的部分热量,保证催化燃烧器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催化燃气完全燃烧,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所有系统协同运作,实现燃气锅炉正常工作,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和换热效率,显著降低了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可达到尾气直接排放的标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烧器及其应用的燃气灶、低氮燃烧机、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

    公开(公告)号:CN21424958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2507320.X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及其应用的燃气灶、低氮燃烧机、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包括壳体、风机、燃烧头和点火机构,壳体的进气口与燃烧头的输入端构成均压腔,燃烧头的输出端设置点火机构,燃烧头包括主框体和至少一个稳燃隔离带,稳燃隔离带将主框体内部沿气体通道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通气区域,各通气区域内均设有若干分隔机构,分隔机构将该通气区域划分为若干沿气体通道方向排布的通孔,通孔用于通过混合气并强化二者的混合效果,稳燃隔离带能够将主框体燃烧面的燃烧火焰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个焰。本实用新型燃烧部件的功率可随燃烧器面积变化,燃气与空气进入微孔通道后被高度混合均匀,火焰稳定,清洁高效。

    一种燃烧部件及燃烧器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7747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511767.4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部件及燃烧器,包括主框体和稳燃隔离带,稳燃隔离带将主框体内部沿气体通道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通气区域,各通气区域内均设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将该通气区域划分为若干沿气体通道方向排布的通孔,长通孔用于通过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并强化二者的混合效果,稳燃隔离带能够将主框体燃烧面的燃烧火焰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个焰。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孔结构,即增强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程度,使燃烧更充分,也能够保持火焰的单向传递,具有阻燃防回火的作用,同时,稳燃隔离带起着稳定燃烧火焰的作用,其将通气区域分割之后,相邻孔之间的燃焰形成金字塔形或是圆锥形等形状,分隔后的各通气区域独立燃烧,燃烧更稳定,排放的污染物更少。

    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或无焰燃烧器组

    公开(公告)号:CN211551592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1786429.2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由换热机构和催化器构成,换热机构为由金属管件构成的内部连通的框架式结构,换热机构上安装催化器,换热机构和催化器构成一个中空的燃烧器,换热机构一端设有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气的气体入口,换热机构设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催化器为多孔催化剂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金属管件上安装催化器来构成燃烧器,使催化剂在无焰燃烧过程中通过换热降低温度,对催化剂进行保护,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将该无焰燃烧器与风机及燃气阀组成燃烧机,结构简单、灵活性强;可以与锅炉或热水器组装使用,二者的换热机构可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结构,易于安装,产热量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催化无焰燃烧器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16439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691438.4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无焰燃烧器,属于燃烧器领域,所述催化无焰燃烧器包括燃料和助燃气进口,气体分布器,内壳体催化剂,外壳体催化剂和点火器,所述内壳体催化剂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所述外壳体催化剂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所述点火器位于内壳催化剂和外壳催化剂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双层多孔整体式催化剂,燃料和助燃气混合点火后,可快速在多孔整体式催化剂上转换为无焰燃烧状态,相比火焰燃烧,可显著降低有毒有害的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生成。

    一种用于产生高压电弧的电极针

    公开(公告)号:CN219300801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23364595.8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产生高压电弧的电极针。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极针本体、与电极针本体输入端相连的导线和套接在二者外部的绝缘壳体,所述高压线的输入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外接高压电源相连,壳体包括靠近于电极针本体输出端侧的耐温绝缘段和远离于电极针本体输出端侧的绝缘段,壳体外部设有硬质绝缘保护套管,所述耐温绝缘段与绝缘段分别具有预设的长度或二者之间存在预设的比例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电极针外部的壳体分为两部分,其中作为耐温段的陶瓷部分整体较短,不易损坏。通过导线设置于绝缘壳体中,与电极针相连的形式,电压的压降会比较小,保证两极之间具有足够高的压差,电弧强度较大,易于形成高压电弧。

    一种低污染排放的燃气燃烧头

    公开(公告)号:CN21922239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389167.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污染排放的燃气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和设置在燃烧头本体输入端的混气结构、设置在燃烧头本体输出端的燃烧盘,混气结构包括燃气阵列管,进风口与混气结构相连,燃气阵列管与混合气出口之间设有混气通道,燃气阵列管由多个阵列式排布的燃气管组成,燃气管设有燃气进气口和出气孔,燃气进气口连接在混气结构的侧面,出气孔设置在燃气管背风面上;燃烧盘包括主框体和至少一个稳燃隔离带,稳燃隔离带能够将主框体燃烧面的燃烧火焰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个焰,还包括火焰离子探针和点火针,火焰离子探针和点火针的针本体端能够与燃烧盘保持预设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隔离带的设置使得火焰之间相互独立,火焰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