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978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36593.0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75/04 , C09D129/04 , C09D129/14 , C09D167/08 , C09D133/00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硫化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金属硫化物隔热涂料由以下组分组成:金属硫化物为1%-4%;分散剂为0.3%-2%;溶剂含量为44%-48.7%;成膜剂的含量为46%-54%。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硫化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分散剂表面吸附和空间位阻特性,有效地阻止了金属硫化物粒子的运动聚集,使金属硫化物粒子大小保持纳米级,分散性较好,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用此涂料制备的隔热膜透光良好,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33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6789.0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为:以含锡化合物,含锑化合物或含铟化合物,醇类和/或胺类,以及过量的强碱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将水热反应釜置于100℃-140℃环境下,保温2-2.5小时,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得到导电氧化物前体;将所述导电氧化物前体置于温度为400℃-650℃的空气中烧结,得到导电氧化物纳米粉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电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原材料方便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7294.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阴离子受体、高电压材料、有机小分子和引发剂;所述阴离子受体包括含或不含有碳碳双键的阴离子受体和/或含氧空位的无机氧化物;所述高电压材料包括砜基化合物、含氟化合物或含氰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所述的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锂离子迁移数、宽电化学稳定窗口和界面相容性好的特点,属于高电压、高离子电导率的单离子导体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58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62780.X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B01J13/02 , B01J13/04 , B01J13/06 , C01B32/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然后依次进行超声破碎和喷雾干燥,得到球形复合粉体;(2)将步骤(1)所得球形复合粉体依次进行第一煅烧和第二煅烧,得到所述碳纳米管空心微球。所述制备方法采用软模板法和两步煅烧相结合工艺,制得形貌较好的碳纳米管空心微球,且所述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可控性强,易于大规模工业化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571616.0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全固态高电压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原料包括聚合物前驱体、引发剂和锂盐;所述聚合物前驱体包括含烯基离子液体类单体、氟化烯类单体和环状碳酸烯酯类单体。将聚合物前驱体、引发剂和锂盐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原料中选用含烯基离子液体类单体、氟化烯类单体和环状碳酸烯酯类单体的组合,配合锂盐的使用,使得包括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且迁移数高;包括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容量高且循环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1126126.2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4/6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铜集流体、络合在所述的铜集流体表面的铜防锈剂。本发明通过铜防锈剂中亲锂基团的性质,利用铜防锈剂来修饰铜集流体表面,从而引导锂离子在铜表面的均匀沉积,从而利于形成无枝晶阳极,进而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对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的锂金属电池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本发明的阳极制备过程简单,可批量制备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59423.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 , C08F120/32 , C08F1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聚合物电解质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液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液晶单体和锂盐;所述液晶单体具有如通式Ⅰ、通式Ⅱ或通式Ⅲ所示结构。相比于其它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的液晶聚合物电解质能够自组装形成有序的微离子通道,从而极大地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本发明的液晶聚合物电解质能显著改善锂二次电池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7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231487.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6 , H01M10/056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有机化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孔有机化合物电解质由骨架和电解质盐复合组成,骨架包括多孔有机化合物、位于多孔有机化合物上且能够将电解质盐的阴阳离子对进行拆分的阴离子。本发明提高了电解质盐中阳离子的自由程度,实现快的离子传导,使得电解质离子迁移数高。本发明为纯固态电解质,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窗口。本发明的生产条件温和,无需昂贵的生产设备,操作过程简便,且可调控,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易实现大规模批量制备。该材料离子电导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热稳定性好,不仅适用于固态电解质,也适用于正极离子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8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0601682.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D04H1/728 , G02F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高分子材料的溶液喷射到选定接收面形成连续的三维结构和选择性地同时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将无机颗粒的分散液喷射到选定接收面上,并之后进行加压处理得到膜材;再将电解质盐的溶液滴加或喷射到膜材中或将膜材浸渍到电解质盐的溶液中。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室温电导率高达10‑3S/cm以上,且不依赖于特种聚合物或填料的添加,具有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原料来源广泛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601889.4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D04H1/728 , G02F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含膜材和电解质盐,有机相包含有三维连通的界面且比界面积大于等于1×104cm2/cm3,电解质盐溶解于有机相中。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高分子材料的溶液喷射到选定接收面形成连续的三维结构和选择性地同时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将无机颗粒的分散液喷射到选定接收面上,并之后进行加压处理得到膜材;再将电解质盐的溶液滴加或喷射到膜材中或将膜材浸渍到电解质盐的溶液中。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室温电导率高达10-3S/cm以上,且不依赖于特种聚合物或填料的添加,具有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原料来源广泛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