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7257.5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砂卵石地层洞桩法车站的泥水循环分离系统,包括泵管、抽渣管、钻机、临时储浆池等,所述泵管、抽渣管沿导洞侧墙布置,所述泵管分别与钻孔、临时储浆池和泥浆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抽渣管分别与钻孔、地面泥浆池连接,所述钻机位于导洞的钻孔处,所述抽渣管用于将导洞内的含有钻碴的泥浆抽取至地面泥浆池,所述地面泥浆池与泥浆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泥浆处理设备用于筛分钻碴和泥浆,所述地面泥浆池和泥浆处理设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临时储浆池设置于地下。本发明对洞桩法车站钻孔桩施工中泥浆通过一整套设备形成封闭式的泥浆循环、分离系统,加快泥浆复生时间,提高泥浆重复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9744.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部结构先行兼顾TBM空推过站的改良双侧壁导坑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车站主体分为双层六导坑开挖法施工,按照先分侧后分层的顺序开挖、支护直至剩余中下部导坑岩体,以临时支撑作为承载平台,纵向分段、隔区拆除拱部临时支撑并进行二衬、中板结构施工,其下方空间满足TBM步进过站需求,待TBM完成土建任务后,开挖剩余导坑岩体并及时封闭临时仰拱初期支护,再次纵向分段、隔区拆除剩余临时支撑,自下而上模筑仰拱、侧墙并与拱部二衬形成环状闭合空间。与传统双侧壁导坑法相比,可保证车站主体拱部结构施作与TBM空推过站同时进行,避免TBM停机等待,也无需先隧后站,能显著缓解车站土建工期压力,并充分发挥TBM高效、安全、连续掘进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740262.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市地铁八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水中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该接收装置整体呈封闭式,一侧腔体填充低强度素混凝土;另一侧腔体呈中空状,腔体顶壁设置取水头部安装接口,两个腔体之间设置隔墙,隔墙与一侧腔体侧壁上分别设置可供盾构设备掘进破除的封闭式洞门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盾构水中接收方法,首先在陆地段制作接收装置,并将其浮运安装至盾构掘进终点位置;盾构设备掘进至接收装置后,由后至前依次拆除盾构设备,运输至陆地段始发井吊出;最后,安装取水头部结构;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水域中无工作井条件下盾构设备的接收及拆解问题,且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对水域生态环境影响小,所述接收装置完成盾构接收后可作为取水隧道取水头部使用,节约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3257.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9/02 , E01D19/08 , E01D19/12 , E02D17/04 , E02D5/34 , H02G3/00 , H02G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注桩与大跨军便梁临时路面与管线悬吊组合结构及方法,两排灌注桩垂直设置于基坑底部,灌注桩顶部设置有冠梁兼军便梁基础,冠梁兼军便梁基础一侧通过若干根临时路面结构横撑与临时路面结构托梁固定连接,另一侧竖直设置有桥台下基础兼挡土墙,灌注桩与临时路面结构托梁之间设置有临时路面结构斜撑;锚杆腰梁与灌注桩连接,预应力锚杆打设在锚杆腰梁上;军便梁两端设置于临时路面承载结构上,军便梁下方设置有若干管线悬吊梁,需改迁管线悬吊于管线悬吊梁与军便梁之间,军便梁上方设置有路面结构。本发明无需设置临时立柱结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了车辆通行与管线改迁,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30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77937.3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硬岩地层暗挖单层衬砌地铁停车线大断面隧道结构,设于隧道开挖形成的空间内部,隧道永久支护结构为拱部和边墙设置喷锚衬砌,隧道底部设置防水混凝土底板;拱部和边墙衔接处设置拱脚纵梁;防水混凝土底板下方设置多道纵向排水盲管、多道横向排水盲管和纵向排水盲沟;弧形风道板的两端与拱脚纵梁固结连接,上部设有砌块隔墙,下部设置中隔墙;边墙与防水混凝土底板的交接处的内侧均固定设有纵向排水边沟;拱脚纵梁内设有预埋泄水管,预埋泄水管嵌入边墙内接入纵向排水边沟。本发明适用于硬岩地层暗挖地铁车站、存车线等超大断面隧道的支护结构,可充分利用隧道围岩承载能力,简化支护结构,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7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0543259.0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右线分离式地铁车站台台换乘系统,包括上层车站站台层、下层车站站台层以及联络通道,所述下层车站站台层两侧分别设置下层车站右线轨道与下层车站左线轨道;其中:用于施工下层车站右线轨道的暗挖通道内并行设置下行通道,所述下行通道与下层车站右线轨道之间设有第一隔墙;用于施工下层车站左线轨道的暗挖通道内并行设置上行通道,所述上行通道与下层车站左线轨道之间设有第二隔墙,所述上行通道与下行通道分别与联络通道相连接。本发明将换乘通道一分为二,分为上、下行两个通道与下层车站左右线轨道并行,解决了现有换乘通道需要单独设置在下层车站两个轨道中间,造成三个洞室小净距施工的风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8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29890.X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盖法车站破拱顶出竖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竖井与车站主体拱部贯通,竖井内设有竖井井壁,竖井井壁与二衬拱盖刚性连接;竖井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中隔墙,十字交叉中隔墙依次与中板、仰拱刚性连接;十字交叉中隔墙将竖井井壁内部空间分割成新风井、活塞风井一、排风井、活塞风井二;车站主体内设有与竖井井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主体内部隔墙,主体内部隔墙于中板标高位置侧向开洞,使排风井、活塞风井二与站厅层联通;主体内部隔墙于仰拱回填层标高位置侧向开洞,使新风井、活塞风井一与站台层联通。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局促地块地铁通风竖井设置受限难题,具有减小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施工风险、改善通风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35929.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强预应力结构实现大跨无柱地下洞室建造方法,将大断面开挖分为小断面开挖,整体区域分为拱肩开挖区域、中部开挖区域、边部开挖区域;先开挖左侧拱肩区域,预留中岩柱,注浆加固中岩柱上部区域,待洞室变形稳定后,开挖中岩柱,架设纵向承载梁,打设超强预应力锚索;顺次开挖中间拱肩区域、右侧拱肩区域;然后开挖洞室的左侧中间区域,在隧道拱顶处打设普通预应力锚索然后在拱顶处打设径向系统锚杆,并进行锚喷支护,开挖右侧中间区域;开挖左侧边部区域、右侧边部区域,打设拱顶的普通预应力锚索和径向系统锚杆,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本发明将大跨地下洞室的拱顶荷载传递到内部稳定围岩中,实现围岩整体的自稳。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04051.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井与甩出风井同时修筑的异形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场地三通一平;打设钢管桩,桩底进入甩出风井基坑底之下,兼作甩出风井初期支护施作前的临时挡土构件;开挖口部浅基坑,模筑锁口圈结构;倒挂井壁法向下开挖岩土体,施作甩出风井初期支护并架设甩出风井临时型钢对撑与临时型钢斜撑;待开挖至甩出风井基坑底标高时,铺设甩出风井基坑垫层,同时施作顶部盖板恢复部分施工场地;继续向下开挖岩土体,并施作竖井初期支护与临时型钢斜撑,于竖井初期支护的前三榀钢架局部设置上挂下托结构;继续分层、分块开挖竖井直至马头门开洞标高,准备转向风道施工。本发明土建施工组织便利、机械作业工效高;显著节约工程材料,节省土建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37492.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拱相交T型隧道交叉口无撑化初支开洞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组合型钢环梁、超前管棚、中空锚杆、钢筋板带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其中,所述组合型钢环梁设置于主体隧道初支厚度空间内,组合型钢环梁内部设置预埋钢管作为超前管棚的导向定位与固定装置,在组合型钢环梁以及超前管棚保护作用下可实现分块拆除交叉口主体钢架并开挖岩体,同时密贴超前管棚设置钢筋板带、打设中空锚杆并覆盖喷射混凝土层,形成“横向成拱、纵向成梁”的空间棚护结构,能有效承载拱拱相交T型隧道“三角形悬臂区域”围岩荷载,顺利实现交叉口无撑化初支开洞,可完全规避传统开洞方案施工可能引起的塌方、冒顶风险,具有较高的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