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1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5185.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语言转换为C++语言的转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器,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和语义分析器;预处理器读取ST文件,扫描ST语言的变量定义部分,并保存扫描到的数据;词法分析器扫描ST语言的程序正文部分,对扫描到的所有文本标记为对应的符号,根据正则表达式的规则规定识别到的词法;语法分析器根据词法分析器返回的符号以及规则,将返回的符号按照正则表达式的规则进行整理,构建得到语法树;语义分析器根据语法树中各符号与实际的关键字进行匹配,查找实际的字面值,将语法匹配成对应的语义,完成对整个语句语义的分析。本发明通过遍历构建的语法树完成程序的解释运行,具有解释速度快,拓展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55405.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L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支撑结构放置于电极层与电解质层之间;控制支撑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平行实验测试,获得数据;根据数据计算获得各支撑结构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承压范围;并分析各支撑结构对传感器灵敏度、线性度和承压范围各项性能影响的内在原因;获得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基于支撑结构调控的性能优化策略。本发明通过对用于辅助传感器封装的支撑结构进行调控,针对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各类支撑条件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各种影响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方式,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03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4750.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电子元器件集中散热及密封的结构及制备方法,涉及域控制器电子元器件集中散热与密封的技术领域,其中,可实现电子元器件集中散热及密封的结构,包括内部安装PCBA板的域控制器壳体;热管组件包括热管安装基座以及连接在热管安装基座的多个热管;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在域控制器上盖外部的至少一个散热器以及用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的风扇,热管从域控制器上盖穿出后并插装在散热器中,以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域控制器上盖开设有供各热管穿过的通孔;密封座体与域控制器上盖连接,用于将通孔进行密封。本发明可以使得域控制器PCBA板电子元器件满足散热需求,又能使域控制器整体满足防尘防水的密封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3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4326.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极层、电解质层表面形貌数据,构建模型;设置参数,求解模型;统计各加载条件下电极层与电解质层间接触面积,绘制曲线;对曲线拟合,得到拟合参数;获取各随机粗糙表面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代表公式;通过对代表公式对应的函数曲线中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对比,完成传感器的线性度、承压范围的预测、评估和对比。本发明通过仿真模型与数学公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随机粗糙表面形貌组合下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和调控方案经实验验证,准确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以及随机粗糙表面接触理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5405.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L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支撑结构放置于电极层与电解质层之间;控制支撑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平行实验测试,获得数据;根据数据计算获得各支撑结构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承压范围;并分析各支撑结构对传感器灵敏度、线性度和承压范围各项性能影响的内在原因;获得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基于支撑结构调控的性能优化策略。本发明通过对用于辅助传感器封装的支撑结构进行调控,针对离子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各类支撑条件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各种影响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方式,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3135.9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5/1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内PCB温度场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散热器翅片分布、芯片布局以及温度场分布;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组合对应温度场分布作为标签形成匹配数据;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散热器翅片分布、芯片布局之间的强映射关系,构建根据散热器翅片分布、芯片布局快速计算此散热条件下PCB稳态的温度场的代理模型;将散热器翅片分布、芯片布局组成的输入数据输入训练后的代理模型,快速计算稳态PCB温度云图。本发明通过采集历史,训练获得代理模型,用于帮助热设计工程师在确保预测精度下提高设计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数值传热学计算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2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545033.7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热压多尺度超薄高性能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二次热压多尺度超薄高性能电磁屏蔽薄膜,包括多孔碳纤维屏蔽毡以及表面化学镀的致密互联纳米银颗粒,所述多孔碳纤维屏蔽毡由短切碳纤维和皮芯结构树脂短切纤维混合抄造热压得到,所述致密互联纳米银颗粒由化学镀银后再次进行二次热压得到。所述电磁屏蔽薄膜厚度在160‑180μm,具有优异柔性,屏蔽效能54‑102dB,电导率480‑11990S/cm。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电磁屏蔽材料,难以兼具高屏蔽性能,柔性,超薄以及轻质性能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具备优良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71092.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防粘表面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模仿荷叶表面的超疏水微“乳突”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高速钢样片打磨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层并保证平整度;(2)利用有机溶剂去除表面油污;(3)利用纳秒激光对钢片进行刻蚀,形成规则排列的微“乳突”结构;(4)利用酸性除锈剂去除钢片经刻蚀形成的氧化层;(5)将钢片置入氟硅烷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干燥后得到防粘表面。该防粘表面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优良的防树脂粘附能力,可应用于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生产过程中的刀具、模具表面和其他防黏性液体粘附场合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8118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7878.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槽辊上浆装置,包括:固定在浆料槽固定板上的浆料槽、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浆料槽底部的流量控制器、带闸阀的出浆嘴,所述出浆嘴的下方设置有表面具有凹槽的上浆槽辊,所述出浆嘴与上浆槽辊的凹槽相对设置,所述上浆槽辊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碳纤维丝束从槽辊凹槽中经过,可调节流量控制器,从而控制出浆嘴流量的大小,使碳纤维丝束在上浆槽辊处形成局部上浆,多余的浆料通过回流槽进入到浆料槽中循环利用。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碳纤维丝束的上浆量,增加碳纤维丝束的集束性,解决了传统浸渍上浆方法浆料消耗大、成本高、上浆量不可控的缺点,圆弧凹槽在上浆过程中对碳纤维丝束有集束作用,使碳纤维上浆更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364335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561299.3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生产线驱动装置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驱动装置进入端碳纤维张力与离去端碳纤维张力的比值K;步骤2、使碳纤维驱动装置与张力比值K匹配;步骤3、合理布置驱动电机在驱动装置中的位置,以优化驱动装置中传动机构的力矩分布;步骤4、在碳纤维生产线中正确地布置驱动装置。在步骤4后还包括步骤:在驱动装置中靠近碳纤维离去端的驱动辊设置更换机构。经过优化后,驱动电机布置合理,力矩分布均匀,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更加方便;碳纤维生产线上的驱动装置布置更加合理,更易于张力控制,碳纤维性能得到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