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1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121158.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41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补值的触控识别方法、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发生单指按压不动,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动作;如果是,则判断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触摸区域最大值是否到达单指按压不动点的上一条或下一条驱动通道位置;若该触摸区域最大值位于单指按压不动点坐标位置的上一条驱动通道,则对该触摸区域最大值单元270°方向的单元进行数据补值并计算补值后的坐标位置;若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触摸区域最大值位于单指按压不动点坐标位置的下一条驱动通道,则对该触摸区域最大值单元90°方向的单元进行数据补值并计算补值后的坐标位置;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单指按压不动情况下另一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造成的轨迹弯曲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08602.8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488 ,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触摸区域区分单指划线变双指并拢划线的方法,包括检测坐标轨迹,确定当前正在进行单指划线动作;查找在当前按压区域周围的十六宫格内是否有满足预定第一阈值的单元;如果有,则取下一帧数据,查找按压区域周围的四十宫格内是否有满足预定第二阈值的单元及其附属单元;如果有,则连续取十五帧数据,分别查找每一帧数据的按压区域周围的四十宫格内是否有满足预定第三阈值的单元及其附属单元;如果都有,则判断此时已由单指划线变为双指并拢划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触控识别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确定是否由单指划线变为双指并拢划线,改善了由单指变两指并拢划线过程中产生的锯齿、毛刺状轨迹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02999.7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获取雷达反射率数据垂直剖切面三维矢量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雷达三维扫描数据的归一化;雷达数据点的六面体网格构建;垂直剖切面的构建;雷达反射率数据垂直剖切面数据求算;本发明通过归一化雷达每层的扫描数据,进而直接对雷达探测到的数据点进行处理,构建六面体网格,继而直接通过针对六面体的剖切处理,快速求取雷达反射率数据的垂直剖切面。整个过程减少了计算数据量同时也避免了冗余数据,大大提高了雷达反射率数据的垂直剖切面的获取效率,能够很方便的应用实时的三维天气监控业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23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3719.4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对雷达的探测数据点进行处理,以此获取具有矢量特征的雷达组合反射率等值线数据。该快速获取雷达组合反射率矢量等值线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大部分:雷达三维扫描数据的归一化;雷达组合反射率数据点计算;组合反射率数据网格构建;组合反射率等值线构建。本发明可以有利于雷达产品数据的全球共享,为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同时其快速获得数据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能够缩短相关部门对于灾害的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23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3020.8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获取雷达基本反射率矢量图形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待处理的雷达反射率数据中,获取预设仰角的扫描层数据,计算该扫描层中每个方位角的扫描线上的第i库数据的空间位置坐标,得到与各扫描线上每库数据相对应的雷达数据点结构;在上述雷达数据点结构中,对相邻的两根扫描线上依次分别取相邻的第i、i+1库位置的两点,共计四点,并以该四点作为顶点依次连接构建成一个不规则四边形面片,进而构建所有不规则四边形面片。本方法有利于雷达产品数据的全球共享,为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同时其快速获得数据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能够缩短相关部门对于灾害的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2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2233.9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雷达三维扫描数据的归一化;雷达数据点的六面体网格构建;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求算。本发明通过快速获取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使雷达产品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三维场景中,可以更好的为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同时其快速获得降雨云团形态的能力,能够缩短相关部门对于灾害的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38773.X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平滑法的稀疏区域降水估算融合方法,基于数据同化思想,将雨量计观测降水点数据与TMPA栅格降水数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组离散点,最终将两种融合的数据集转变为一种改进后的新数据集;同时,本发明采用平滑处理来纠正TMPA融合前的不连续性。双平滑方法在降水值和空间分布上更加合理有效,并且在雨量计分布稀疏地区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随着时间变化较小,估算强降水更为准确,同时降水场可视化结果也更加平滑。本发明方法尤其适用于西部地区自动气象站空间分布稀疏的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54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3952.0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差异分析法的空间统计降尺度降水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利用卫星降水数据的年降水数据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关系建立统计模型,获得降尺度的年降水量;步骤B,采用地理差异分析方法校准由步骤A获得的降尺度的年降水量;步骤C,由步骤B获得的校准后的降尺度的年降水量加权分解成月降水数据;步骤D,采用地理差异分析方法校准由步骤C获得的月降水数据,获得校准后的月降水数据。本发明其相比于传统方法相关性更高,误差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