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8204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492178.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23/78 , B01J37/08 , B01J37/02 , B01J37/1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7C1/04 , C07C9/04
Abstract: 一种通过原子置换制备高稳定性纳米催化剂的方法,涉及纳米催化剂。将活性组分从复合氧化物纳米结构中置换;由得到的复合氧化物晶体结构用金属替换,得纳米催化剂。由于活性金属和载体具有相关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会比较强。催化表征结果证明,制备的纳米催化剂,较同类浸渍法催化剂稳定性更高、性质更加稳定。合成方法有望推广制备出一系列的高稳定性纳米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65885.9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C07C5/42 , B01J21/02 , B01J35/12 , C07C2521/02 , C07C11/06 , C07C11/04 , C07C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液态氧化硼催化剂进行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能够获得氧化硼前驱体的材料或者直接将氧化硼加入到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下即可得到液态氧化硼催化剂;然后将所得催化剂用于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反应,可高选择性制取相应的不饱和烯烃。本发明所制备的液态氧化硼催化剂具有选择性高、无积碳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且过度氧化的二氧化碳选择性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0434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99053.8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B01J27/24 , B01J37/0201 , B01J37/08 , C07C5/48 , C07C2527/24 , C07C11/06
Abstract: 低碳烷烃氧化脱氢用硼改性氮化硼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将硼源和氮化硼混合并溶解于溶剂中,挥发溶剂后再经热处理,即得硼改性的氮化硼材料。所制备的硼改性氮化硼催化剂是不含任何金属的非金属催化剂,用于低碳烷烃如乙烷、丙烷、异丁烷氧化脱氢显示了高的烯烃选择性和稳定性。和氮化硼相比,在保证烯烃选择性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烷烃转化率,提高烯烃产率。制备硼改性氮化硼催化剂的技术方案中,制备硼改性氮化硼材料时,溶剂挥发所采用的方法可选用常用的加热搅拌、自然挥发、超声蒸发、旋转蒸发或喷雾干燥等方式加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5226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51671.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51/285 , C07C53/02 , B01J29/46
Abstract: 一种愈创木酚制备甲酸的方法,涉及甲酸。将愈创木酚与水在反应釜混合,再将Fe,Cu负载型催化剂加入到愈创木酚与水的溶液中,加入H2O2;密封反应釜后,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通入氮气反应后,即得甲酸,所得甲酸为有机酸类化合物。使用了成本较低的铁铜作为活性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并在较低的温度与反应时间下,实现了愈创木酚高效转化,得到较高的甲酸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60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35614.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效的系列尖晶石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涉及纳米结构材料。将A的可溶性盐和B的可溶性盐溶解在醇类溶剂中,搅拌后得混合溶液;所述A选自Mg,Zn,Ni,Co,Ca,Cu,稀土元素Ln中的一种;所述B选自Al,Si,Cr,Bi,Fe,Ga中的一种;所述可溶性盐采用硝酸盐或氯化物;将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中反应,离心,得到前体生成物,煅烧后即得系列尖晶石纳米结构材料。在大批量低成本合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方法适用面广,产物纯度高、同一方法适用合成不同种类和形貌的尖晶石和类尖晶石纳米材料。采用低价安全的原料,简单的合成步骤,而且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溶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106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057823.8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原位生长碳纳米管促进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甲烷化催化剂。催化剂包括主组分和促进剂,主组分为Ni和Mg,促进剂为碳纳米管,表示为Ni/MgO-CNTs。将Ni(NO3)2·6H2O和Mg(NO3)2·6H2O混合后加水溶解制成溶液A,将NaOH和NaHCO3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B;将溶液A和B加入反应容器内反应,沉淀液老化,过滤,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干燥,焙烧,得Ni/MgO催化剂前驱体,再压片过筛,用石英砂混合稀释置于反应器中,升温至873K还原得还原态的Ni/MgO催化剂,将气流切换为CO气体反应,原位生长碳纳米管,降温至823K反应以除去杂质碳,降温至473K,得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25847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16345.1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C07C31/20 , C07C29/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乙二醇的铜镍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铜镍硅催化剂,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乙二醇的铜镍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可简写为Cu-Ni/SiO2催化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及含量为:二氧化硅65%~84.9%,铜15%~25%,镍0.1%~1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镍溶液加入氨水中,往氨络合物混合溶液中滴加碱性硅溶胶,再将混合液迅速加热后进行沉淀;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铜镍硅催化剂的前驱体;将前驱体在H2气中还原,即得用于制备乙二醇的铜镍硅催化剂。Cu-Ni/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反应过程稳定,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0551523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510118358.5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以Ru、Pt、Rh、Pd等为活性成分,以MgO、Al2O3、Mg-Al-O、ZrO2、CeO2等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将贵金属源和金属氧化物加入溶剂,搅匀后冷却蒸干,除去有机物;通氢气得产物。可用于氨合成、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硝基苯加氢制对氨基苯酚等脱氢、加氢及重整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制备,优点是还原出具有较好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的贵金属胶体并使之均匀负载在金属氧化物上。不使用水溶剂,避免金属氧化物在一定程度上的水合,提高了Ru的分散度和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788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054880.6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提供一种新型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钌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镁和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以碱金属硝酸盐MNO3为助剂。制备时将RuCl3·H2O的丙酮溶液浸渍在CNTs和MgO载体上,蒸干后得RuCl3/MgO和RuCl3/CNTs固体粉末,在氢气气氛或氮氢混合气下还原,将MNO3水溶液加入还原后的催化剂Ru/CNTs和Ru/MgO中,以水为溶剂浸渍;烘干后得KNO3-Ru/CNTs和KNO3-Ru/MgO;混合后入丙酮溶液,蒸干后得混合物粉末;再放入反应管中,在氮气或氮氢混合气的保护气氛下煅烧。
-
公开(公告)号:CN195491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10118360.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以钌(Ru)为活性中心,以氧化镁(MgO)等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高活性新型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适用于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反应。提供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步骤为在硝酸镁水溶液中加氨水溶液,将Mg(OH)2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煅烧,加入到还原剂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在冰水浴中冷却;搅拌蒸干后通氢气得Ru/MgO,再与助剂碱金属硝酸盐MNO3加入溶剂中静置;搅拌蒸干后通氢气得产物。用己二醇等还原剂还原出具有较好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的钌金属胶体并均匀负载在纳米氧化镁上。不使用水溶剂,避免Mg(OH)2的生成,极大程度上提高催化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