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41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5819.3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B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粮食烘干机及烘干方法,包括烘干仓,其内空间用于烘干粮食;热风机,其连接在烘干仓一侧,用于向烘干仓提供烘干热风;真空机,其连接在所述烘干仓另一侧,用于调节烘干仓内真空度;其中,当真空机打开时,关闭烘干仓和热风机直至烘干仓内中空度达到下限值;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真空机和烘干仓,打开热风机,当真空度达到上限值时,再打开真空机,完成一个烘干循环过程。本发明的真空粮食烘干机能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烘干速度可以比现有的烘干机平均提高30%。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28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8371.7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5 , A01G13/00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精细整地、种子播种前处理、控制播种密度、调节播种深度、田间管理、化控处理、喷施营养剂、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成熟后适时进行收获。本发明的超高产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增源扩库群体结构挖潜技术、营养续补增源防衰技术、化控抗逆稳定高产群体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技术,并与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适用于吉林省雨养区、半干旱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玉米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至1000公斤。
-
公开(公告)号:CN1092919C
公开(公告)日:2002-10-23
申请号:CN00124720.4
申请日:2000-09-14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B79/00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宽行80-100cm,窄行30-50cm种植,追肥期在宽行结合追肥进行深松,秋收时留高茬30-50cm,收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达到播种状态。第二年,在旋耕过的宽行进行窄行精量播种,形成新的窄行苗带。追肥期,在新的宽行进行中耕深松追肥,即完成了隔年深松、苗带轮换的宽窄行交替休闲耕种方式。本发明的耕种方式可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单株最大叶面积高735.3-1361cm2,单产提高15%以上,公顷成本降低500元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9578.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栽培用自动施肥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其底部设有轮子和传感器,顶部设有分隔为上下腔的肥料桶。上腔内包含肥料混合装置,用于肥料的混合,下腔内设有干肥施肥装置,外壁配有液肥施肥装置。装置中的各施肥单元与智能控制器相连,可根据土壤状况自动控制肥料投放量,实现精确、高效的施肥操作。本发明涉及农业自动化技术领域,该装置结构合理,可有效提高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效率和肥料利用率,适用于农业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58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5867.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用具备节水功能的灌溉装置,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灌溉分流体、集水器、送水管、分水管、灌溉体、旋转电机、灌溉旋转体和灌溉臂;所述灌溉分流体呈矩阵状分布在灌溉田的垄间,灌溉分流体的上端为空腔结构,灌溉分流体的空腔结构处沿灌溉田的垄沟方向设有送水管。本发明当水流经过时,可带动水轮旋转,通过水轮带动水动轮盘,水动轮盘在旋转过程中可通过牵拉杆做曲柄连杆运动,使得活动灌溉臂以铰轴为旋转中心进行上下限定角度范围内的摆动,从而能够形成远近往复摆动的灌溉面,从而提高玉米种植灌溉的可灌溉面,极大的提高灌溉效率,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223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08372.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IPC: A01C23/00 , A01C23/04 , B01F27/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有水肥调控功能的滴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调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固体物料进行混合的固体物料混合组件,所述调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液体物料进行混合的液体搅拌组件;本发明在进行水肥滴灌时,启动第一泵体将外部的水体抽出,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监测水流速度,通过控制柜控制第二泵体启动,通过第二泵体将固体物料混合组件或者液体搅拌组件内部的水肥抽出,通过调控管排放至输出管内部,并且与外部的水体混合用于后续水肥滴灌目的,这种设置对水肥存储罐的体积要求不高,扩大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65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168908.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C2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滴灌施肥装置,属于施肥装置领域。包括肥箱、装肥网框、冲肥管组、水泵、外电动调节阀、外弯管、流水管、内弯管、内电动调节阀、文丘里管、肥液导管、条形插框和过滤网板。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运行水泵将肥箱内水溶肥经冲肥管组及内弯管进行循环流动,同时将冲肥管组出水端口设置于装肥网框内,达到对肥料进行冲淋的效果,提高了肥料溶解的速度及溶解的充分性,通过设置过滤网板和容杂坑达到对肥液中杂质过滤的效果,避免出现文丘里管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90554.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王立春 , 边少锋 , 赵洪祥 , 王芙臣 , 刘浩 , 岳玉兰 , 徐晨 , 杨淑玲 , 林淑华 , 蔡红光 , 李文 , 庄文君 , 霍玉才 , 杜刚 , 王东英 , 权永生 , 刘盛虹 , 佟殿文 , 马金宝 , 刘文华 , 马凤丽 , 范强 , 闫伟平 , 孙宁 , 徐长洪 , 韩喜国 , 刘志全 , 窦金刚 , 于雷 , 刘春光 , 任延辉 , 李素琴 , 王晓慧 , 任英 , 冯士成 , 方金宇 , 邹云峰 , 鞠欣伟 , 于东海 , 张佰祥 , 李海 , 王保贵 , 杨波 , 刘励蔚 , 张兴华 , 张小梅 , 于天欣 , 谢苹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膜覆盖机,属于农用器械领域,包括框架主体、覆膜机构、和覆土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地膜释放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后侧的垄上压膜机构以及垄沟压膜机构,所述垄上压膜机构和所述垄沟压膜机构均包括两个压膜轮和用于调节两个压膜轮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杠、固定板、连接杆、连接块和插杆,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块均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本发明同时设置有垄上覆膜机构和垄沟覆膜机构来同步完成垄上和垄沟的地膜覆盖,适用于垄上种土豆、垄沟中玉米这一套种方式的地膜覆盖,能够调节垄上覆膜机构和垄沟覆膜机构的压膜轮的间距,从而能够在不同宽度的垄沟或垄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68908.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C2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滴灌施肥装置,属于施肥装置领域。包括肥箱、装肥网框、冲肥管组、水泵、外电动调节阀、外弯管、流水管、内弯管、内电动调节阀、文丘里管、肥液导管、条形插框和过滤网板。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运行水泵将肥箱内水溶肥经冲肥管组及内弯管进行循环流动,同时将冲肥管组出水端口设置于装肥网框内,达到对肥料进行冲淋的效果,提高了肥料溶解的速度及溶解的充分性,通过设置过滤网板和容杂坑达到对肥液中杂质过滤的效果,避免出现文丘里管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5016.8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赵洪祥 , 王立春 , 边少锋 , 马金宝 , 王芙臣 , 杜伟嘉 , 李斐 , 刘浩 , 于玮淇 , 姜世军 , 卢旭辉 , 徐晨 , 杨淑玲 , 林淑华 , 岳玉兰 , 蔡红光 , 方向前 , 李文 , 庄文君 , 霍玉才 , 杜刚 , 王东英 , 权永生 , 刘盛虹 , 佟殿文 , 刘文华 , 张淑艳 , 马凤利 , 范强 , 闫伟平 , 孙宁 , 徐长洪 , 韩喜国 , 刘志全 , 窦金刚 , 刘春光 , 任延辉 , 李素琴 , 王晓慧 , 任英 , 冯士成 , 方金宇 , 邹云峰 , 鞠欣伟 , 于东海 , 张佰祥 , 李海 , 谢苹 , 王焕军 , 王世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东北坡耕地玉米生态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深翻土地,并修成尖型垄面;(2)使用拌种剂对玉米种进行拌种;(3)在垄上播种玉米;(4)在垄沟栽培香菇;(5)在玉米苗长到可见叶15‑17片时进行施肥;待玉米成熟时,进行收获,并留茬:(6)第二年重复步骤(2)‑(5),但玉米是在留茬带垄侧种植;第三年在留茬带上种植玉米,重复步骤(2)‑(5);(7)第四年、第五年及以后重复步骤(6)。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东北坡耕地的防治水土流失,而且可显著提高玉米与香菇的产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