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6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274362.0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检测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计算机、分区性能检测PCB板、信号放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接口总线,计算机通过通用接口总线检测、运算并记录分区性能检测PCB板所测得数据,并根据算法处理成二维分布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研究燃料电池膜电极活性区域上非均匀电化学反应的原位诊断系统,实现对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和局部温度分布的同步测量,不干扰反应过程,克服了传统无二维可视化图像的缺陷,对于燃料电池各局部分区的故障诊断、了解燃料电池动态响应规律及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车载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和衰减规律及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种双功能燃料电池分区阻抗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740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06771.6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燃料电池分区阻抗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燃料电池包括依次连接的阴极板、膜电极和阳极板,测试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分区性能检测PCB板、电化学工作站和数据处理器,分区性能检测PCB板设于阳极板与膜电极之间,分区性能检测PCB板包括多个独立的检测分区,检测分区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电化学工作站与阴极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测试设备采用分区性能检测PCB板代替阳极板的方式,在不破坏燃料电池结构的前提下,该发明操作方便,施加的小负载及微扰能有效提升测量值精度的优点。

    用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测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538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09510.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 H01M8/02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测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端板、氢气集流板及氢气反应双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膜电极的一侧,氧气/空气端板、氧气/空气集流板及氧气/空气反应双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膜电极的另一侧;氢气端板、氢气集流板、氧气/空气端板及氧气/空气集流板上均开设有用于X射线进入的开口,且四层板上的开口上下重叠,X射线可以透过端板与集流板进入膜电极,膜电极上用于设置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运行时XAFS原位测试,以表征催化过程中Pt催化剂的价态变化,获得PEMFC运行过程中Pt及其它金属原子的价态、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等数据。同时并没有改变传统燃料电池的组成结构,不会造成单电池反应停止。

    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的燃料电池装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82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86614.6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的燃料电池装配系统,包括:箱体装夹装置:由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8)和底板(7)组成;箱体内部的定位传导单元:由左挡板(3)、右挡板(6)、导电薄板a(4)、导电薄板b(5)组成;气缸(9):置于所述右侧板(8)处;外部电控部分(10):由电磁阀(12)和背压阀(13)组成;自动控制单元(11):设定目标预紧力,并实时输出实际预紧力,通过控制背压阀和电磁阀,实现预紧力的精确调节;根据需求,自动开启、关闭实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进行快速组装,并通过外部电控部分实现预紧力的自动控制与调节,解决了现有装配机构使用不便、无法实现精确调节的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用PtM/C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825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75946.3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H01M4/921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PtM/C电催化剂,该PtM/C电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活性组分18.16~36.52%、助剂M1.74~3.68%,其余为导电性载体,所述的PtM/C电催化剂是通过将活性组分前驱体和助剂前驱体一步加入到导电性载体与还原剂的混合悬浮液中,采用脉冲微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将金属Pt和M负载在导电性载体上,后经沉淀、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制备得到的PtM/C电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尺寸小,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高,可用于燃料电池领域。

    一种燃料电池冷启动分区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142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6186.9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冷启动分区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氧化剂供给单元、燃料供给单元、装夹单元、加湿单元、冷却管、高低温箱、分区测试板、负载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测试方法为:分区测试板替代燃料电池的阳极板;使高低温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低温环境温度;给燃料电池提供氧化剂和燃料,使其正常工作;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各埋入电阻两端压降、各温度电阻的电压以及流过温度电阻的电流;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燃料电池内部各分区的电流密度分布以及各时刻的分区温度,获得电流密度分布图和温度分布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可实现可视化测量、稳定性高等优点。

    提高燃料电池阴极传质性能的复合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7184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810041739.1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燃料电池阴极传质性能的Pt-Ce-M-O/C复合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针对燃料电池阴极采用空气为氧源,氧的扩散、传递及还原影响燃料电池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复合电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其中载体采用碳黑材料,包括:乙炔黑,vulcan XC-72,Ketjen黑,石墨纳米纤维,碳纳米角,碳纳米分子筛等。活性组分及助剂的前驱体分别为Pt,Ce,M(M为Zr,Y及稀土元素中一种以上元素)的可溶性盐。本发明Pt-Ce-M-O/C复合电催化剂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得,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颗粒尺寸小、热稳定性高等特征;应用于燃料电池能提高阴极传质能力,燃料电池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较高的放电性能。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66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00351.1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是由水解活性组分和脱氢活性组分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其组成可用Cu-Mn-X/γ-Al2O3(X为Al、Zn、Fe、Zr、La中的一种或几种)描述,其中,水解活性组分为γ-Al2O3,脱氢活性组分为Cu-Mn-X。Cu-Mn-X采用乙醇作溶剂的草酸盐胶态法制备,两种活性组分通过机械混合制得本发明的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成本低、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

    基于XAFS谱测试的燃料电池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71191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32488.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XAFS谱测试的燃料电池,氢气端板、氢气集流板及氢气反应双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膜电极的一侧,氧气/空气端板、氧气/空气集流板及氧气/空气反应双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膜电极的另一侧;氢气端板、氢气集流板、氧气/空气端板及氧气/空气集流板上均开设有用于X射线进入的开口,且四层板上的开口上下重叠,X射线可以透过端板与集流板进入膜电极,膜电极上用于设置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运行时XAFS原位测试,以表征催化过程中Pt催化剂的价态变化,获得PEMFC运行过程中Pt及其它金属原子的价态、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等数据。同时并没有改变传统燃料电池的组成结构,不会造成单电池反应停止。

    用于燃料电池电流密度测量二维网络电路板的标定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2794493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438716.6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流密度测量二维网络电路板的标定设备,二维网络电路板包括多通道电压传感器和多个检测分区,每个检测分区均设有一个与多通道电压传感器并联的埋入式电阻,标定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以及设在设备外壳内的标定电路板,该标定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分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埋入式电阻数量相同的弹簧插针,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压模块、控制模块、弹簧插针依次串联,所述的埋入式电阻一端与弹簧插针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标定电路板的电源模块,所述的电源电压检测模块接在电源模块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标定准确度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