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0373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600306.2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它涉及一种热水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供热调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热网传统质调节方法中输送能耗高,传统量调节容易出现的热网失调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满足用户调节要求,且能耗较低的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主要步骤:计算出室外临界温度,将供热分为三个调节阶段:根据供热负荷逐渐提高供水温度,保持最小运行流量;量调节运行,保持供水温度为设计值不变,根据回水温度改变系统运行流量;随着供热负荷逐渐减小,室外温度高于室外临界温度时,此时进入供热末期,系统流量减少至最小运行流量,系统运行方式重新变为质调节,直至供暖期结束。本发明方法的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92274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64624.6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热循环式架空炕,属于村镇住宅中使用的新型火炕,这种热循环式架空炕的炕体内钉烟道,炕体通过支撑柱与地面接触,炕体底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炕体的后面是散热墙,散热墙立在炕面上,散热墙的后面是房间的后墙,二者之间有空气流道,空气通道与空气流道相通。本发明炕体下面的空气通道和散热墙与后墙之间的空气流道构成了空气循环通道,产生了烟囱效应,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架空炕存在热滞留区的问题,使室内空气真正流动起来,提高火炕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54295B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10137111.1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17/08
Abstract: 多栋建筑联合热计量的温度分配方法,它涉及一种温度分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温度法计量分摊系统的计量总热量的热量表数量较多致使其系统造价增大以及现有温度法计量分摊系统存在多套供热系统的温度法热量分配不均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步骤一、将居住小区内的建筑按照方便的供热形式进行分区,将同一区内的多栋居住建筑集中设置多栋居住建筑联合计量热量总表,并将其作为贸易结算表;每户内设置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利用每户计量的室内温度平均温度,进行每户热量的分摊;步骤二、计算每一个用户分摊计量的热量。本发明的使用减少了温度法计量分摊系统的计量总热量的热量表数量,从而降低系统造价,使多套供热系统的温度法热量分配更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138232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37402.0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综合热利用系统,它涉及一种太阳能综合热利用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建筑中的玻璃幕墙结构没有主动利用太阳能的问题、墙体和幕墙玻璃之间不流动的空气间层在夏季温度过高而导致相应房间的热量远高于普通墙体房间致使空调负荷增大的问题以及夏季太阳能热量没有有效利用的问题。复合太阳能集热构件的周边与建筑外墙的外表面密闭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空腔,若干块吸热玻璃对应安装在平面集热框架体设有的开口上,平面集热框架体的外表面上均布冲压有若干个半球形凹坑,在每个半球形凹坑的上半部分开有通孔。本发明在提高玻璃幕墙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集隔热、保温和太阳能热利用于一身,实现了集热构件与建筑的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9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63962.6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双温包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它涉及一种自力式温度调节阀。针对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只能根据一个温度信号调节及复合式温度调节依靠调节器和调节阀组合实现存在结构复杂、需要电源问题。主阀体(13)和支阀座(14)制成一体,装在主阀体(13)内的第一波纹管(4)的顶端通过第一堵板(7)封堵,底端与主阀体(13)的内壁之间固装有环板(8),主阀体(13)与第一波纹管(4)、环板(8)、第一堵板(7)之间构成主阀体液体腔(15),阀杆(3)的两端与第一堵板(7)和阀芯(2)固接,第一毛细管(6)与主阀体液体腔(15)和第一主/副温包总成(5)的液体腔(18)连通,支阀座液体腔(16)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9)封堵,第二毛细管(11)与主阀体液体腔(15)和第二副/主温包总成(12)的液体腔(19)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484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44477.7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白银福来特室内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铜管铝翅片温控型强制对流低温加湿散热器,它涉及一种散热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强制对流散热器不能对空气进行加湿,与墙体之间直接接触造成墙面升温后对室外空气的传热损失增大的问题,本发明出风口设置在壳体正面的上部,进风口设置在壳体正面的下部,两个风机设置在壳体内的下部电动机的两侧,两个紫铜散热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铝散热片,蒸发水槽固定在壳体内出风口的下侧。本发明实现了供暖加湿一体化,制作简单、维护方便、散热率高、热惰性小,可精确快速调节室温,在冬季作为散热器不仅适用于集中供热系统,对于区域锅炉及独立供热系统同样适用,高效节能、水容量低、升温快,当系统水温度在45℃时仍能使室内保持人体舒适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562181U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20244518.4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市东龙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D23/19 , G05B19/418
Abstract: 直连混水供热的建筑物热力入口温度控制器,涉及供热领域。它解决了供热企业不能根据散热终端的需热量适时调整供热量的问题。它的组成为:微处理器与键盘和显示器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别连接在数据总线上,数据总线的模拟信号输出给模拟输出单元,数据总线的数字信号输出给数字输出单元,模拟输出单元的转速信号用来控制混水泵变频器的转速,数字输出单元用来控制混水泵变频器的启停;模拟输入单元的模拟信号传递给数据总线,室外温度传感器、外网供水温度传感器、外网回水温度传感器、混水温度传感器和用户回水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分别传递给模拟输入单元。本实用新型用于供热企业对建筑物进行供热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3337293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456582.5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17/08
Abstract: 适用于基准室温的户式散热器热分配表法的热用户热计量系统,涉及一种基准室温的户式散热器热分配表法。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热计量方法的热量需要进行位置修正、散热器实际使用条件型号差别、散热器数量与设计不符对热计量结果有影响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建筑物及当量散热器在初始状态下的参数γi,解决采暖系统初调节时室温差别对热计量结果带来的误差,利用实际使用情况下建筑热用户采暖系统的当量热特性参数μi,消除建筑物各个不同位置的热用户的能耗差别,实现了同一栋建筑物内的用户,采暖面积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温度缴纳相同的热费的热计量目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热计量。
-
公开(公告)号:CN201653955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209373.7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江苏省英泰柯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小温差条件下识别墙体内部热工缺陷的辅助热源,涉及一种热工缺陷的识别方法中的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红外检测仅仅能用于室内外温差大于10℃的地区的建筑热工缺陷的检测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热工缺陷检测受太阳辐射及室外条件的影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热源采用组装式结构,它由可移动底座、支架、多个光源组成,所述可移动底座底部设置有车轮,支架固定在可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架为平面式网状结构,多个光源成矩阵式均匀分布固定在支架的同一个侧面。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对建筑内墙、保温地面的热工缺陷检测方法中作为辅助工具;也可应用于非采暖季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非供冷季辐射供冷系统的管线定位方法中作为辅助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202853808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84816.X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17/08
Abstract: 流量温差比例冷量分配系统,涉及一种冷量分配系统。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所应用冷计量方法的缺陷,计量出的结果准确、可靠。具体方案为:每个末端风机盘管前设置带有流量测量功能的平衡阀,借助该平衡阀门进行系统水力平衡调节及测量流经风机盘管的流量;在冷源出口或总分支干管设置冷量表,在用户末端进、出水管上设置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将所测得的供、回水温度和系统总供冷量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到积算器或数据中心完成冷量计算分配工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末端风速实行通断调节、三档变速调节、无级变速调节的空调系统,也适用于末端风速实行通断调节与无级调速相结合调节的空调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