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单向潮流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537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18849.1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适于单向潮流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输配电领域,包括仅适用于受端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和既适用于受端又适用于发端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其中,前者包括第一、第二二极管组串和结构相同的三相,每相由基于B型子模块的一侧桥臂、基于对角桥式子模块的另一侧桥臂、第三二极管组串串联构成;后者包括结构相同的三相,每相由基于对角桥式子模块的一侧桥臂以及基于B型子模块和单极电压子模块混合构成的B/U混合型另一侧桥臂串联构成;本发明所述变流器可以低成本实现直流故障电流快速清除,能在大多数应用场合的直流故障期间为交流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一种基于插值补偿电流开关模型的电力电子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4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60606.2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舒德兀 张树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插值补偿电流开关模型的电力电子仿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仿真精度高,并且在开关动作时刻仍能够保证节点导纳矩阵不变的开关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插值补偿电流的新型开关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传统ADC模型的仿真精度并且可以用于系统级大步长仿真。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开关改进模型在含有大规模电力电子元件的电力系统离线仿真和实时仿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该模型可以用于模块组合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和电压源型换流器拓扑,可以在提高仿真效率的同时,提高模型精度。该方法适合离线仿真和实时仿真的实现,利于工程推广。

    一种电力系统中电力动负荷暂态和动态物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3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65773.5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电力动负荷暂态和动态物理模拟方法,属于基于电力、动力系统物理仿真及机电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根据模拟不同类型动负荷的需求,由连接异步电动机和他励直流发电机的转轴的角速度ω计算出需给他励直流发电机施加的电枢电流Ia。在保持他励直流发电机磁通量Ф恒定的前提下,由Te=CTФIa可知,他励直流发电机电枢电流Ia的变化使得他励直流发电机电磁转矩Te产生同样比例的变化,电磁转矩Te的变化作用到连接异步电动机和他励直流发电机的转轴上,产生真实负载作用在转轴上的效果,实现对负荷机械特性的模拟。本发明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容易实施、控制性能好等特点,经测试,本方法对电力动负荷的模拟精度满足物理实验的需要。

    一种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数字化接口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646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91087.0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数字化接口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数字化接口中设置数字电位器、通讯模块、延时检测模块、接通切断控制器、电磁仿真数据采集电路和机电暂态仿真数据采集电路,控制器;将通讯模块与接通切断控制器之间通过高速总线连接;接通切断控制器接通通讯模块;控制器比对电磁仿真数据和机电暂态仿真数据进行时标比对;接通切断控制器切断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控制器计算电磁仿真数据传递耗时,对耗时做出耗时补偿;在控制器中对将补偿后的电磁仿真数据与机电暂态仿真数据进行数据混合;控制器检测数字电位器的噪声误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延时和噪声。

    一种电力系统电磁机电暂态数字化混合实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1483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31389.9

    申请日:201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电磁机电暂态数字化混合实时仿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暂态数字仿真技术领域。采用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对第一电力系统进行电磁暂态实时仿真计算;采用机电暂态仿真系统对第二电力系统进行机电暂态实时仿真计算;在电磁暂态仿真系统与机电暂态仿真系统之间设置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电磁暂态仿真系统与机电暂态仿真系统之间的数字化联接。本发明仿真方法,利用数字化通讯技术,形成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数字量接口,大大提高了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的仿真精度,并有效减少了转换环节,能够满足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同步信息联络,极大地推进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的实用化应用。

    交直流大电网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的覆盖式分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896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6376.4

    申请日:2011-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大电网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的覆盖式分网方法,属于电网数字仿真技术领域。首先根据交直流大电网中的电压等级,将交直流大电网划分为第一子网、第二子网和第三子网,将第一子网放入电磁暂态侧,并对其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计算,将第二子网放入机电暂态侧,并对其进行机电暂态仿真计算,电网混合仿真系统的电磁暂态侧与机电暂态侧对上述第一子网和第二子网进行交互计算。本发明克服了常规混合仿真交流/交流分网方案多端口分网时交流系统间难以同步协调的缺陷,提高了混合仿真交互计算稳定性。本方法适应实际交直流大电网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为实际大电网电磁/机电暂态仿真提供了新的实用的解决方案。

    一种电力系统的连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混合实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048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28509.3

    申请日:2010-07-09

    Inventor: 洪潮 张树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连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混合实时仿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技术领域。为电力系统建立混合实时仿真交互计算系统及其解析分析模型,从分网接口处分成电磁暂态侧系统和机电暂态侧系统,对解析分析模型中的状态矩阵进行特征值分析,得计算系统模态,对模态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设置一阶惯性系统,对解析分析模型中的稳态增益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设置比例系数,继而实现平启动。本方法使得混合仿真能够稳定进行;并保证混合实时仿真无稳态误差,使得混合实时仿真能够连续长时间进行,且不影响混合实时仿真暂态和动态过程的模拟;能够保证混合实时仿真在闭环后3秒内达到稳态,且进行8小时以上的连续混合实时仿真。

    一种电力系统的连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混合实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048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28509.3

    申请日:2010-07-09

    Inventor: 洪潮 张树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连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混合实时仿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技术领域。为电力系统建立混合实时仿真交互计算系统及其解析分析模型,从分网接口处分成电磁暂态侧系统和机电暂态侧系统,对解析分析模型中的状态矩阵进行特征值分析,得计算系统模态,对模态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设置一阶惯性系统,对解析分析模型中的稳态增益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设置比例系数,继而实现平启动。本方法使得混合仿真能够稳定进行;并保证混合实时仿真无稳态误差,使得混合实时仿真能够连续长时间进行,且不影响混合实时仿真暂态和动态过程的模拟;能够保证混合实时仿真在闭环后3秒内达到稳态,且进行8小时以上的连续混合实时仿真。

    一种AC/DC-VDCOL转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969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88749.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童童 张树卿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AC/DC‑VDCOL转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检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交流电压,判定是否发生交流故障导致换相失败;根据判定结果,若发生交流故障导致换相失败,则从由交流电压启动的低压限流控制DC‑VDCOL控制模式转换为由直流电压启动的低压限流控制AC‑VDCOL控制模式直至故障切除;否则,保持DC‑VDCOL控制模式不变;故障切除后,令AC‑VDCOL控制模式持续设定的时长直至交流电压恢复稳定,从AC‑VDCOL控制模式切换回DC‑VDCOL控制模式。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故障,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